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设计在居住社区交通环境的具体应用研究

2017-05-15邹雁南唐心怡耿大磊

山西建筑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车牌交通智能化

邹雁南 唐心怡 耿大磊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智能化设计在居住社区交通环境的具体应用研究

邹雁南 唐心怡 耿大磊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描述了目前智能交通技术的特点,针对社区交通现存的主要问题,从车道划分与交通服务规划的角度,阐述了社区智能交通的应用思路,使未来的社区交通更加智能、经济、高效、环保。

社区交通,智能交通技术,交通服务系统,车道

1 社区交通的现状

“智能化”是21世纪发展的未来产物,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黄金时期,政府也正进行社会结构的转型,即城镇化建设,各个地方处于改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的阶段,人类居住的社区数量增加,随着社区居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社区模式已无法满足,尤其交通服务方面。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日俱进,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住宅社区已经出现向住户提供几十年的服务,然而当前不少开发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社区公共设施实用性,仅把“智能化”当作销售噱头,虽然我国已大力推动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并推出相关标准,但并未完全普及,人们对此概念还较为模糊。而且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并未与巨大需求量对应(见图1),在此状况下,社区交通环境出现交通导向不合理,停车拥挤等问题。

1.1 道路规划不合理

城市社区居住密度大,人流出行量大,交通出行总量高,传统社区缺乏对交通道路的合理规划,人行道与车行道混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事故频发。

1.2 出行的路线不均衡

位于城市不同区域的社区,由于不合理的出行路线,交通流线在工作日交通高峰期均会出现潮汐现象,尤其趋向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居民社区。

1.3 可供出行方式少

中低端社区居住人群结构复杂,虽然私家车的拥有率较高,但实际上使用率受路程、政策等的限制,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交通出行质量以及效率不高,虽然目前有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叫车服务软件,但传统社区并未提供系统完善的智能交通服务。

2 目前智能交通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将信息、通信、传感与控制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产物,旨在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有限的道路资源之间的矛盾,以最大限度利用道路资源,来提高居民的出行安全和效率。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才关注智能交通,并对其逐步展开理论、技术的研究,但发展至今,主要精力集中于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社区智能交通系统仍是弱点,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建设过程,结合现有的智能技术。

2.1 车牌识别系统(Vehicle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VLPR)

车牌识别模块通过电子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的背景中提取并记录车辆独一的名称信息和车辆行驶状态的信息。汽车牌照本身存有车辆的信息,包括车辆牌号、身份信息、行驶状态信息等。利用其技术,可以精确地记录车辆的具体信息,与之同时,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收集车辆行驶状态的信息,提供车辆最佳的行驶路线。将车牌识别设备安置于社区的各个角落,当车辆进出入社区或者经过社区里的收集基站时,车牌识别系统会自动对车辆进行信息收集和跟踪,快速将车辆状态的信息转化成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数据管理云端,由系统按照规则对其调用平台里匹配的功能,更好地实现系统对车辆进行智能化的行驶导向和停泊导向。

车牌识别模块除了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外,还需要应付各种不同的环境,如白天、夜晚、晴天、雨天,无时无刻地跟踪进入社区的车辆,并以高灵敏度快速察觉进入社区的车辆,准确地提取并记录车辆的牌号、身份信息以及行驶状态的信息。车牌识别模块适用于不复杂的场合,但有一定的局限,即昂贵的成本费和复杂的安装。为了延长使用车牌识别模块的寿命,车牌识别模块必须具备数据存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车牌识别模块也必须具备自检功能,当模块失效的时候,能及时对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做出反应并判断,并把判断信息转换成数据上传到中央处理云端,给相关维修员提供参考依据。另外,车牌识别模块还必须具备控制功能,以更好地控制门禁系统、信号灯、电子称等各种复杂的动态程序。

2.2 停泊向导系统

社区停泊向导模块有四大系统,即停泊信息数据收集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停泊向导模块是一个牵涉甚广的模块,通过相关设备对其停泊车辆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存储等的一些过程,及时提供给相关人员停泊位的信息,便于相关人员进行停泊管理。其工作原理是先对社区里停泊位的停泊信息进行收集,再对道路交通概况进行数据通信,在数据管理系统里就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转变为信息,最后通过接口设备,如停泊向导牌、广播等进行向外界播送信息。

