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调查报告
2017-05-16王玮
王玮
[摘 要]为了进一步做好学院助学贷款服务和资助育人工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调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校及学院助学贷款工作、现行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贷款学生的诚信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最终给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调查报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63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帮助高校贫困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利用金融手段采取的政策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试点开始于1999年,广东所辖市区不在最初试点的8个城市内。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众多学子共享了政策“红利”。为深入调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校及学院助学贷款工作,调查组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为契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05份,回收率为89%。调查发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总体上的执行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现状及分析
1.1 调查对象的结构
调查对象结构如下: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占85%,学生占15%;按学历情况来看,本科学历占25%,大专学历占33.5%,高中学历占21.5%,高中以下学历占20%。
1.2 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缘由
58%的人表示自己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较紧张,33%的人把“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希望贷款可以缓解经济压力”作为自己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理由。
1.3 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情况
他们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负担较重。调查分析得出,83%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家庭曾经或者正在因为子女的上学而借钱。这一现象本来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应具备的客观条件和资格,因此并没有意外之处,但这也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1.4 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难易程度
据调查,40%的受访者表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一定的难度,26%的受访者表明的情况是根本申请不了贷款,这一数据显示,在我国申请贷款难度较大,导致一部分学生及家长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
1.5 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
17%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高校助学贷款这一政策,侧面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意识淡薄,因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民普及,减少因不了解助学政策的贫困学子错失上大学的机会的现象。
1.6 学生拖欠贷款因素
调查表明,毕业学生离校后拖欠贷款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工作、薪水较低、忘记还款时间及金额和缺乏诚信,其中,超过50%的学生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和工作薪酬低而导致不能及时还款。这表明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的指导工作很必要。
1.7 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的帮助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有62%的受访者认为助学贷款很大程度给予了他们帮助。而有87%的受访者是比较满意国家贷款这一政策的,其认为能减轻生活上的压力,并表明大力支持这一措施。由此看出,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一项惠民政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值得推广和发展。
2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分析,围绕家长对贷款自身的种种问题以及申请贷款所面对的各种现实情况,笔者提出数点建议以供参考。
(1)政府与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辅导员应在开年级大会时,更多的提及这方面的信息,学校相关部门,如勤工部摆摊宣传和进行专题讲座等,让有需要的学生知道,并得到帮助。
(2)进一步完善针对贫困学生的“奖、助、勤、学、贷”资助体制。在帮助他们减小经济困难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减小他们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投入到大学生涯的全面发展中,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为他们在以后提高就业竞争力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3)进一步加强借贷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诚信制度建设。诚信教育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将要接受誠信考验,需要在毕业后如期还款的学生来说,诚信教育更加显得必要。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有利于激励他们在艰难的求学环境中更加发愤图强,提高他们如期履行自己还款承诺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如期还款的责任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洁,詹凯.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及其风险解读[J].大江周刊:论坛,2012(2).
[2]尹凤英.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责任和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7).
[3]刘建民,方爱平,邓深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及对策——基于湖南省五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