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莲藕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7-05-15邓春梅李双红黄永洋杜丑新周波黄新芳
邓春梅 李双红 黄永洋 杜丑新 周波 黄新芳
水生菜
湖北省仙桃市莲藕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邓春梅 李双红 黄永洋 杜丑新 周波 黄新芳
柯卫东 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长江蔬菜》编委。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新品种选育、微型种苗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创造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生蔬菜学科建设及产业发展。发表论文、论著100余篇(部),制定农业行业标准9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
湖北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植的水生蔬菜主要有莲藕、子莲、菱角等。水生蔬菜分布在垸内湖区、泛水湖泊和低湖水田,全市现有水生蔬菜面积9 000 hm2(13.5万亩),其中藕莲3 800 hm2(5.7万亩)、藕带3 870 hm2(5.8万亩)、子莲1 000 hm2(1.5万亩)、菱角340 hm2(0.51万亩)。莲藕品种主要有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鄂莲4号、鄂莲5号、鄂莲 6号、鄂莲 7号、鄂莲8号、鄂莲9号等;藕带种植以武植2号、本地品种为主;子莲以太空莲、湘莲为主;菱角以本地品种两角红菱和两角绿菱为主。莲藕平均产量2 500 kg/667 m2,年总产量14.25万t;藕带平均产量400 kg/667 m2,年总产量2.32万 t;子 莲 平 均 产 量200 kg/667 m2左右,年总产量0.3 万t;菱角 平 均 产 量1 700 kg/667 m2, 年总产量0.87万t。全市水生蔬菜总产量17.74万t。
1 产业发展历史
1.1 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奠定发展基础
仙桃河流、湖泊密布,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沟渠4 326条,长7 516 km,降雨充足,地表水资源近10亿m3。境内平原、水域大致构成“八地半滩分半水”的格局。地质结构绝大部分地区为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的松散堆积层,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起伏甚微,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酸碱适中,光热条件兼有南北之长,能满足各类水生蔬菜生长需要。以上条件为仙桃莲藕高产、稳产、优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良好的区位优势促进产业走向外埠
仙桃紧邻省会城市武汉,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需1 h左右车程。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大城市均在1 000 km半径之内,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仙桃水生蔬菜产品走向外埠市场提供了交通便捷条件。
1.3 水产养殖结构调整迎来产业发展良机
仙桃市是水产养殖大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1 400 hm2(92.1万亩)以上,有13 400 hm2(20.1万亩)老鱼池需修整翻新。老鱼池基础设施较差,池塘淤泥深重肥厚,不适合养鱼,却很适合莲藕种植。大部分养殖户养殖传统四大家鱼的效益逐年下降,急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利用老鱼池种植莲藕,可迅速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特别是鱼—莲共生、鱼—藕轮作、藕—稻轮作等循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等生产难题。由于莲藕种植品质好、效益高,全市很多养鱼户改种莲藕、藕带,莲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4 保鲜加工等技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湖北省从事水生蔬菜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为仙桃市水生蔬菜品种更新和品质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为湖北省农鑫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等仙桃市合作社或企业提供了主要的莲藕品种和技术指导。仙桃市莲藕种植品种绝大部分为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鄂莲系列莲藕品种;泡藕带保鲜加工技术即为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与湖北省农鑫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发。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在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起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将20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市推广应用。
2 产业发展措施
2.1 大力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产业发展
仙桃市鼓励农民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合作社向市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方向发展。每年组织专家对全市规模莲藕种植合作社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提高社员莲藕标准化种植水平,帮助合作社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仙桃市还整合全市农业发展资金,对莲藕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帮助他们争取涉农资金项目。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莲藕种植合作社总量达到45家,其中国家级农民示范专业合作社2家;全市有藕带生产加工企业15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这些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在全市莲藕种植、加工、销售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大力发展莲藕加工业,促进莲藕规模化种植
