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类型学下的居住区场所研究
2017-05-16廖望黄文队
廖望++黄文队
摘要:在居住区设计中,类型学是通过建筑类型和空间类型的选择和转换来实现对居住区形态的控制,并且为解决传统居住区与现代居住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了解居住区是其设计的起点,类型学提供了阅读居住场所的工具,也包含了改善居住区条件的方法。在不同的层次上,把握形态的典型性。根据归纳出的类型进行逻辑类推,研究城市居住区场所重构的整合方法,以期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系统性居住区场所再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设计;类型学;类型转换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城市居住区快速发展,制定了多种有关城市与居住区建设的规划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都尝试着去解决人类在那个时期面临的种种关于城市与居住区的问题。比较有代表的思想和理论有美国人佩里于1929年提出的“邻里单位”、柯布西耶提出的“光明城”等。国外的学者们在过去的100年内在居居住区的规划和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一、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居住区场所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产物,例如城市用地紧张,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环境污染,贫富两级分化加大等等。这一时期工业化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筑也变成了生产的对象,作为商品进行售卖。空间的均质化、模块化和序列化已经在所难免。大行其道的工业化进程导致空间的资本生产过剩,符合人性的场所正逐渐的消失。
同时也给城市居住区场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文化归属感的缺失,无论是建筑,亦或是景观都不考虑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千篇一律的城市居住区面貌不仅使城市文脉得不到继承和发展,反而将进一步的割裂文化。
二、城市居住区场所中的“原型”探究
对于城市居住区场所中的“原型”探究,我们可以借鉴罗西和克里尔兄弟的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罗西认为:城市设计不应该是孤立的,自我的,应该是对“集体记忆”的召唤,通过类型的类推获得符合“集体记忆”的设计作品。可以这样理解,居住区场所设计不应当过多的被设计师的自我思维所占据。应该尽可能的描述城市居住区场所的历史记忆。这种方式是理性大于感性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居住区场所的“原型”探究始终是设计的首要目标。罗西将这种“记忆”分为实体和意象两个层面,在探寻的同时,这两个层面的“记忆”是设计的核心所在。实体性记忆是由具体的建筑、街区、景观、事件等构成,是时空中曾经的真实存在,意象性记忆是由场所感、感情、经验、心理存在等构成,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仅仅追求居住区场所的实体性记忆是不够的,而需要有更高层面的意象性记忆。苏州园林就很好的表现了两种层面的记忆,通过它我们不难类推出它的“原型”。
三、城市居住区场所类型选择
(一)空间界定原则
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它还能赋予它所包围的一切以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在居住区中,空间提供给人领域和场所,而人对在其中感知到的领域感和场所感是否满意,就影响了人对居住区环境的认同、对场所的利用及邻里交往的主动性。城市居住区场所景观重构是对住宅之间空间的设计。从狭义上讲,就是处理由住宅界定的空间。
1.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按场所与人的关系可以将户外场所分为两个空间类型: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积极空间通常是具有一定的人工设施并可以供居民进行活动的场所,像各种球场、广场以及户外健身设施等;消极空间可以再次细化为两个类型,其一是保持自然环境固有状态的空间,目的是作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区。另外一种则是具有环境补偿性质的空间环境,这两类场所主要以自然元素构成为主,如植物、水体、山石等,基本没有人可以活动的设施、铺装地、建筑小品等。在居住区中,消极空间主要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自然的氛围,而且可以提供生理上舒适的环境,一般消极空间需要较大的面积才能产生这样的视觉和生态效果;积极空间则可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集体娱乐、健身活动。
2.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开敞空间是以空间包围建筑物,其空间没有较明确的形状和范围,多给人以无序的感觉;封闭空间是以建筑实体围合而形成的空间,这种空间具有明确的形状和范围,产生有序的感觉。但在实际情况中,建筑的外部空间并不局限于这两种形式,而是更具多样性,由于围合的封闭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半封闭和半开敞的空间形式。
3.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在现如今的居住区中,每家每戶的住宅已经基本上成为绝对的私密空间,对自身的私密性要求极高。然而户外的环境多表现出具有公共性和包容性。所以居住区中的空间就呈现出了私密和公共的两个极端。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过度空间,即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
(二)空间感知原则
传统的街巷往往会使人产生此类的心理感受:碎石的路面,参差而连续的院落,小桥流水的意境。而现代的居住环境则大大不同于传统类型带来的感知。整齐排列的高层建筑,笔直宽敞的街道,规整切割石材铺装,宽敞的户外活动空间和经过修剪维护的绿植等。心理学上常将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感知是人和环境联系的最基本的机制。所以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及人感知到的体验。居住区场所类型分析必须运用感知原则,也就是把感觉和知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将“物”置于从属的地位,对感知的绝对强调和对“物”的忽略使居住区恢复“家园”的亲切感。
四、现代居住区场所类型转换
(一)类型转换的思想
现代居住区场所重构和设计中这种类型转换的思想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转换是居住区场所结构的构成方法之一,最常见的是在同一类型内的形式变换。由于这种变换是在深层结构基本相似或不变的情况下,表现结构的不同组合,所以被称作“类型转换”。居住区的结构又可以理解为居住区的基本属性,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基本转换”。
荷兰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曾说:“设计就是找出人们及事物所希望的方式,自然而然出现所希望的形式。其实你并不需要创造什么,只要仔细聆听就可以了。”然后在既有条件及人性需要的基础上,决定“应出现的”形式是什么。
(二)类型转换在居住区中的应用
居住区空间集成了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场所经验,另一方面是类型经验。历史中多样的居住区形态都产生于类型,其作为丰富的形态之源一直指导着居住区形态的发展变化,不论是自然发展还是规律有序的历史形式,都是有利于设计的原型。
作为设计的基本方法,类型学指导人们如何对设计中的各种形态要素进行层次划分。这一活动首先从丰富的现实形态或设计主观构想形态中进行抽象、简化和还原,而得出一种最终的产物。可以表现为一种概念或一种图式,但他们并非可复制的模型,而是一种内在的结构,人们依照这种结构概念的变化、演绎而形成结合具体条件的设计实现形态,再付诸于实施,从而创造出多样而统一的现实形态。
五、结语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历史不断延续,居住区环境也在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变化,然而居住区建设的本源性目的依旧是满足人居住的需求,这一点应该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对于现代城市中的居住者来说,环境是新的,邻里是陌生的,居民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快速城市化使得居住区场所千篇一律,历史中丰富的类型得不到发展和弘扬,文脉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这是现代居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入手,并不从纯形式和纯功能角度入手。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的国家,把历史文化的厚厚积淀表现在类型上,要继承和发扬文脉就需要借助类型的思想,基于类型的思想将其理论落实到场所的重构之中,才是对现代社会居住区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马清远.类型概念及建筑类型学[J].建筑师,1990(06):15.
[2]汪丽君,舒平.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郑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郑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郑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