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正在流行,到底怎么画?

2017-05-16黄语晴

第一财经 2017年18期
关键词:导图逻辑分类

黄语晴

在部分会议的讨论环节,德勤会使用一种“视觉同传”:画师用画图的方式同步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画师不仅记录会议流程,还要做“翻译”—将讨论中的利益关系、上下游关系理顺。“以前开完会的汇报是一份PPT或者Word版的会议纪要,而现在用一幅画呈现,一目了然。”德勤中国创新规划领导人冯烨说。

讨论具体的传播方案时,小米的李琦也会在白板上画导图,他认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归纳会议纪要,且是对思维的整理。互联网兴起、工作节奏加快,凡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都在加快进入职场。思维导图是最新式的工具。

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的国际讲师陈资璧10年前来内地做思维导图分享时,听众还只是少数的思维导图爱好者。近两年,她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人加入进来。

广义上说,任何一种把思维用视觉方式呈现出来的方法,都可以被称作思维导图。狭义上,它是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的一项发明:帮人们更好地归类并发散思考。

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常误以为列大纲就是思维导图。但它们有本质区别:思维导图中有一个核心思考技术称为“放射性思考”—思维导图的主题在中间,内容以分类方式层层往外扩散。而列大纲、逻辑树等做笔记的方法并不遵从特定的逻辑。

陈资璧曾跟随东尼·博赞学习,她得到的教导是:相比单方向延展的传统提纲,思维导图让使用者更容易看到事件的全貌和整体架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

如果你也打算学习使用这种工具,下面是一些使用说明。

你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做这些事

生产新创意

思维导图所具备的逻辑性及发散性,使它最先被应用于项目方案讨论。

思维培训师杨明嬿曾任爱茉莉太平洋L&D(Learn& Development)总监,她在构建培训体系时就使用了思维导图做发散思考。因为公司属于零售、服务行业,他们就以“服务”为核心发散思考,先列出“服务”包含哪些層次,再看哪些部分可以开课,课程应该包含哪些元素、覆盖哪些人,完成一个从发散、再到总结的过程。

在国际4A广告公司任高级人事经理的莫凡曾负责为公司引入思维导图培训。导入培训后,他自己也成了“mindmapper”,学会了用思维导图策划各种活动,小至旅游出行,大至公司活动策划。在策划公司活动时,他会围绕时间、人物、地点、主题,在这些元素上发散出很多创意和想法,再通过混合排列,组合成不同方案。用这种方式,他一次可以想出接近10个方案。而这些方案“事实上是同一个东西发散出来的,只是排列组合不一样了,逻辑也不一样了。”莫凡说。

莫凡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是将思维导图与其他思考技术相结合。比如加入重新思考(Rethink)、重新组合(Reconfigure)、重新定序(Resequence)、重新定位(Relocate)、重新定量(Reduce)、重新指派(Reassign)、重新装备(Retool)等7R原则。

“重新思考,就比如我现在做这个服务、产品的定位是什么;重新排序,就是重新思考它的顺序和时间点,看对于服务流程来说,有没有可能变换步骤、产生不同结果。”陈资璧说。在她看来,运用思维导图的同时,结合类似7R的思考技术,更有助于打破思维框架,在同一个项目上发掘出更多可能性。

整合数量庞大的信息

除了用在创意、策划项目上,一些涉及大量信息需要整理、归纳与分析的工作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辅助完成,比如前端的需求调研和后端的结项说明。

结构化思考培训师李程曾是一名文档工程师,他认为思维导图最大的用处,是将复杂的逻辑、散列的要点用一张结构图梳理清楚,使呈现方式简洁易懂。

在工业场景中,产品交付的说明往往需要上千个文档,如果最终以文件夹形式提交,将导致效率低下。而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将文件内嵌于关键词中,把上千份文件的内容整合在一张关键词清晰的思维导图里。这同样可以用于公关、市场部门的新闻稿整合。

在信息量庞大的应用场景中,思维导图发挥的是结构图功能,更讲究分类逻辑。李程会从分类、排序、关联度这3个维度来检验这一张结构图是否有效。

要做好分类,李程认为只要抓住3个关键词:总分、结构、层级。他看到咨询行业、金融行业、互联网产品经理和项目管理人都常用思维导图来做分析整理与归纳。他建议达到高级经理以上职位的公司人,在开始做决策后,就要开始学习画体量更大的结构图。

提高沟通效率

思维导图在职场中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用来做沟通和表达的规划。“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有一个特性,就是思考速度非常快,说话速度赶不上想法的速度。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会导致说出来的讯息非常跳跃,而要说得清楚,首先要想清楚。”陈资璧说,思维导图可以在规划言语表达的思路上发挥作用。从去年年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引进这个应用场景。

如何完成一个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有五大要领:可视化、放射性思维、关键词技术、逻辑分类(BOIs)、颜色管理。通常来说,一个使用者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取决于他对逻辑分类和关键词技术这两大要领的熟练应用程度。这也是陈资壁在培训中的教学重点。

给事物做逻辑分类

逻辑分类是思维导图最重要的部分。每个人都会分类,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透过分类找到遗漏的思 维?

