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2017-05-16胡琪

现代交际 2017年6期
关键词:婚纱新娘白色

胡琪

摘要:婚礼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婚俗习惯。本文从婚礼的服饰、氛围、色调和地点等方面对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婚礼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09-02

“死生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姻,是人伦之首,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婚姻几乎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人生大事。婚姻习俗也就衍生出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作为一种男女双方在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几乎存在于每一种社会文化中。

一、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1.中西方婚礼服饰对比

中国礼服较为喜庆,西方的则更浪漫庄重。中西方的传统婚礼服饰都很好地展示出了独具特色的东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以示喜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冀,预示着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从诗句中不难看出新娘礼服上通常都绣有图案,新郎衣服上的暗花和刺绣要与新娘的服装相搭配。中国神话中占重要地位的龙凤图案在传统婚服上当然也必不可少,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龙象征男性,凤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富贵吉祥。中国服装文化在穿着上强调统一,习惯于不突出个性,不强调用服饰体现人体曲线,所以无论是女士婚服还是男士婚服都十分宽松。并且在婚礼当天,新娘还要以红色盖头遮面,象征着小两口从此鸿运当头。婚礼结束后盖头由新郎用秤杆挑去,取意“称心如意”。

在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除婚纱外,新娘的服装配饰还包括头纱、手套和捧花。白色婚纱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后来亦成为了财富地位的象征。直到上世纪初,白色婚纱又演绎成圣洁、忠贞、高雅的象征。以致再婚的女士不可以再穿白婚纱,需穿其他颜色的婚纱以示与初婚的区别,从而奠定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传统的西式婚礼上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与新娘的婚纱相配的则是新郎笔挺的西装。同时,西方的婚礼服饰以展现人的形体为美,在服装造型上通常贴身修形,彰显个性。

2.中西方婚礼色调和氛围对比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着吉祥喜气。过年过节要张贴大红对联,送贺礼要用红纸包裹,婚礼上红色也是无处不在,红色的花轿,红色的凤冠霞帔,红色的绣鞋,红色的盖头,到处张贴着红色的喜字,一切都显得热闹红火。虽说现在有些婚礼形式逐渐西式化,但中式婚礼热闹的气氛并没有因此改变。结婚越热闹越好,通常都是从浩浩荡荡的迎亲开始就已经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西方,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象征着纯洁,神圣。白色的婚纱,头纱,手套,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对白色的正面理解主要来自对很多美好白色事物的直观认知,如新出生的小羊羔,新飘下的白雪等。通常来说西方婚礼的氛围较为安静低调,所有宾客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在神父面前完成结婚步骤的新人,整个婚礼过程安静而简单却有着让人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严。

3.中西方婚礼地点和婚宴对比

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婚礼地点通常选在能热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空间开阔的自家场院里,而现代人们逐渐将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作为首选。在中国,婚礼地点一般与婚宴场所在一处,在举行完“三跪九拜”的礼节后,宾客们围桌进餐,畅饮热聊,热闹非凡,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人前婚礼”。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分别向每个酒桌上的每位来宾敬酒以表感谢和欢迎。中国人讲究“排场”,因此婚宴显得有些铺张浪费。至于婚宴的费用,一般由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礼金也足以支付男方的婚宴,并略有盈余。

西式婚礼讲究神圣、简单,是“神前婚礼”。他们认为在神的见证下的婚姻才是最完美和有效的,因而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进行发誓: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 从今往后,不论境遇好坏,家境贫富,生病与否,誓言相亲相爱,至死不分离。誓词后新娘新郎将放在《圣经》上的两枚婚戒互为对方戴上。整场婚礼简单安静且浪漫。少有中式婚礼的热闹。婚礼仪式过后, 经常会举行招待酒会,采用自助餐形式, 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吃多少取多少, 不会造成浪费。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因为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费用。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自春秋战国起,儒家思想就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它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仁孝”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孝经》中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作为诸德之本要求:听从父母安排教诲;心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承担血脉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古代人在结婚时一直遵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在今天中国,“父母之命”仍然在年轻人的婚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婚姻择偶上往往会有父母、长辈的参与,这种思想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礼记》中便有直接体现。在《礼记·昏义》中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及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中,结婚不单单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两个家庭,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婚礼过程中的三拜九叩,“拜天地”“拜高堂”“拜家祠”等婚礼习俗都体现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儒家思想中一直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所以在传统婚姻观中子嗣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成为中国传统婚姻选择的重要目的。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牢固性,实际也规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人们的宗教信仰很明确,浓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他们的婚礼是按照信仰的宗教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在基督教中,婚姻是神赐予人类的礼物,同时,婚姻象征着神的爱护和祝福,是人们感受神的恩赐的重要方式,是神圣而又美好的。正因如此,人们通常会选择教堂作为婚礼地点,希望在上帝的见证下完成婚礼。在《创世纪》的第二章十八至二十四节有着这样的启示语:“耶和华神说:那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创造一个相称的助手……因此人应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在基督教的思想里,男女双方的婚姻应该独立于其原有的家庭而存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才产生了新娘由父亲引导,交给新郎这样的婚礼习俗。而白色在西方是一种极具宗教色彩的颜色,白色的天使代表正义,白色的百合代表纯洁与高贵,而很多白色的动物也常被选作献给神的祭品。因此在西方传统婚礼上人们会选择白色作为主色调,象征着虔诚圣洁,新娘也会身穿白色的婚纱。并且与中国传统婚姻观相比,西方的传统婚姻观更加开放、自由。它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意志。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婚姻中没有父母、家庭过多的干涉与参与,父母对儿女的婚姻也没有决定权。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的文化思想也在不断地碰撞融合,现在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在结婚时以西式婚纱替代了凤冠霞帔。在现代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学习到更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席晓.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J].科教文汇,2008(8).

[2]刘丽萍.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

[3]廉庄妍.宗教信仰——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源[J].科教文汇,2009(3):223-223.

[4]潘晓梅.婚俗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潘文晋.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今日南国,2008(3):160-173.

[6]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婚纱新娘白色
要穿够本!英国女子婚后天天穿婚纱
GowN Abroad
新娘与父亲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新娘,你很帅
纸婚纱
纸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