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小练笔”为作文教学添光彩

2017-05-16林秋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小练笔句式想象

林秋妹

课堂小练笔就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有话会写,从读学写,以写促读。经过多次尝试,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动情点,指导“小练笔”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时,学生入情、入境的熟读体会,自然使他们与课文的作者,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正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想一吐为快之时,正是练笔的好时机,教师如能准确找出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写的话题,便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应。

二、仿写课文,指导“小练笔”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仿写符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已成为读写结合的形式之一。这里的仿写,是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是语言运用的一般技能。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训练扎实,从说到写,由仿到创,技能的转换也就落到了实处。

1、抓典型句式进行仿写

《童年的发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想的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我先让学生理解“痴迷”表现在哪,接着让学生用“以至于……我都会……恨不得……”这样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一项爱好。学生在静思默想中纷纷写下了自己对一项爱好痴迷的表现。

典型句式的迁移训练不但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成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2、抓典型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如五年级下册儿童诗《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用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说明了想怎样做,“悠、长、望、飞”想象出这样做的美好结果,一首诗结构基本相同。于是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情境后,学生领悟到作者的表达特点。我又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自己童年曾有哪些神奇的幻想,学生想到插翅膀飞向蓝天看祖国壮丽山河,把鼻子种到美丽大花园嗅四季花草芳香,把自己种到沙漠里化作一棵小树防风固沙等等,接着我让学生仿照文中诗歌模仿写一段,学生们写得精彩纷呈。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课文语言、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抓空白点,指导“小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有些内容有意不寫完整,或写得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这也是很好的“读写训练点”,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

1、课文空白,补一补

有的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如《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结尾交待了主席的电文稿下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抓住这个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想象:这一夜,主席是怎样度过的?写写他的动作、神态、心理。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2、悬念结尾,续一续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留给学生许多悬念及想象的空间,对于这样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续写,把这些“曲尽意未尽”的结尾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

其实,每一篇文章有多个层面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设计小练笔。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激活孩子对文本、对生活的敏感性和领悟力,唤醒沉睡的素材,让孩子从文本中找到真性,找到感动,那样有效的课堂小练笔一定能为我们作文教学增添光彩。

猜你喜欢

小练笔句式想象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巧借导图之力,有效指导练笔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