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高中化学电子学案研究
2017-05-16于士华
于士华
【摘 要】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线学习或者使用某种APP学习。在此背景下,电子学案的研究应运而生。与传统纸质学案相比,电子学案的优点在于融合了新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本文中我结合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电子学案,学案中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问题的精心准备、适当的引入视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后设置了反思环节,目的在于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反思,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化学;电子学案;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案被引入教学中。学案中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纸质的学案无法体现实验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学案这一名词逐渐走入教育者的视野,成为教师特别是化学教师研究的对象。
电子学案以网络为载体,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高中化学电子学案是教师在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基于网络的一种数字化的高中化学学案,它以网络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师生共同参与,并为广大师生共享。结合教学实例,我们探究了电子学案设计的以下内容。
一、明确学习目标
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即设定学习目标。例如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的学案,我设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3.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设置有层次的问题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或太难都没有价值,作为教师要找好设置问题的节点。恰到好处的问题应是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激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欲望[4]。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分层递进的问题。例如《化学能与电能》这节课我通过设置如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电能的联系,从已学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与负电荷移动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在金属导体内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或相反)。
引入新课之后,学生观看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视频,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以下的问题:
讨论1:铜片上的氢气是是铜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的吗?
讨论2:导线有何作用?
讨论3:铜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4:在硫酸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是如何移动的?
讨论5:在锌片和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式子。
通过将知识点问题化,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将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分层递进的问题,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引入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提倡学生积极地探究学习,探究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设计电子学案中的探究活动时应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使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获取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直观的实验现象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与传统的导学案相比,电子学案的优点是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如插入视频、flash动画、图片等,直接的视觉感受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在《化学能与电能》电子学案中我两处设置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自学。一是引入锌铜稀硫酸电池工作的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让学生观看实验同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氢气是如何产生的;又通过微观动画展示电池工作时电子以及离子的运动,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微观的粒子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晦涩的工作原理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课堂更高效。二是討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判断多种装置图能否构成原电池,并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装置图如下: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理解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构成条件,也掌握了探究问题的思维,对于今后解决实验题提供了一定的解题思路。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四、设置反思环节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需要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会成长。因此,在电子学案的设计中反思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整理教学过程中的优与劣,记录课堂教学中的欠缺,及时思考解决的方法,有助于教学的改进,设计更合理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电子学案;记录学生课堂的生成性问题,记录教师自己的心得体会,使学案处于动态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思,记录自己的思考方式、同学的思维闪光点,让他们形成反思的意识,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甚至于在没有电子学案这一支架时仍能进行高效学习。
在“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与传统学案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电子学案这一概念。通过电子学案的精心设计,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有意义的“导”下,使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化学学习活动的安排,辅以多媒体技术和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电子学案的研究对于高中化学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教研项目,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电子学案会越来越成熟,在化学的学习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施艳美.浅谈导学案存在问题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49-250
[2]杜春玲.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8.10.10
[3]周江平.高中化学电子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http//wwwjteachecom/tahe/coumn30516/5020b822-0ecf-495f-90e4-23e8fa6bd637.html
[4]邓海英.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递进式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