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讨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7-05-16张湲
张湲
一、图式的概念
图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他认为图式(schema)是“原发想象力”(productive imagination)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除此之外,很多著名学者和相关专家也对图式做过仔细分析和阐述。有学者认为,图式会重建或改造所获得的材料,使人的认识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同时,图式也会建构对未知信息的期待,帮助人们联系相关信息,过滤无关信息。
二、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的联系
有研究表明,图式与文章的词语理解和篇章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信息的组织、加工过程也与图式关系密切。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将图式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利用图式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和指导,将二者结合,必将对阅读教学带来启发,促进阅读教学的提升。
三、图式的分类及对教学的启示
在英国著名学者鲁姆哈特所提出的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 model)中,有这样的观点:有三种不同的图式会极大地影响读者的阅读能力。这三种图式就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以及形式图式。在人的大脑中这三种图式分别与文章材料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从而决定读者对阅读的掌握能力。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对阅读文章的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也就是对文章材料中包含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的掌握能力。语言知识主要包括单词、词组、语法和句子理解等方面。
而在教学中,我们知道词汇、短语、句子、语法这些内容都属于基础知识,同时也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必备基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在閱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注重词汇、语法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基础知识狠抓、牢抓,确保每一名学生顺利过关,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确保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被认为是阅读的核心部分。它是指文章的内容范畴,即读者对文章话题和内容的熟悉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在理解新信息之前会将新信息与已有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如果图式中相关成分在文中没有出现,读者就会将空缺的内容和背景知识的回忆传给图式。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背景知识能够较大地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
背景知识能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立场、所处时代背景等。如果读者在阅读文章前不具备一定的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这位读者在理解该文章内容时就可能会遇到困难,无法做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读者的知识面、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会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讲授西方的文化;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累更多文化背景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当然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阅读材料,讲授背景知识与具体英语文章结合的实例。
3. 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不同类别的篇章所特有的篇章结构,具体表现为语体的差异、修辞手法的差异等方面。掌握一定的形式图式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和框架。而在掌握文章基本结构和框架后,读者能更轻松地理解文章,同时也能加深对文章的记忆。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介绍不同的文体所具有的结构特点,并结合具体文章进行讲解。然后教授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的方法,从而慢慢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形式图式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懂得正确利用文章中的线索,掌握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充分理解所读材料。
参考文献:
[1]郑海容.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8).
[2]王皎皎.浅探图式理论与阅读[J].科技信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