试析日本的高考制度对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2017-05-16崔丹周洋汝张欣宇陈文怡
崔丹++周洋汝++张欣宇++陈文怡
【摘 要】日本高考制度适应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并在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简要阐述了日本的高考制度及其特点,从利弊两方面总结了日本高考制度对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对比中日高考制度,分析中日高考制度差别,给出了日本高考制度在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对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日本;高考制度;创新型人才
从科举制度诞生开始,“考试”成为了考核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全世界人才培养都有很大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率先对其进入高校的方式进行了突破,使得更多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高考制度。并且日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得益于其高考制度。在了解日本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吸收对我国人才培养有益之处,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浅议日本高考制度
日本的高考制度并非单纯的统一考试,其中执行的还包括个别考试制度。日本高考大致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大学入学中心考试”,是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自主决定其考生是否必须参加,以及参加哪科考试,在每年的一月全国统一进行,它类似于中国的高考。第二次则是各个大学综合测试,有些类似中国的自主招生,考试时间为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综合能力考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进行针对型复习。
(一)大学入学中心考试
首先,统一考试是指每年一月下旬进行的第一次考试,被称为“大學入学中心考试”,又被称作“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下属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所主持的全国统一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判定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学习的完成程度,以帮助各大高校初步评定判断学生能力。这也将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一大依据。中心考的成绩官方不会在四月前公布给个人,而是直接提交给学生的志愿学校。学生分数踩点自我定位不准的情况较少,在只能报一所公立和一所私立的情况下,减少了学生的心里压力和滑档情况。
(二)个别考试
个别考试则是第二次选拔考试是各个大学的综合测试,由高校主持,测试、评判学生是否能被录取。时间是在每年三月上旬。测试问题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志愿,其主要方式分为“一般入学选拔”、“推荐入学”和“AO入学”。“一般入学选拔”以考试成绩为侧重点,是国立大学录取新生的主要方式;“推荐入学”是私立大学招生的重要形式。以调查书、推荐书等资料为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部分学校还要进行面试或小论文的考试,更多的学校则是选择完全地免除对学生的学力考试;“AO入学”(Admission Office),考生通过递交自我推荐书,到大学面试和体验教学,一般能获得正式申请资格的学生都有极大被录取的可能性。各大学自行组织实施的个别考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般入学选拔、小论文测验、面试和听力测试等、以专门高中和综合学科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入学选拔办公室考试。
总而言之,日本高考制度将全国考试安排的统一性和高校自主招生的灵活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即使是不适应考试制度的学生也能有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
二、日本高考制度和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联系
(一)有利影响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国家,在2015国际权威研究机构《 汤森路透》 发表的全球企业创新排名TOP100中,日本以40家创新企业入榜的优势超越了第二名上榜35家的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创新大国。日本作为一个创新大国,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前端,而如此强大的创新能力背后,一定和本国的教育理念及机制有很深的渊源及关系。
1.双次考试相结合的灵活考试制度,埋下创新种子
日本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完善的两次高考制度,分为“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和各个大学综合测试。这样经过两次筛选,而不是“一锤定音”的考试制度更富于弹性,比一次考试选拔考生来的更灵活准确,给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便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自主选择的余地也更大。而且大学第二次学力考试命题遵循了高中教育的宗旨,通常是以考查创造性、伦理性思考力等的题目为主,重视考查学生生存能力和思考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埋下了起到重要作用的种子。
2.全国共同学力考试,打造创新基础
从国考的基础学科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角度是比较全面、细心、经过考虑的。除了地理、历史、理科等中国也有的必修科目,还添加了“公民”这一范畴的科目,让学生学习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这一举措对提高日本国民的总体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孩子们从小的思维基盘里注入了自主的精神,为今后学生们走上创新创业道路做铺垫。并且,日本高中从高一开始,每学期末都会安排家长、学生、班主任共同讨论学生将来将要选择的专业方向,班主任通常会告诫学生专业选择路子要宽,不要太早把自己限制在很窄学科的某个具体方向,有利于学生们用自己的眼光自主挑选大学,了解大学,明确努力的目标,无形中也给想要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了选择未来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对选择的大学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个人今后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
3.富有特色的AO入学考试制度,激发创造活力
AO入学考试制度是日本在顺应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背景下,以多元化的能力观和人才观为前提,针对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的一次有力尝试。相比于传统的大学入学考试形式,AO入学考试给予学生更多自荐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大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也提供了更灵活的入学途径,无疑是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不唯分数论英雄的制度,搭配允许推荐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展现自己的才华,开发自己的才能,激发创新思维,也让学校能够更好地发现人才,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利于国家发掘创新型人才,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4.特殊的“飞入大学”制度——创新型人才的快速通道
