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让课堂增值

2017-05-15康海群

江西教育B 2017年4期
关键词:一滴水赏析文本

康海群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组织、实施、调整、创新教学的基本策略、手段和路径。有效提问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动力源和助推器。崔允漷教授认为,判断是不是有效教学,通常要从动力值、方法值、知能值、意义值等几个方面找寻增值的证据。借助这一价值判断来观照薛法根老师的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其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增值效应。

【片段一】设计引领性提问,增加动力值

师:这个谜,你理解吗?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再也不会回来,昨天过去就永远变成昨天。有一天我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解释清楚了吗?你这不就是把父亲的話再说一遍吗!这段话就像一个谜,好像有点懂,又好像说不清楚。今天我们要不要解开这个谜?

生:要!

……

师:你看,昨天,童年,外祖母,将来的我,都会被时间带走的。在这时间里面,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时间带走。你以前的忧伤、哀痛,都被时间——

生:带走了。

师:所以你就剩下了——

生:高兴和快乐。

师:你读的第一句话跟后面的话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先是昨天,再是童年,再是过完我的一生。

师:对的,但是没说清楚。你看,这三个时间段,哪个长,哪个短?

生:昨天最短,童年长一些,一生最长。

师:他是按照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的。短的时间过去了,长的时间也过去了。所以我的心情就越来越——

生:着急。

师:越来越——

生:悲伤。

【赏析】一堂语文课就像一艘行驶在汪洋大海上的航船,教师的提问就如这艘航船的方向盘,决定着课堂生成的走向。薛法根老师善于在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或某个节点,通过设计引领性提问,掌握学情,依据学情,因势利导,顺藤摸瓜。上述《和时间赛跑》教学片段,薛老师通过引领性问题批文入情,由内而外,抽丝剥茧。随着问题的次第展开,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引领性问题的解读有力地促使学生从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状态中超脱出来,从而准确而透彻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片段二】设计过渡性提问,增加方法值

师:现在我们来看,他怎么写时间的?八千多日子是如何匆匆而过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有没有发现?

生:(略)

师:请你圈出来(一滴水)。八千多日就像一滴水,滴答一下,24年过去了;滴答一下,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下,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下,你的一生就没了。于是你的头上就要冒汗了,你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为什么呢?

生:可怕!

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我就要回去了。

师:是啊,滴答了几下就永远地回去了。

生:“头涔涔”看出他开始急了;“泪潸潸”看出他感到非常遗憾,所以才哭了。

师:体会得很真切!转瞬即逝的时间让他害怕。你们怕死吗?

生:不怕。(众笑)

师:真勇敢!(众笑)

生: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

师:说得真好!无奈啊,它要滴了,你说不要滴了,行不行?(生齐答:不行。)还是滴掉了,滴在时间的流水里了,八千多日成了一滴水。看不见的时间成了一滴看得见的水。谁来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内心那种复杂的情感,无奈、焦急,甚至有点害怕、恐惧。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因为你体会得真切!八千多日子如一滴水,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不知不觉,匆匆而过,那如果是一个日子呢?

【赏析】一堂阅读课,有生字、词语、段落、篇章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往往不止一项,在完成了某一教学内容后,必然要转向另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这时需要设计过渡性提问,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下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很显然,上述《匆匆》教学片段中首尾各蕴含一个过渡性主问题,在过渡性主问题与辅助性副问题的牵引下,学生主动破解作者是如何表现“八千多日子”的匆匆?又是如何表现“一个日子”的匆匆的?薛老师寓教学于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中,通过智慧而幽默的演绎,让学生深刻而形象地理解了“一滴水”的美妙与传神。随着“四个滴答”的悠悠抛出,学生对时间匆匆的感知也越发真切,理解也更为透彻。

【片段三】设计溯源性提问,增加知能值

师: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之一。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写了这样一个环境,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里写的环境是乡间公路。哪个词最能概括你对这个环境的感受?

生:凄凉!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这个凄凉的环境呢?

生:(略)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些景物,写这样一个环境?

生:为了写出乔伊同样凄凉的心理。

生:暗示乔伊的生活很艰难。

师:为什么不选择早晨,阳光明媚的天气,平坦的公路,奔驰牌汽车?

生:(略)

师:这叫环境衬托,凄凉的环境衬托凄凉心境。好好读一读这段环境描写!

(生自由朗读)

师:小说的第二个环境在餐馆,只写了一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

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环境?“餐馆里面十分精美,灯火辉煌。”不是更美吗?

(生略)

师:破旧的餐馆,热情的主人,依然温暖!说得好!

生:这里的环境描写和开头的乡间公路描写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衬托出他们生活的艰难、心里的凄凉。但是他们对别人的态度却总是那么热情,充满爱心。(掌声)

师:那么,小说的第三个环境在哪里?

生:餐馆的里屋。

师:里屋是乔伊夫妇休息的地方。小说的结尾却省略了这样一个环境描写,如果我们要补写一段环境描写,你认为应该怎么写?

(生略)

师:现在,请你写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以“清晨,乔伊醒来……”开头,要用上这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赏析】课堂生成的内容有是非之别,价值有大小之分,需要教者慧眼识珠,沙里淘金,挖掘出能“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在需要帮助学生揭示现象的本质,促使其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时,语文老师须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教学智慧,使学生在同样的条件下学得更多更好。薛法根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设置溯源性问题,引导学生刨根问底,深入挖掘文本的內蕴,掌握作者的意图。上述《爱之链》教学片段,薛老师在溯源性主问题的带动下,不断追问,直至水落石出。同时通过课堂练笔加以引申、拓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正迁移。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发现力、表达力和思维力。

【片段四】设计挑战性提问,增加意义值

师:假如你要以《金字塔之谜》为题目,该选择哪些材料?如何归类?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科幻性的说明文。

师:这篇文章写得好吗?有没有瑕疵,您能挑出点毛病来吗?

生:文中说“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随着考古发现,已经知道的金字塔有110余座,所以应改成“100多座”。

生:文中说“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前文中已经用过了“然后”,这里再用就重复了。且这里表明是最后一道工序,应改成“最后”。

师:我们所读的课文,并非白玉无瑕,仔细推敲,其实还有很多值得商榷和修改的地方。记住:读书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

【赏析】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让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以至“欲罢不能,跃跃欲试”,进而引导学生发展智慧。上述《埃及的金字塔》教学片段中,薛老师在引导学生领会“依据写作意图取舍材料”的选材方法时,不让学生做井底之蛙,而是深度挖掘文本,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带领学生作俯瞰式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向困难挑战,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与能力。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智慧的灵感闪现,他们“跳一跳,摘到了桃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薛法根老师是一位教育教学的智者,他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或引人入胜,或承前启后,或穷根究底,或滚石上山,“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学生在对文本的沉潜品味中得意、得言、得法、得能,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青少年宫)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一滴水赏析文本
请珍惜每一滴水
珍惜呵护生命中的每一滴水
一滴水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