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5-16姜丽华
姜丽华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式教学,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等。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实践,阐述了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和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学习的积极性,希望能对相关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人教育的萌芽时期。培养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可以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行为,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掌握,成为新式教学的最好目标。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出一些探讨,并简要地说一说实施的一些意见。
一、开展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的内涵意义研究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涵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由此衍生的小学教学的目标是面向未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少年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问题教学从教学目的到组织形式较之传统教学都不同,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科学认识的成果,还掌握这些成果与结论的获取途径与过程,目的在于形成认识独立性,发展创造能力,重点在于发展思维。在组织形式方面,问题教学是学生从事探索式学习认识活动: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科学结论和行动方式,发现新东西。所以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性的过程,问题教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诸能力为目标。它的具体功能是:保证学生掌握已成体系的知识、智力活动和实践活动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即认识独立性和创造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一系列逻辑方式和创造性活动方式,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并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学习动机以及社会需求、道德需求、認识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的教学原则要求研究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时,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2.善用评价策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学会多元评价学生,一定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评价的技巧,通过问题欲望和情感的诱发,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在提问中的自我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恰当适时地评价学生的提问,让提问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彰显出语文课程的无限魅力。教学“钱学森”一课中有这样一幅插图:钱学森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他站在轮船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学完课文的前6小节后,我及时捕捉到这幅插图暗含的意义,适时地点拨学生看图想象并提问。有的学生问:“通过观察插图中钱学森的神情与动作,你能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呢?”有的说:“钱学森此时此刻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那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听了孩子们的提问,我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点评,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片刻后,他们个个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看到前方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钱学森激动万分。他想:五年啦,我已经等了五年的漫长岁月了!现在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我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在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些鼓励表扬,激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此时此刻,想象的力量已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培养小学生的提问习惯,让问题意识生根发芽
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在校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问”的习惯,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问”,而且要学生在课外也“问”,把问题作为每天学习必须要进行的任务。教师在开始时可以把“问”当作练习布置下去。在学校,教师可利用早自习、课前、班会、活动课为学生提供问问题的条件和机会。在课外,低年级教师可布置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提问题;读童话时提几个问题;对于书上不甚明白的地方提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每天的作业中问几个书本上的问题;每周的周记中问几个生活上的问题;每月的小作文中问几个社会上的问题。用这种顺序渐进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提问作为一种习惯,随着“问”的扩展、深入,提问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总之,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学生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自主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发展孩子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多角度、全面的考虑问题,激发创新意识,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高玉.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 2015(26).
[2]戴婉琴.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2(07).
[3]王开新.浅谈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及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师,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