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设问技巧
2017-05-15裴鸿霞刘海珍
裴鸿霞 刘海珍
课堂设问,又称提问或设疑,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一门高级艺术,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设问,教师还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交流情感,传递学习信息。思想品德课上,一个匠心独具的设问会十分真切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体验,我认为课堂设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设问应该具有新颖性
所谓“新颖”,就是在教学内容既定的情况下,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把学生的兴奋点迅速地吸引到问题中去,即“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什么环节上的设问,都要争取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实施科教兴国”一课时,正值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我就设计一些卫星发射知识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跟随“天宫二号”总设计师的脚步,一起走进“天宫二号”,了解科技的现状和重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的思维在问题的牵引下渐入佳境乃至高潮,从而大大地调节了本堂课的学习气氛。
二、设问应该具有阶梯性
教师在讲解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时,设计的问题就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突围”重点,“围歼”难点。比如在专题热点复习中,我选择“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元素无处不在”这一题材来讲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知识点,但在问题设计时,我选择了三个渐进式问题:(1)什么是“拔火罐”?(2)“拔火罐”有什么好处?(3)“拔火罐”火在里约奥运会,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引导和启发学生形成渐进性的认识,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又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智能素质的提升。
三、设问应该具有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相对于封闭性而言,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所谓标准答案,有助于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即思想品德课是开放性的课程,因此课堂提问自然也应是开放性的。课堂提问设计的开放性,是影响学生思考与表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雾霾问题做专题复习时,采用“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 等热点话题,为学生设计了“谈谈你的认识”之类的开放性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从“戰略、国策、责任” 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设问具有整体性
设问的整体性就是教师在设计每一个问题时,都要考虑到问题对知识点或知识面的理解有所帮助。因此,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不仅明确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该预先知道学生该如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信口开河、随意发挥,那么必将使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脱离课堂,造成停滞或打乱教学过程的后果。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具有整体性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笔者认为,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如何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教师的设问要充分把握契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从而拓宽和深化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设问才是有效的设问,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