莲藕及藕带保鲜是制约莲藕产业发展的一大技术难题。仙桃市在湖北省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扶持下,引进莲藕冷藏保鲜加工技术,基本上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近年来,仙桃市藕带加工产业发展迅速,鲜藕带的价格不断攀升,由 2006年的3.6元/kg,上升到现在的16元/kg左右,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藕带种植面积猛增到3 870 hm2(5.8万亩)。目前仙桃市已经登记注册的藕带生产加工厂有15家,泡藕带年生产量3 000万包以上,加工产值2亿元。仙桃市复州种植专业合作社精选嫩藕加工成藕片销往广州、江浙等地,按照订单生产,2016年加工藕片110 t。湖北省农鑫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将加工后的藕片出口到韩国。另外,位于沙湖镇的湖北万荷堂莲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湖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集绿色子莲科研、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公司生产的莲籽系列食品、月饼及馅料系列食品,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授予中国消费者满意名特名牌,该公司年加工销售子莲 2 000 t,年供应馅料达4 000 t。
2.3 实施小型冷库建设补贴,提高种植户积极性
由于藕带上市时间集中在5月初至8月中旬,气温高,鲜藕带极易发生褐变老化。冷藏保鲜可有效延长藕带保鲜期,确保产品品质。针对仙桃市藕带产业的快速发展,仙桃市高度重视莲藕保鲜冷库的建设,采取补贴方式,鼓励种植大户建设小型冷库。2015年,仙桃市对莲藕田间冷库建设补贴549万元,建成组装式冷藏库100 t(500 m3)库容共52座。田间冷库建成后,5~9月主要用于藕带储藏保鲜,实现错峰销售及中转,10月至次年4月用于莲藕加工品藕片的贮藏。单座100 t冷藏库可促进增收10万元左右。田间冷库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仙桃市莲藕产业的发展。
2.4 开展品牌创建,提高仙桃市莲藕知名度
仙桃市是藕带加工产品泡藕带的最初研发和诞生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仙桃市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沔城镇的沔城莲藕是仙桃市独具地方特色的莲藕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名声远扬,早已是仙桃四大土特名产之一,俗有“沙湖的咸蛋,范关的酒;毛咀的卤鸡,沔城的藕”之美谈。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仙桃莲藕快速发展的契机,注册了“沔城藕”商标;2009年,沔城莲藕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3年,沔城藕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另外,仙桃市还注册了“万荷堂香莲”(中国驰名商标)、“芦林湖藕带”(湖北省著名商标)、“沔洪”牌泡藕带、“外婆家”牌泡藕带等商标。湖北省农鑫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生产的 “芦林湖牌藕带”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 “湖北十大名菜”、“湖北省名优蔬菜金奖”、“湖北省名牌”等。湖北万荷堂莲业发展公司生产的莲籽系列和莲蓉月饼系列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3 产业发展展望
3.1 进一步扩大莲藕种植面积
在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向优势产业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莲藕、藕带生产加工已成为仙桃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仙桃莲藕、藕带鲜货销量好,销路畅通,加工业兴起,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附加值,种植更加有保障。仙桃市水产养殖面积61 400 hm2(92.1万亩),稻田60 000 hm2(90万亩),鱼—莲共生、鱼—藕轮作、藕—稻轮作等高效生产模式正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计划逐步扩展到26 667 hm2(40万亩)。
3.2 进一步提升加工藕带的生产品质
目前仙桃市已经登记注册的藕带生产加工厂有15家,湖北省内生产藕带的厂有50余家,导致市面上藕带品牌繁多,让消费者不知什么品牌的产品才是放心合格的。针对这一情况,仙桃市在加大对藕带生产质量监控的同时,拟整合全市资源,统一质量要求、统一品牌包装,形成仙桃藕带的品牌效应,让消费者真正吃到安全放心的藕带加工产品,进一步促进全市藕带产业的良性发展。
3.3 建设富硒莲藕基地,打响富硒藕品牌
湖北省地矿局勘测表明,仙桃市富硒土地面积达 54 000 hm2(约 81万亩),占其地域面积的1/5。2013年底,仙桃市被确定为全省富硒产业开发试点县市之一。“十三五”期间,仙桃将着力打造“中国富硒农都”,力争建成百万亩特色高效富硒农业产业板块,其中富硒莲藕基地6 667 hm2(10万亩)。乘全市富硒产业发展东风,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开发富硒莲藕、藕带产品是目前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开发富硒莲藕与仙桃地方优势品牌“沔城藕”、“芦林湖藕带”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打造仙桃富硒莲藕品牌,提升仙桃莲藕在全国的知名度。
邓春梅,湖北仙桃市蔬菜生产办公室,仙桃市黄金大道8号农业局,433000,电话:0728-3321906
李双红,仙桃市科技局
黄永洋,杜丑新,仙桃市农技推广中心
周波,仙桃市农业局生产科
黄新芳,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蔬菜科学研究所
10.3865/j.issn.1001-3547.2017.08.01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7B00)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