在思维导图中有一个特殊方法是“增加位阶”,就是在两个关键词中,再多拉出一个层级,填上关键词。以策划一场年会为例,一般人会从人、事、时、地、物去做发散思考;随后在“人”这个大类下,直接分出员工、嘉宾、合作伙伴这几个分支。

陈资璧则会引导学员在“人”及其下属分支“员工、嘉宾、合作伙伴”之间,再多拉出一条空白线,增加一个分类层级。学员会由此发现,在这两个要素中,还可以多出一个分类层级:“参加人员”;把“参加人员”添上去后,这一层次下又可以细分出工作人员、表演人员等。“思考广度一下子拉开了,在人员这个事情上,他就能思考得更全面。”陈资璧说。

这是一种通过增加位阶来寻找遗漏思维的方法,能够让某个方案在细节上更完善。起到相似作用的还有关键词技术。

对关键词做联想

思考的突破口往往藏于关键词之中。比如,如何解决迟到问题,大部分人会想到罚钱、扣假、奖励等解决方案;但如果利用关键词拆分,“罚钱”这一项可以拆出“罚”与“钱”,之后再从“罚”这一单项做更多联想:罚钱、罚买饮料、罚请午饭等。

“本来只有一个想法,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衍生出1.2、1.3、1.4……每一个想法出来,我们都尽可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陈资璧说,当他们用这套方法在企业里给学员做练习时,学员在90秒内延伸出的想法,从十几个到三十几个不等,而学员的想法数量、思考速度及广度均相比以前均有提升。

无论是关键词技术,還是逻辑分类技巧,都是打开思路的方法,也是思维导图的价值之一。不少人只用思维导图来做分类,而忽略了它发散思维的作用。使用者可以在哪个地方增加位阶、空白线上的关键词该填什么,都需要不断训练。

使用不同的颜色管理不同模块

思维导图既然是“图”,就存在“绘画”的部分。通常你可以在一张思维导图上看到颜色及一些小图标。不少思维导图自学者都有一个困扰:“绘画”究竟在思维导图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往往认为,图画得越美越好,颜色越多样越好。这其实是对思维导图的误解。

事实上,颜色、图标都有自己的作用。在思维导图里,颜色应用具备两个功能:一是加深记忆,二是分类管理。“同一类的主枝干,线条的颜色是一样的,这样,它在大脑里就会形成不同区块的资讯群。”陈资璧说。

而思维导图中的绘画元素,通常都是一些有具体含义的小图标。它们主要用于突出重点。例如,在一张多枝干的思维导图上,有几个重点要素可以直接用绘图取代,使该部分在一片文字中突显。

陈资璧认为一张好的思维导图一定是“思维先行、颜值加分”:即使是一张看上去略有些混乱、枝干线条繁多的思维导图,它的思维脉络也可以非常清晰。颜值不是必备,只是加分项。

你还可以把它用到更多地方

思维导图有全文、全图、图文结合3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场合。

图文结合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形式,应用场景非常多元,你可以拿它做演讲报告的底稿,用小图标突出重点;而全文的思维导图又称为职场思维导图,优点在于精准传递,多用于企业中的市场调研整理、项目报告与讨论等。

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导图还有“全图”形式,即整张图都用各种图标绘成,没有任何文字。全图形式会激发观看者的好奇心,而它能够引发不同解读的特性也提供了互动空间。所以它的适用场景通常是一场会议的开幕式、培训的开幕式—在会议开始前,参会者心中都有杂念,而一张全图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大家把专注力收拢到会议上。同时会议主持人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讲解这张图,使大家对图的内容印象深刻。全图形式也适用于面对面的销售场景。

“其实在工作的各方面都可以用,只要是在发散思维、整理思路的时候,都能用,并不局限于哪方面的工作。”莫凡说。

莫凡的太太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她将思维导图运用在了英语教学上。年轻编剧流沔也常用思维导图来拆解一个电影剧本,把情节拆分为不同阶段—看上去,思维导图也适用于电影研究。

猜你喜欢

导图逻辑分类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烃思维导图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分类算一算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