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舞美观念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2017-05-16曹林

演艺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舞台美术人才培养

曹林

【摘 要】 “大舞美”观念给艺术创作理念带来了深刻变化。设计师们应该用“大舞美”观念来思考戏剧舞台,要以创意 为引领,平衡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节奏,使双方相互融合,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 大舞美;舞台美术;演艺技术;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04.010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Concept of "Vast Stage Design"

CAO Lin

(China Institute of Stage Design, Beijing 100710, 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Vast Stage Design"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for the artistic creative ideas. Designers should use the concept of "Vast Stage Design" to think about the drama stage, emphasize creativity as leader,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grasp the rhythm, make the mutual fusion, form well move mutual.

【Key Words】Vast Stage Design; stage design; technology for performing arts; talent training

1 中外交流给舞台美术领域带来新气象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往那种单一服务于戏剧舞台、为表演而设计的舞台美术设计理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社会需求。从戏剧舞台本身来看,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更加灵活的观演关系,要求舞台设计师们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时空变化,用不断创新创意的设计作品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然,一些优秀的创意也在引领提高观众的审美趋势和欣赏水平。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些,在思路上走出剧场,用“大舞美”观念审视舞台美术领域就会发现,这个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的社会和时代向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创新也给艺术创作理念带来了深刻变化,整体上的知识结构都需要更新。舞台美术在更广阔意义上的专业属性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已经突破了舞台的相对局限性,迈向了广阔的社会服务、走进了变化万千的大自然。比如,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乡镇建设等等,处处会看到舞台美术设计者们的身影。“舞台美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扩散到更为普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本身先天的素质就具备理论与实践相呼应、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特征,所以在文化创意方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既有想象力也有执行力,他们更善于把抽象的设计构思具体化,进而使其顺利“落地”。

2 更加宽广的舞台空间催生“大舞美”观念

近年来,舞美领域倡导“大舞美”观念,在艺术视野上更加开阔。设计师们面对新生代观众群体,在承继传统美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求新图变,使舞台的视听效果更加丰富。“大舞美”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从专业内部理解“大舞美”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是满台大白光照耀下的一桌二椅,但其程式化的摆放形式,加上与演员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复杂的时空观念。这种行之有效的舞台样式,随着传统剧目的成熟而逐渐固化。到近现代,在西方镜框式舞台影响力的冲击下,传统戏曲舞台样式已经基本失去了向当代发展转化的机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观众对舞美的认识就是布景、化装和道具,所谓灯光的功能基本等同于照明,不要求有多少变化,所谓音响,都归到“效果”上——模仿风声雷电等环境声音。而现在的舞美完全不一样了,从舞美自身行当划分上有所扩展。不仅原来的内容在材料更新和功能使用上更加丰富,舞台上应用到的设计门类出现了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复杂的舞台机械设备及众多新型材料的使用等,大大地促进了舞台美术的表现力。所以,当今的设计师要广泛了解掌握新技术、新材料,不仅要在设计方案上高度契合剧目所表现的内容,为表演而设计,而且还要顾及观众的因素,充分考虑不同剧场的空间特点和观演关系。此外,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设计师还要关注经费预算、硬件物流等内容。还有,就是在当下的数字网络化时代,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也愈加模糊。比如,在当代艺术的行为表演作品中就含有戏剧因素,形成“戏剧无处不在”现象,舞台美术与当代艺术观念相互影响,成为外延拓展的一部分。

其次,泛化至外部理解“大舞美”的涵义。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舞美的疆界在外延。舞美设计师的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幕后英雄”,他們的视野从戏剧舞台逐渐放宽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领域。一些娱乐性的“秀”、文体活动、节日庆典、综合晚会、旅游演出、民俗文化活动,甚至城市环境亮化工程、特色小镇建设、创意产业规划等等,这些项目都与舞台美术设计之间具有交叉性和跨界性,都需要设计师发挥他们的创意才智。

