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的检测鉴定与分析
2017-05-16宋文佳
宋文佳
摘 要:某住宅楼底层为框架结构,上部5层为砖混结构,经过现场检查、检测、计算和分析,得出该房屋地基出现显著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墙体大量开裂,部分屋面板与墙体发生显著相对位移,墙体裂缝仍在进一步发展,地基处于危险状态,该房屋危险性评定等级为C级,构成局部危房。并提出加固设计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砖混结构;检测鉴定;墙体裂缝;加固设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9.101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为6层砖混结构(底层局部框架)房屋,纵向总长60.0m,底层横向宽14.5m,底层层高4.2m,二层以上各层层高2.8m。该楼墙体普遍出现裂缝。
2 结构检测
2.1 地基探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勘察共布置6个标贯取土勘察孔,相邻孔间距12m,孔深10m,总进尺60m,钻孔距楼房外墙线1m,以查明场地埋深10.0m范围内地层成因类型、土质特征、分布规律及含土的含水量,提供各层土物理力学指标,并对各层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价。从而为建筑物上部结构墙体开裂提供相应的地质信息。经检测,建筑地基表层土为人工填土,该住宅楼楼填土厚度5~7m,回填土厚度过大,同时回填土的均匀性、密实性较差,不利于直接做为建筑的天然地基。
2.2 砂浆强度检测
对于砌体砂浆强度采用贯入法进行检测,该方法是根据测钉贯入砂浆深度和砂浆抗压强度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压缩工作弹簧加荷,把一测钉贯入砂浆中,由测钉的贯入深度通过测强曲线来换算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时应保持测量表面垂直于被测砌体灰缝砂浆表面。检测中砂浆贯入仪型号为SYJ-800B。
2.3 砖强度检测
本次检测对于砖的强度,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检测砌体砖的回弹仪型号为天津建筑仪器厂生产的HT-75型,计算方法为先根据回弹值计算每块砖的平均值,再计算10块砖的平均回弹值,然后根据最终的平均回弹值和单块砖样最小回弹值综合推定砖的标号。
2.4 混凝土强度测定
采用回弹法检测梁板柱的强度,本次检测所用回弹仪型号为天津建筑仪器厂生产HT-225型,该回弹仪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率定,其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率定合格。
2.5 钢筋布置检测
此项检测采用电磁感应法,采用HBY-84A-60型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其原理是:探头等计量仪器中的线圈,当交流电流通电后便产生磁场,在该磁场内有钢筋等磁性体存在,这个磁性体便产生电流,由于有电流通过便形成新的反向磁场。由于这个新的磁场,计量仪器内的线圈产生反向电流,结果使线圈电压产生变化。由于线圈电压的变化,是随磁场内磁性体的特性及距离而变化的,利用这种现象便可测出混凝土中的钢筋保护层、直径及位置等。现场对各类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及位置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主筋数量与设计相符;箍筋平均间距与设计一致;钢筋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2.6 垂直度检测
本次采用经纬仪对房屋垂直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图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垂直度全高允许偏差20mm。从检测结果可知,最大南北向偏差55.0mm,最大东西向偏差45.0mm,大多数测点超出规范允许范围,垂直度偏差严重不满足规范要求。
2.7 检测结果小结
检测结果汇总如下:
砂浆强度检测:各检测位置砂浆强度在4.5-10.5MPa之间,平均强度6.4MPa。
砖强度检测:各检测位置砖强度等级在MU15-MU20之间。
混凝土强度检测:各检测位置混凝土推定强度平均值为17.1MPa。
钢筋布置检测:各抽检构件钢筋布置与设计基本相符。
垂直度检测:最大南北向偏差56.0mm,最大东西向偏差44.0mm(0.38H/1000),大多数测点超出规范允许范围(规范允许值为20mm),垂直度偏差严重不满足规范要求。
3 结构承载力复核