为帮助在某一领域具有特殊潜质的考生早日成才,近15年来,日本文部省大胆进行“飞入大学”招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按照“飞入大学”招生制度相关规定,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特殊才能的优秀高中生只需完成两年或两年半时间的高中学习,达到所申请学校所要求的相关标准,即可申请提前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学习。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实施“飞入大学”招生制度旨在为那些在创新、创业、学力、体育、艺术等领域具有特殊资质的特别优秀高中生提供有益于他们快速成长的学习与研究平台,为培养活跃在国际社会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奠基。
(二)不利影响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招生制度是十全十美的,日本的高考制度同样也存在弊端。对于共同学力考试,人们也指出它有三个弊端:第一,客观考试容易教育划一化,削弱了高中生自主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学习能力。第二,应考机会减少,报考国立大学的机会只有一次,使考生往往违背自己的志愿与能力倾向而选择录取可能性较高的大学。第三,在一月份举行一次性考试,给高中教育以不利的影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中国高考制度与日本高考制度的对比
(一)高考科目设置的比较
我国高考分为基础科和综合科,基础科包括语数外三科,是文理科必考科目;综合科目包括文、理综合,考试时根据文理科对应选考。而日本高考是没有文理科之分的,第一次考试测试基础学科,考生在多科中选考5科,第二次考试是各高校的专业性科目。我国高考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度,是具有比较性质的选拔性考试;日本考试置重于考生学力的考查,是带有对等性质的服务性考试,考试内容既涉及到基础知识,又囊括专业技能知识。
(二)考試评价方式的比较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高度统一,录取保送和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极低,且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定考生的优劣,是“一考定终身”的评价系统。我国高考的所有程序都在国家统一领导监督下,高校没有自主权。但日本高校依据考生的能力和学科适应性录取学生,考生的两次考试可以互补,这种富有弹性的录取方式,弱化了统一考试的弊端,更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才选拔的数量和质量,有效地挖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考试招生方式的比较
日本大学在招生中采用综合选拔,推荐入学,AO制度等多样化方法,我国招生方式稍显单一。2003年部分高校试点“自主招生”,将高考测试和高校考核相结合,选拔考核是采用笔试、面试等方式。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自主招生和保送是小有成绩的,但受到以文化课成绩为主思想的影响,在优秀人才选拔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四、日本高考制度对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一直以其为指导思想开展创新工作,习近平主席更是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在全国掀起创新创业风潮。创新工作的开展首要应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这跟我国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制度是紧密相关的。我国正在深化高考改革,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其高考制度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以为更好地选拔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一)试点二次应考制度,铺垫创新基础
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单一标准阻碍了高校对所需人才的选拔,造成人才的流逝。并且这种形式衍生出中小学教育的唯“分数”论现象及为高考而生的应试教育,极大地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日本的二次应考制度实现了“考试机会的复数化”,利于制度引导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由此,中国也可在符合国家、地区教育实际情况的条件和遵守高考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先在某些大学试点二次应考制度,以观后效,若可实行,再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推广至全国,以选拔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减少人才的流逝。
(二)推进考试科目灵活多样化,引导考生明确专业方向
高考考试科目很大程度决定着初高中教学安排设置和知识的教授比重。但我国现行高考的科目设置并不利于考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引导开发考生的创新性思维。日本考试科目设置灵活多样,避免了上述问题,对我国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性,由此,中国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改变固定的考试科目,设置更灵活多样化,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作为基础科目的语数外三门不宜变动,这样来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三)促进考试实施形式多层次化,入学途径多元开放化
日本发展较好的推荐入学和AO考试制度在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功不可没,是日本高考制度的特色和亮点。中国可以借鉴学习日本的这种考核模式,以适应中国教育发展要求。中国的保送生制度和自主招生制度受国家统一管理和唯成绩论的干预,效用不显著,应学习日本多元开放的录取途径,给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为考生提供多种途径进入大学,获得大学的学习深造平台,既保障了人才选拔的质量和数量,又可以防止优秀人才的流逝。同时也利于择优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五、结语
中日共属东亚特色文化圈,两国文化有很多共同点。通过中日高考制度的对比,吸取日本高考对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经验,相信我国未来高考的改革也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日本高考制度对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项目编号:201610299293W)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崔丹(1996.12-),女,宁夏中卫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周洋汝(1996.9-),女,云南曲靖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张欣宇(1997.3-),女,江苏镇江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陈文怡(1997.03-),女,江苏镇江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姚舜.日本AO入学考试制度的实施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5(5):117-128.
[2]罗朝猛.“推荐入学”和“飞入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3-02-17.
[3]吴计生.中日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7(11):79-81.
[4]陈杜鹃,黄晨,黄新祥.中日两国高考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01):63-64.
[5]高田.中日高考招生制度比较初探[J].考试研究周刊,2014(6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