因此,设计师们应该用“大舞美”观念来思考戏剧舞台,使舞美之“美”,更偏重于戏剧“美学”的整体性,而非仅仅是美术之“术”的层面。

3 演艺设备行业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契合度将越来越高

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新文化创意时代”,同时,数字网络技术也已经覆盖我们所有生活角落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谓艺术和技术也在趋于高度融合的状态。在众多艺术门类当中,舞台美术是与科技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从发展历程来看,每个时期的舞台美术都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戏剧本体发展相对迟缓的现代,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舞台美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戏剧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演艺设备行业从整体上都比较被动,从研发到生产,都是根据市场的具体要求进行器材的加工,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开拓的意识。所以,笔者建议,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我们的企业要主动出击,大力强化创新意识,要勇于探索一些引领性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这也是一个新的话题和课题。演艺设备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往往都是由戏剧舞台的潮流所引领的。就灯光和音响专业设备和技术而言,戏剧舞台上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带动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因此,企业要主动与艺术家们互动,广泛深入了解艺术创作基本规律,全面灵活理解艺术作品呈现形式;同时,要有一种淡化功利色彩的雄心壮志,重视创意研发,与艺术家合作,把艺术家的思想和行为纳入演艺设备创新设计当中。

“大舞美”观念下艺术与技术的逻辑关系,就是首先要发现技术本身具备的审美要素,从“技术服务于艺术”,进而发展到“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

4 以创意为引领,平衡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伴随着各种多媒体技术在舞美设计中的运用,舞台美术极力展现高科技带给人的感官刺激,一度出现奢华之风。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应不应该在戏剧舞台上使用机械装置、LED大屏幕、投影技术和一些烟雾特效等技术手段,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笔者认为,舞美设计的价值在于为表演而设计,甚至要用自己的语言参与表演。对戏剧舞台而言,适合就是好的。如话剧《兵者,国之大事》中使用的升降和旋转装置,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中使用的视频投影技术,都与舞台表演融为一个共生的有机整体。再比如话剧《从湘江到遵义》、儿童剧《红缨》等剧目,也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即使像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舞剧《家》等这一类在舞台布景和装饰方面较为简洁的作品,其实在灯光设计方面也是极为讲究的,多重设置而变化复杂的灯具保证了层次感和微妙的气氛变化。这些技术都有效地支持了戏剧表演的节奏和气氛,成为不可分割的必要成分。我们要肯定优秀的舞美创作,反对脱离实际的大制作。所以,在新文化创意时代,要求舞美设计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广泛涉猎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兴领域,以艺术创意引领技术应用,合理利用高新技术含量增强艺术作品的张力。

舞台美术是非常物质化的艺术,简陋、简单和简约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既要呈现出简洁、干净的视觉效果,又要理性、节俭的物质投入,合理平衡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这个话题需要舞台美术从业者持续思考。

5 大舞美观念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课题

整体来说,舞美专业领域不断扩展,人才后继有人。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学科划分目录,在新设立的一级学科门类“艺术学”下设置“戏剧电影电视美术设计”,这是舞台美术专业的准确名称。在我国,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这几所国家级的专业高校,都开设有专门的舞美设计专业。这几所高校有比较悠久的办学历史,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学术积累,可以说是“精英教育”。但是这几年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开设本科学历舞美专业的院校增加到四十多所,这个数字可以折射出社会对舞美人才的需求。同时,这几年报考舞台美术专业的人数也在持续上升,艺术院校的招生报名人数历来都是风向标,它昭示着专业的发展走势和社会追捧度。

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本身的先天素质就具备了理论与实践相呼应、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特征,所以他们在创意和实施两个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既有想象力也有执行力,他们更善于把抽象的设计构思具体化,进而从“衬托表演”转向“为表演而设计”,最终达到“参与表演”——与戏剧舞台形成共存关系。

面对新形式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我个人有四点建议:一是招生方向上有所调整。将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更多面向一些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只面向高中生。二是教学过程,基础训练和专业创作应同步。自始至终都同等重视造型能力、创作方式和戏剧舞台设计的训练,使这几项训练内容同步推进。三是课程内容上优化衔接过渡。四是加强实践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也要贯穿始终才行——对学生脑、眼、手的训练要同步。

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新文化创意时代,舞台美术在融入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的同时,要理顺技术与艺术的逻辑关系,把握好艺术与技术的节奏,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这或许就是笔者对演艺设备行业未来发展的期待。

(編辑 张冠华)

猜你喜欢

舞台美术人才培养
浅析舞台美术的写实与写意之美
舞台美术设计浅论
新媒体与舞台美术的关系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作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