该房屋属于底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首层墙高度取至基础顶面,砖、砂浆、混凝土强度按照实测值输入。计算荷载按照设计荷载及荷载规范取值。砂浆强度等级选M5.0,砖强度等级选MU1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该房屋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规定,应采用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从计算结果可知: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满足要求;墙段在基本组合作用下(非地震作用)承载力满足要求;部分墙段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特别是纵墙承载力相差较大。
4 鉴定结果
经对某住宅楼楼的现场检查、检测,计算及分析,得出鉴定结论如下:
(1)房屋缺陷情况:①在调查的50户住户以及9户底店中,仅有一家住户和一家底店未发现显著走向裂缝,墙体裂缝非常普遍,而且裂缝走向极具规律性,3、4单元西高东低,1、2单元西低东高,三道纵墙在建筑物中部均有一道较宽竖向裂缝,从屋顶延伸至五层楼面,最宽达20mm。②在调查的50户住户中,24户出现门窗开关困难,35户地砖或墙砖出现开裂、空鼓、破损。
(2)墙体开裂原因分析:该房屋裂缝具有显著走向性,主要出现在纵墙上,绝大多数是斜裂缝,裂缝特征与地基变形、不均匀沉降裂缝完全相符。综合现场检查、地勘分析结果判定,该房屋地基回填土厚度过大,同时回填土的均匀性、密实性较差,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该房屋上部墙体裂缝。
(3)裂缝影响分析:①该房屋已构成局部危房,三单元六层东户是裂缝最严重的住户,其东墙与顶部屋面板已发生相对位移,属于危险点,其周围住户(三单元六层各户、五层东户,二单元六层各户,五层西户)也应一并暂时迁出。由于裂缝仍在扩展,从目前情况看,有不断出现新的危险点的可能,在最终处理方案实施以前,应加强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一旦出现快速沉降(>2mm/月),应将所有居民迁出。②建筑物中混凝土结构受现状及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混凝土开裂后外部腐蚀介质会沿裂缝侵蚀钢筋表面,破坏钝化膜,引起钢筋锈蚀,进而造成承载力下降。该房屋混凝土构件未出现显著裂缝,所以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没有影响。砌体构件由砖和砂浆组成,砌体裂缝不会引起砖和砂浆的强度下降,砌体内未配置钢筋,所以裂缝不会引起钢筋锈蚀,墙体裂缝对砌体的耐久性没有影响。③墙体在承受地震作用时属于偏压构件,从历次震害的资料可知,墙体在往复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的斜向裂缝,而该房屋裂缝主要是斜裂缝,与地震作用效应相一致,在同向地震作用下,墙段裂缝会迅速增大,形成过大变形,从而引起屋面板塌落等连锁反应,加重震害,所以墙体裂缝会削弱墙体的抗震性能,必须进行处理。
(4)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该房屋可靠性不满足I级的要求,评定等级为IV级,不满足I级的原因是:①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大量开裂;②首层与二层刚度比超限,上刚下柔,抗震不利;③部分墙段不满足8度设防的抗震承载力要求。
(5)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该房屋地基出现显著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墙体大量开裂,部分屋面板与墙体发生显著相对位移,墙体裂缝仍在进一步发展,地基处于危险状态。而地基的安全性与上部结构的安全性是相关联的,上部结构不可能在地基处于危险状态的条件下而保持自身安全,所以经综合分析判断,该房屋危险性评定等级为C级,构成局部危房。
5 处理建议
为使该结构达到安全使用,并在目标使用期内能够满足正常使用性的目的,建议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对地基进行彻底处理,将防空洞以及其他陷部位采取压力灌浆等方式进行充填加固;
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处理,使房屋各控制点恢复到沉降前的标高位置;
对房屋墙体裂缝采用压力灌浆方式进行处理;加强首层刚度,满足刚度比的要求,需在首层增加纵向抗震墙;对预制楼板板缝进行剔凿后灌缝处理。
按照以上建议严格进行加固设计及施工,并相应地进行正常维护,在目前的使用荷载条件下,按照拟定的目标使用期进行使用是可行的。
參考文献:
[1]蔡勇,刘远洋,单晓菲.某住宅楼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01):120-125.
[2]张敏强,刘保东,李玉忠等.农村典型砖砌体结构房屋安全及抗震检测与鉴定[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38(03):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