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7-05-16平丽
平丽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更应该是人文性的体现。然而,面对考试这根指挥棒,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在重视工具性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及宽广的人文情怀呢,这给语文教师出了难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探讨:
一、情境式教学
语文教材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壮阔的山河、动人的故事、经典的形象、唯美的意境、含蓄的语言……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大量的美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让学生受感染,被熏陶,获美感,达到最佳教学情境。
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一直广为传诵,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我认为来自于它所赋予读者的一种五彩斑斓的美。于是我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幅图片:背景是碧水连天,绚丽的晚霞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江渚之上,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当和学生一同分析这幅画面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答案更是丰富多彩。最直观的是色彩美:夕阳西下,晚霞绚烂,晴空湛蓝,颜色都是暖色调,而孤鹜是深灰色的,颜色为冷色调,所以孤鹜、落霞、晴空就形成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王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对比,使整个图案显得格外地鲜明而美丽。其次是动态美: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是动景;天空是静的,秋水表面平静,但微风过处水面波光粼粼,如此一来,动静相互映衬,使得整幅画面形成流动着的美。其三是立体美:“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之处。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穹顶,这是人们视野中最高之处。这一景象又映在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远度有高度有深度,境界开阔,给人一种三维空间的立体美。通过师生的联想和想象,画面在自己头脑中也完美的呈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感也自然而然的丰富起来。
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老师也完成了對审美情感的传达与表现,纯美语文醉人的魅力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二、多媒体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有许多耐人咀嚼的经典文章。然而,受时代所限,要理解文章含蓄的意味,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简单。我们可以尝试用多媒体图片及音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体验,引导他们走近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文章。
在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我尝试用多幅图片展示出“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各具姿态的荷花,在美的氛围中,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更深地体会到了课文的唯美意境和内涵。
另外高中语文教材涉及到不少中外名著,如《哈姆雷特》《祝福》《赵氏孤儿》《林黛玉进贾府》等,由于篇幅长、情节复杂,学生无法知其全貌,这时便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银幕了解名著梗概,品味经典台词,掌握时代赋予文章的魅力。
三、融情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 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中体味悼亡词中的一往情深……学生不仅感受到语文多彩的魅力,更领悟到真情之可贵,甚至可以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给语文课堂植入“人情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其在学习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尽管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各级各类考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些枯燥乏味,然而语文学习不仅仅为了考试,语文学科也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绵绵不绝的文明。让我们畅游在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体味大美语文的活力与生机,让语文回归美好;让语文课堂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因为,语文天生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