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
2017-05-16邵琳琳
邵琳琳
创设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对情境的作用达成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教师们追求的目标。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作为当代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自然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
提及情境教学,许多教师都不由得联想到各种由多媒体支撑的绚丽画面及与之相伴的娓娓动听的语言。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创设情境,各种手段一齐上阵,表面看热热闹闹,仔细品味,却没给学生留下印迹,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走入了误区。在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创设进行认真思考,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
一、以轻松为原则,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既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与训练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分散教学难点;也可以利用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声画并茂等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催化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系统,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克服困难,积极主动,专心投入的学习热情。
笔者曾听过一名教师执教的《蒲公英》,简单的板画:太阳公公挂在空中,照射着绸带般的河流,一望无边的沙漠金光闪闪,几颗蒲公英的种子在风中飘摇。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戴上蒲公英种子的头饰,便跟着老师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情境中学习起来了。朴实的板画、简洁的语言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情境。
二、以生活为背景。适应学生的成长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而言有所扩大。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由语言及幻想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他们越来越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渴求一种真实。因此,从生活中提取的语文情境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语文教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语文味,教师要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找出生活原型,加以整合,使之成为课堂上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情境的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体验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另一位教师执教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演示两种不同的切苹果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不同切法得到的不同图案,然后又拿两个苹果进行现场演示两种不同的切法,把切好的苹果展示给学生看,真切感受。教师将这个蕴藏在生活中的小秘密作为开场白,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学生既熟悉又好奇,一下子融入课堂中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
三、以问题为导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让问题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应把问题创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难易适度,即每一问都能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教室内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中,体验语文本身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一节语文课,串讲串问,已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教学的步伐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则是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加强学生的“学”的过程尤为重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能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又有化难为易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好的问题可以把课文的脉络层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利于其把握文章的内容;好的问题可以让课堂环环相扣,生机勃勃;好的问题更可以让学生深入文章的精髓,通过联想与想象,品味更深层的滋味。也许,这样才会产生一节不仅看上去“热闹”,而且能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技能提升的好课。
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抓住了文中莫扎特的雕像图,做观察与想象的训练。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再現了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画面:莫扎特似乎还在为我们人类谱写优美的歌曲;他仰望着蓝天,似乎在聆听着优美的旋律;他仿佛看着周围优美的景色,迸发出灵感,又写出了一首优美的乐曲;这时候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回想着这首曲子的旋律。这样的想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进行理解与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一个有效的情境设计应该能够将枯燥的语文问题转化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问题;能够密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经历学习的过程,而且简洁实用,易于操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