3 社区智能交通应用思路

社区智能化交通环境设计不仅是社区内部的问题,还需与城市交通体系结合,达到更好的交通出行便利度。在智能手机使用率极高的现代,社区智能化应与此结合,推出社区应用APP,方便业主及时了解社区交通内况,并通过手机做出指令。

3.1 合理划分车道

一方面区分机动车道与步行道,尽量避免视觉盲区,设置于小区路边的停车位尽量减少。另一方面停车引导系统结合手机APP,为业主提供有效停车路线及停车位置信息,在业主选择停车位置指令后,启动停车障碍,防止车位被抢,以此避免出现碰撞、抢车位事件。

3.2 规划同步

城市交通服务系统与社区交通服务系统同步,形成良性互动,减少潮汐现象,并将社区车辆识别系统与城市车辆识别系统同步到云计算中,录入公安系统,在保障业主的安全的同时,便于交通系统统筹交通事故或者摩擦事件,及时了解事件过程,做出及时反应。

3.3 公共交通服务规划

在公共交通枢纽或者站点设立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解决了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此在社区里设立公共自行车租借站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服务半径约500 m,以提高居民租借、换车的便捷性和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范围。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租借站点规模依据周围人口活动活跃度来确定,最多不超过20辆,以缩小占地面积来提高服务的有效性。

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交通规划需要加强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之间的联系,使交通环境得到缓解或改善。另外,在城市规划层面上也需要不断完善其组团功能布局,降低跨组团交通出行的概率,更好地实现职住平衡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社区的公交车需求,设立一处公交车枢纽和一处公交车起终站,普通公交车站点以500 m作为服务半径范围,且两站之间间隔在500 m~800 m之间。

在主、次干道上的公交车站点以机非分隔带设立为港湾式停靠站,支道上的公交车站点设立为路抛式停靠站。另外,为了提高出租车服务的水平,在居民需求相对集中的地方,如商场、宾馆、火车站、汽车站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各设立出租车专用候车区,且每个地方设立5个~10个泊位;而在社区的出入口也设立出租车专用候车区,且每个地方3个~5个泊位。为了避免出租车候客站和公交车站点相互干扰,公交车站点优先,即出租车泊位依据公交站点的布局来设立。

4 结语

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相应阶段的科学水平,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行为等固有的习惯。社区交通环境的混乱、矛盾在相应智能技术的成功应用下能够得到缓解或者改善。未来的社区智能将通过不断革新的支撑技术,如感应、通信等,进一步发展并强化,使未来的社区智能交通更加智能、经济、高效和绿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王铁滨.浅谈美国的智能化交通[J].北方交通,2013(S2):4-6.

[2] 赵 娜,袁家斌,徐 晗.智能交通系统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4(11):7-11.

[3] 赵 静.基于物联网发展的智能化社区医疗服务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4] 韩智颖.基于车联网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平台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 刘小明,何忠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自动化博览,2015(1):58-60.

[6] 陆化普,李瑞敏.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1):6-19.

[7] 张 敏,张立新,江伴东.智能化技术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30-131.

[8] 王 燕,康 睿,张卫东.开放式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规划与运营[J].城市发展研究,2012(8):102-10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design in the transport environment of residential community

Zou Yannan Tang Xinyi Geng Dalei

(CollegeofArts,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the intelligent traffic technique, and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community intelligent traffic from the lane design and traffic service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mmunity traffic, so as to ensure the future community traffic to be more intelligent, economical, 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mmunity traffic, intelligent traffic technique, traffic service system, lane

1009-6825(2017)10-0013-02

2017-01-16

邹雁南(1993- ),女,在读硕士; 唐心怡(1992- ),女,在读硕士; 耿大磊(1992- ),男,在读硕士

TU984.191

A

猜你喜欢

车牌交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繁忙的交通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小小交通劝导员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第一张车牌
基于MATLAB 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他的车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