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菊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7-05-15王霞刘轩武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病虫害

王霞+刘轩武

摘要:滁菊是滁州名贵特产之一,2002年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四大药菊”之首,清初以“贡菊”进贡朝庭。全椒县是滁菊主要产区,民间栽培历史悠久。该文主要介绍了滁菊病虫害的发生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滁菊;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防控;生物防控

近几年,滁菊产业发展已被全椒县纳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纲。随着栽培措施、品种引进、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滁菊病虫害此消彼涨,是滁菊生产的一大制约因素之一,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减产约20-30%。目前菊农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防治手段单一,而且常年依赖化学农药,时常产生抗药性,从而使病虫害暴发频率增加了,这样严重影响滁菊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

一、滁菊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1、菊花褐斑病

菊花褐斑病在菊花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先是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小点,以后扩展成褐色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褐色枯斑,病斑直径4-10 mm,周围常有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时病斑较大,有时在叶片上形成“V”型枯斑,外围有褪绿晕圈,或沿叶缘发病,常连成片导致叶片枯死,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叶枯下垂,一般不脱落。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器吸水涨发溢出大量的分生孢子,侵染寄主导致发病。全县5月上旬开始发病,8-10月份为发病盛期,多雨年份、连作重茬、管理不当发病严重。

2、菊花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嫩茎、花梗和花蕾。病叶褪绿,叶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呈浅绿色,后变为黃褐色,病叶常扭曲变形,叶背面菌丛稀疏,初为白色或黄白色,后变淡褐色或深褐色,严重时整株枯死。在湿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在16℃左右最易发病,多发生在8月至10月和4月至5月的苗期,春季发病致幼苗弱或枯死,秋季染病整体枯死。

3、蚜虫

桃蚜、菊蚜、萝卜蚜是主要危害菊花的蚜虫,以卵越冬,次年春季孵化为干母,孤雌生殖1-2代,然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5、6月份是危害主要时期,以成若蚜密集植株嫩梢、花蕾或叶背上取食汁液,使菊茎叶发黄,皱缩、枯萎,严重影响菊花产量。6月下旬以后气温高、多暴雨,蚜量下降,8月以后虫量再次增加,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性母,迁回越冬寄主,产生无翅有性雄蚜和有性雌蚜,雌雄蚜交配后在越冬寄主枝条隙缝和芽腋处产卵越冬,正常年份在4月-11月份发生十多代。

蚜虫还是病毒病传毒媒介,蚜虫发生重的年份病毒病往往发生也重。

二、绿色防控技术

针对我县滁菊害虫发生危害严重特点,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绿色防控体系,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滁菊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1、生态防控

轮作调茬冬耕晒垡滁菊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喜温暖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左右,喜土质疏松,中性或微酸性(pH5.5-7)砂质壤土。滁菊不宜连作,应进行相应规模的整体轮作调茬,秋、冬季各进行一次深翻耕,促使土壤风化,降低病虫基数。

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培育健壮、无毒、无病菊苗,统一使用经过组织培养的脱毒种苗,使用自留种的分株繁殖苗要选择健壮植株,移栽苗高15-20 cm,按行距50-60 cm,株距40 cm×20 cm,每穴1-2株,移栽期不易过早,以5月中旬最好,这一时间还能避过蚜虫的第一次迁入危害。

及时中耕培土、除草、整枝,将土表及落叶中的病、虫和草种埋人土中。除草第一次在移栽后15天,第二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结合滁菊剪苗、摘顶心,摘除病叶、摘除害虫卵块、逮捉成幼虫,并集中带出田外深理,有效减少病害侵染循环和害虫基数。

水肥管理推广使用菊花测土配方专用肥,基肥占总施肥量40%,提倡施用农家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增强植株抗性。菊田做到沟沟相通,雨过沟干,降低田间湿度。

2、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光性,在害虫成虫盛发期(6-10月份),设置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按每40亩安置一盏,可以起到对害虫的诱杀作用。

在每年5月菊苗移栽后,按每亩悬挂黄色黏胶板30片,诱杀蚜虫。在菊田中如放置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菊田,起到趋避蚜虫作用,还可在菊田间隔种植玉米等高杆作物,截留蚜虫。设置诱虫蓝板+信息素,10天更换一次,有效控制叶蝉及粉虱、潜叶蝇等害虫。

3、生物防控

保护利用天敌,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在菊花田埂上按一定间隔种植芝麻,给寄生蜂、蜘蛛等提供食料和栖息场所,达到保护天敌,提高菊田生态系统整体对菊花害虫生物防治的效率。运用农抗120、链霉素、放线菌酮等抗菌素防治菊花病害,利用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防治防治菊花褐斑病等。

4、科学用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草情,做到达标防治。

为了滁菊达到绿色防控要求,针对滁菊上的主要病虫害,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要根据具体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对路药剂,并合理使用。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控制蚜虫危害。防治菊花褐斑病25%苯醚甲环唑EC6000倍液 + 40%氟硅唑EC8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EC1000倍液,防治菊花霜霉病可用1%申嗪霉素SC500倍液或25%甲霜·霜霉威WP5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WP400倍液+70%代森锰锌WP500倍液,于发病初期预防,连防2-3次,每次间隔10天。防治时做到菊株基部土壤、杂草等均匀用药。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