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体 关注表达
2017-05-16姜敏
姜敏
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智慧生成的课堂,那就是把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紧扣文本,准确解读,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细读文本,研究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方法、环节的确定都应该基于教材的特点,从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入手,关注教材“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关注由教材文体特征引发的学习材料,才能真正实现“依文而教”的自然和顺畅。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把动物和植物都当作人来表现,这是常见的拟人手法,课文把这些动物和植物写得生动形象并且富有个性,需要教师在语言学习上下功夫,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准确运用语言。
根据年段目标的要求,结合《小露珠》这篇童话的特点,我确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初步感知科学童话文体拟人化的特点。(2)体会课文比喻的形象、恰当及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学习这样的表达方式,并有效地内化积累。(3)通过想象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对教学内容有了适当的解读、全面的把握以及准确的定位,为整堂课学生“学什么”明确了方向。
二、以生为本,凸显主体,深入推进“阅读体验”
如何带学生去“体验”文本,也许方法很多,但起点还是要回归到言语性上,背离文本的自由感悟不可取。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体验要从表达入手。“体验”和“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不可或缺。在表达中体验,在体验中表达。用敏锐的双眼捕捉文本特有的信息,然后凭借显性的文字表达去挖掘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深化印象。
课文的第2~4自然段描写了三个小动物来到小露珠面前赞美小露珠的情景,这三段话有两个显著特点:比喻形象、动词贴切。为了能让学生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分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说说印象中的小露珠,引出文中三个写小露珠特点的词语一“闪亮”“透明”“圆润”。
第二步:说说小动物眼中的小露珠,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明白比喻的精妙之处,但我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通过图片对比、学生的朗读、教师的评价,把打比方这种方式蕴含其中,感受与之前三个词语来形容小露珠相比,小动物們的夸奖,使小露珠更闪亮、透明、圆润了!
第三步:对小动物的话中“早哇”一词有一个简单的理解,感受小动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还表现在它们对小露珠的热情、有礼貌上。
第四步:通过抓“蹦”“爬”“落”这三个关键词感受小动物不同的动作,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与形象性。此环节在试上的时候,发现学生对这三个动词的体会不能到位,以至于在指导背诵的时候还存在生疏或混淆的现象。课后,在同事们的建议下我加设一个环节,即把这三个动词打乱放到句中,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发现,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效果的确比试上的要好,学生不仅自己领悟到用词的准确性,而且一下子就能背诵出来。
以上四步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梯度,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达到了不同的效果,同时,由简单到丰富,循序渐进,学生也能学得轻松。
三、关注表达,强化拓展,有效开展“语言训练”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开展高效的言语实践,无论是对阅读话题的层层推进,对于不同特色语言的品味咀嚼,对于全文文本的无痕勾连,对于表达方式的深层追问,对于文体的智慧关注……都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悟得、习得与用得。
课文第6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小露珠反射着霞光,使得所有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机勃勃的美景。我把“装点”这个词作为关键点,让学生先理解这个词的本义,然后通过一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明白有了小露珠的“装点”植物们才显得“格外精神”,接着放到该自然段中结合“珠宝”这个词让学生进行想象,想象有哪些珠宝。最后,学生明白了小露珠是怎样“装点”植物们的,这为接下来的想象说话铺设了又一个学习的台阶。随后出示与文字描写相对应的画面,接着我这样设计一
现在,我就是一棵金黄的向日葵,我的身上缀满了小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小露珠使我更美了!
同学们,你想做什么植物呢?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一棵露珠装扮下的植物,也来美美地讲一讲。(出示句式)
我是____,我的身上____,
小露珠使我____。
新课标在语言表达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也来做一种露珠装扮下的植物,感受小露珠装扮他人、乐于助人的品格。
又如,在课文第7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以“越来越……”这个句式为训练目标,让学生明白第1自然段中“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这句话中的“越来越……”是同一事物,小露珠体积变大,导致它变亮;而“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这句中的两个“越来越……”是不同事物,太阳热量越来越大,导致小露珠身子变轻。
通过比较,让学生学会在写一种或两种事物的变化过程时,可以用上“越来越……”,并试着进行了练习:
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 ),小动物们的心情越来越( )。
白杨树长得越来越( ),越来越( )。
( )越来越( ),( )越来越( )。
语文课堂上关注表达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积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吸收、内化、外显语言的过程。简言之,在关注表达的过程中就要关注语言积累,然后才能更好地运用。
语言文字是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学是充满智慧的,怎样通过一堂堂语文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追求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