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研究
2017-05-16刘文娟
刘文娟
摘 要 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加大了市场与高校的紧密联系,高校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保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的人力资源也能同步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中的关键,也对经济与高校并驾齐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管理 创新 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人才管理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如何将创新的观念植入高校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任重道远。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人才的使用者,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历史使命。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分广义和狭义,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目的,培养劳动市场中需要的专业人才的总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狭义的人力资源,它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是指高校人力资源部门根据组织的目标与要求,采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事业单位内人员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它具有主观能动性、稀缺性、流动性、价值模糊性等特征。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即管理观念落后、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资源效率配置低等。
2.1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计划基础之上,缺乏现代管理观念的支撑。虽然,近些年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也实施过一些办法来改善目前的制度,如引进人才、教师激励制度等,但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归于管理观念太落后和陈旧,在高校现阶段实施的人才管理制度下依然能够看到传统管理制度选人、用人的影子。没有把人才放在该放的位置,没有合理利用和安置人才,这使得选拔与需求严重脱节。落后的管理观念,阻碍了人才的发展,也没有留住人才。
2.2资源效率配置低
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制度比较落后,把主要重心放在了计划配置上面,忽略了市场配置的发展。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岗位之间的衔接不够,人员的分配也极其不合理,人力资源失衡的情况比较严重,比如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教师专业不对口。而高校管理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态尚未根本改变,存在一般教师过剩而高层次人才缺乏,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拔尖人才匮乏,年轻教师负担过重而资深教授闲置,科研型教师不足而教学型教师过剩的问题。
2.3考评制度不科学
高校绩效考核的内容庞杂,目标却不清晰。在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当中,规则没有细化,考核制度也不科学,这样就导致有些人员为了追求达标而特意去迎合。这样就严重地限制了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在众多考核内容中缺少关键的业绩考核,比如,对教师教学质量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就没有设置。每年的考核内容虽然有变化,但是在前一年被考核教师还没有来的及适应考核内容,这一年度的考核内容又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员工很难以适应这种考核制度的转变。
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路径
学校的发展,除了要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学生之外,还需要内部完善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上的创新是今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3.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经之路。人才的管理即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便是对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管理。重视人才,挖掘人的潜力,配合科学的机制才能够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队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如果他们消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那么管理就失去了它最终的目的。由此,可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管理以人为出发点,发展一切都是为了人在管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
3.2激励与整合高校人才资源的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设计各种激励机制,包括报偿机制、成就机制、机会机制等,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管理功能激励教职工,通过有效的沟通激发教职工潜能,完成高校内部人力资源整合使高校人才配置达到最优。
3.3建立教师激励制度
高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用人、管人上有着具体性。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了适合学校发展的用人制度,也为留住人才做出了许多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绩效的因素体现不足,挫伤了一部分
优秀人才的积极性的情况在高校并不鲜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没有一套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在用人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岗位上合理的分配人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更应该以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主,建立一种适应他们新的需求的多元化的软激励制度。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会得以实现,学校与员工才会建立和谐双赢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施华昀,林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途径分析[J].2006(01):91-93.
[2] 刘国萍.论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J].人力资源.2011(11):74-76.
[3] 董雪梅.基于创新能力下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96-99.
[4] 叶大明.谈如何激发知识分子的科研热情[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