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全面发展理念下的农村中学体育改革策略
2017-05-16施雄
施雄
一、新课标背景下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在全面贯彻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应从单一的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向引导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这一方向转变,学生身体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要保持相互协调。对此,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应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满足当代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具备身体综合素质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将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新目标,培育身心健康发展的中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基本目标之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模式的构建上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将团队体育项目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重要的补充,构建“合作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2.指导学生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从当今中学体育新课标中不难看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的目标所在。为此,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构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中学生正处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萌芽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德育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以及人文情怀,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同时能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保障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1.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
中学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为目标,通过生活教育、理论教育来实现。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相融合,通过团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行为,并针对不良行为进行指正,由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行为所存在的不良影响。这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2.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加以体现
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核心在于通过体育运动改变自身的心态。在这里,文化的熏陶作用能够对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体育项目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自身道德观念得到正确的改变,优化学生内心发展环境,通过体育动作要领的讲述、示范、练习,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3.在農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
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适当渗透挫折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对此,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可以将体育竞赛活动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出现挫败心理。教师则需要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逐渐生成坚韧的意识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最终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4.关注学生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合理性
中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负荷较大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加重、焦虑心理的出现等。为此,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运动负荷较大的教学环节科学控制,并添加运动负荷较小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运动负荷能够保持适中,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学峰.浅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4(24).
[2]梁明军.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