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动机及创业教育
2017-05-16任小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个体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而且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在此基础上结合创业理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学习能力,丰富我国高校内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动机;创业教育
近来,我们几乎每年都会看到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闻报道。面对严酷的就业现实,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好办法。大学毕业生从就业者转变为创业者,创业动机是其内在推动力。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从大学生内在需要出发调整课程设置、营造适宜环境,以强化内部创业动机或促进动机内化,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注入强劲的心理动力。
一、创业动机类型
创业动机是推动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内在动机,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倾向性和主观能动性,是鼓励和引导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内在力量。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兴趣驱动型。兴趣是创业者所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许多成功的创业实例其创业源头就在于创业者对一些事物的浓烈兴趣。
2.职业需求型。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的研究,人们存在三种核心需要: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即“ERG”需求理论。其中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成长发展的需要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
3.就业驱动型。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会造成企业用工不足。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同学选择自主创业,缓解自身的就业压力。
4.价值实现型。大学生是充满激情、最为活跃的群体,有些大学生不愿囿于专业限制,企图在更广泛的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或者有新颖的发明成果,或者有独特的经营理念,总之,他们希望有一番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辈子为别人打工,企图自己当老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大学毕业生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他们通过创业挑战自我,实现价值,获得社会认可。
二、大学生创业的特征
就目前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案例来看,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并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创业者有自身的特征。首先,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一般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大学生创业许多都以研发高科技产品为主,我们常见的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也多为此类。其次,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逐渐对客观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催动下,涌现了一批大学生创业的实例。再次,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也缺少时间进行创業。虽然大学生相较于在中学拥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但是大学的首要要求仍然是完成学习任务,大学期间仍需完成本专业的课程且需遵守学校基本的教学秩序,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时间和创业精力就不及其他创业者。最后,大学生往往缺乏创业资金。大学生一般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其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多为自己的家庭支持,而这些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面对在各种创业动机驱动下的创业高潮,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起步。以江苏大学为例,在本科阶段学校已经面向各个专业开设创业管理课程供学生选择,并且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可以说已经满足了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需求。但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在创业教育的课堂设置上,有的高校的创业课程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导致大学生虽然在大学期间多少接受过创业教育或创业训练,但在现实中,如何运用创业知识和技能,使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得到发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创业教师方面,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目前讲课老师有过创业经历的老师非常少,往往流于理论讲解,缺乏实际经验,将创业教育课程化、学术化,没有真实案例现身说法,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学生这种类枯燥的课程容易反感,教学效果差。
四、我国创业教育的反思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创业教育就是创造教育加上职业教育;创业意识就是创造意识加上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加上职业能力等。这也就是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推崇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最著名的论断便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基于此,本文最后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反思。
首先,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认为那样,创业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艺术,它是一种实践,创业教育也应当是一门实践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以理论说教为主,专业的实践导师不够,导致创业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倘以生动的真实案例用以教学,由具备创业经验的老师亲自教授,辅之以实在的创业模拟训练,那么创业教育课程会有更多的实践性。
其次,不同的创业这有着不同的创业动机,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要能准确把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寻找创业点。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因材施教,又要考虑到现实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妨在统一制定创业教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使得各个专业或者相类似的专业拥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
最后,高校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转变过去以学生就业教育为主的局面,要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同等对待,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加大创业部分的宣传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刚入学阶段就能够了解到大学生创业的前景与国家政策扶持,了解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开始,真正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大学生创业动机分析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15C30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小星(1995.12-),女,山西介休人,本科,江苏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资料:
[1]梅强.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高宏、柏蕾蕾. 大学生创业及其创业教育浅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2(6).
[4]符昱.中美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比较研究[N].郑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