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海关公共危机管理

2017-05-16张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危机海关管理

张帅

[摘 要]公共危机事件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公共危机管理的任务与目的在于解决公共危机问题,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客观存在的。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口管理部门,肩负着“为国把关”的重任,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因为外部环境复杂,各类突发情况较多,极易引发各种公共危机问题,基于此,本文试从海关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几类常见公共危机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性以及处理原则和解决办法,探讨公共危机管理在海关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海关;公共危机;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20

[中图分类号]F7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公共危机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性,即其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公共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海关作为我关进出口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众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进出口企业以及所有全天候进出境的国内外旅客,存在管理时间较长、管理对象种类及数量较多、各管理主体差异性较大等诸多问题,导致海关公共危机管理日益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海关公共危机问题的种类、原因、危害性以及处理原则和解决办法进行详细说明。

1 常见的海关公共危机问题

1.1 海关监管区域公共危机

海关监管区域是设立在海关的港口、车站、机场、国界通道、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其他有海关监管业务的场所以及虽未设立海关、但经国务院批准的进出境地点。在这些监管区域,主要存在以下几类公共危机问题:①监管场所突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灾害天气、洪水等;②各种生产运输管理事故,如车祸、火灾、爆炸等;③犯罪分子实施的各种破坏活动以及境内外恐怖袭击,如纵火、投毒等。

1.2 海关进出境口岸公共危机

海关进出境口岸存在进出境人员流量大,人员身份信息复杂等特征,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类公共危机问题:①经出境口岸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如地震、灾害天气、洪水等;②各类运输管理事故,如车祸、翻船、火灾、突发性停电等;③犯罪分子实施的各种破坏活动以及境内外恐怖袭击,如纵火、投毒等;④旅检工作中遇到拒检、抗检旅客反抗、闹事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影响通关秩序,造成通道现场混乱等。

1.3 海关办公场所公共危机

海关办公场所公共危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危机:①各类突发灾害和状况,如地震、火災,停电等;②犯罪分子实施的各种破坏活动以及境内外恐怖袭击,如纵火、投毒等;③业务办理人之间或与海关工作人员发生口角甚至肢体冲突,影响工作秩序等。

1.4 海关新媒体公共危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有着传播方便、影响速度快、民众参与性强等特点,但如果引导方向错误,被一些不法分子或不明真相的民众所误导,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相反、严重损害海关形象的新闻报道。

2 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

2.1 危机思想重视不够

海关相关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对可能产生的各类公共危机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事先未准备各类应急预案,危机发生后慌忙指挥,导致危机处理工作无组织无秩序,减缓甚至会阻碍处理工作的进行。

2.2 危机处理准备不充分

未制定应急预案、划分职责,导致危机发生后工作人员无法各司其职,未准备各类灾害的处理物资,导致灾害类危机无法及时控制。各类准备不充分,导致危机发生之初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而逐渐扩大了影响范围,造成更加严重、恶劣的公共影响。

2.3 危机处理过程缺乏正确科学的指导

危机处理需要专业科学的指导,否则危机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中,因缺乏专业科学的指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消防员在尚未清楚燃烧物种类和性质的情况下就贸然选择用水灭火,反而加剧了爆炸的发生,造成了更大的爆炸和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

3 海关公共危机的危害性

3.1 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我国国际形象

海关作为“国家之门”,是我国国家形象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发生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很快就会被世界各国媒体进行报道,若危机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

3.2 影响海关自身形象,有损海关对外公信力

发生公共危机后由于部分民众未了解事情真相,因而十分容易相信并转发网上的一些虚假、抹黑海关形象的信息,损害海关对外公信力,例如2015年2月,有民众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向成都市领导反映:2015年1月25日,由于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提前下班,导致他们一行7人误机,损失严重。但根据调查,当日因凌晨2点10分还有一个航班,成都双流机场海关当日下班时间为凌晨三点,不存在网民所说的“双流机场海关凌晨0点就下班”的情况。尽管事件已查明,但对外海关形象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3.3 造成进出口监管货物财产巨大损失

由于海关监管区域存储货物价值较高,危机发生后所产生的财产损失往往十分巨大,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截至2015年12月10日,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8.66亿元。

3.4 造成海关工作人员伤亡

在沿海的进出境口岸经常会发生“水客”蓄意冲关、闯关事件,有嚣张的“水客”对旅检关员出言不逊甚至拳打脚踢,给一线关员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在打击境外走私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关警员因公殉职的现象,如2014年9月30日,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缉私分局民警李顺麒同志,在查缉走私违法过程中,遭遇越南籍暴力抗法分子暴力抗法,不幸因公壮烈牺牲,年仅26岁。

4 海关公共危机的处理原则和解决办法

目前,海关在公共危机处理上尚未出台明确的处理原则和办法,各地各级海关主要以各类应急预案为主。但参考国外相关经验和研究,我国可以大胆借鉴“4R”模式作为处理的核心原则,即管理公共危机由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环节构成,结合笔者在海关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试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4.1 提高公共危机意识,思想上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公共危机管理首先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要时刻树立风险意识,对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公共危机保持高度警惕,相关风险管理岗位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切忌存在侥幸心理,要时刻牢记自身岗位职责,仔细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将风险点尽可能地扼杀在萌芽状态。

4.2 做好各类危机处理预案,反复进行各种演练

做好各类危机处理预案是及时遏制公共危机扩大的关键点,一个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可以极大的提高危机处理效率和管控效果,例如南昌海关通过修订反恐应急处置预案,假想航空口岸旅检现场发现旅客藏毒并携带爆炸物、货运渠道发现“洋垃圾”等8种情形,进行纸面推演、沙盘作业,并在所属各业务现场开展应急演练,强化了通关监管环节应急处置能力。

4.3 加強海关各部门的联系,与其他口岸联检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公共危机处理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通力解决,在危机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各部门各行其责,分工合作。此外,还应与公安、安全、边防、国检、环保等部门加强现场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反恐应急处置合力。

4.4 提升危机管理科技含量,加强高科技技术在危机处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的公共危机管理应与时俱进,提高处理工作过程的科技含量,提升危机处理效率,如采取远程指挥和现场指挥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调度监管通关、保税加贸、稽查缉私、舆情应对等部门进行模拟应急处置,促进各单位、各部门间协同互动;通过视频系统组织观看各业务现场演练实况,从个案中汲取经验、反思不足,实现演练成果最大化。

4.5 做好后期扫尾工作,密切注意舆论动向,及时发布危机处理进展通报

在后期扫尾工作中,一是要认真仔细,不放过每一个处理环节,严防危机复发;二是要做好善后总结工作,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危机再度发生;三是要做好舆论通报工作,及时向广大民众通报相关处理情况,确保部门形象不受不实言论的影响或损害,保证官方的公信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玲璘.我国海关监管现场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孙莉.我国海关应急管理能力的现状和提升路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3]裴晓颖.我国海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完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公共危机海关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关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
清代广东十三行与粤海关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