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

2017-05-16施向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误区理性学科

施向敏

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部分教师和中学生对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的关系,并阐述在政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措施。

近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必须贯彻的核心理念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和透彻,甚至存在误区,对如何处理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关系比较茫然。本人试图对政治教学中有关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内涵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就是让学生真正认可和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要培养的理性精神主要是促使学生形成理智、自主和反思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征,促使中学生完整准确地分析各种重大事件,并且能够明辨是非,站稳立场。

二、对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政治认同就是政治盲从。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政治认同与政治盲从是同一个意思,只要坚持“党和政府绝对正确”这一原则就可以了。

误区二:理性精神就是叛逆精神。有的高中生认为,“理智、自主和反思”的思维品质就是“逢上必反,特立独行”。

误区三: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相互矛盾。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中学生的思维模式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他们认为,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是对立的,而非统一的。

三、正确认识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关系

政治認同和理性精神是辩证统一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确存在相互区别的一面,但二者更是统一的。首先,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就是理性思维的具体体现,是理性精神的生动反映。因此,理性精神并不否认政治认同。其次,政治认同并不排斥理性精神。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的事件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发表独立的见解,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善意的批评并不违反政治认同的精神。恰恰相反,党和政府一贯重视保护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公民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更高层次的政治认同。

四、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措施

第一,政治学科的基础理论要“讲清楚,说明白”。作为政治学科的老师,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本知识,深入研究讲授的方法与技巧,促使学生在理论上懂得政治学科的基础理论。

第二,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注重“时政性,正能量”。老师在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环节,要尽可能选择时政性强的正能量素材。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负能量素材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分析,也可以具备正能量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的素材中挖掘正能量,促使学生在素材中提高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

第三,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注重“实践性,自主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的思想往往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老师要善于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和理性思维的品质。同时,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总之,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破除各种认识误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理性精神。

猜你喜欢

误区理性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