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5-15李之光
李之光
摘要:我国的农业金融市场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话题,虽然我国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就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而言,仍与形成一个良好氛围的金融市场有一定距离。文章通过对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资金流失情况严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然需要进行完善等现象;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投资,农民缺乏动力和积极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仍待开拓创新领域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市场体系
一、我國农村金融市场在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
为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设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目前金融机构和农村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缺乏制约,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制度,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混乱状态;另一方面,在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缺乏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及农村地区对金融的控制理念和风险认知水平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间对农村地区给予可用的金融支持无法形成,同时农村地区的不良贷款的数额丝毫没有下降趋势,金融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安全保障。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是由外部监管,但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效率不高和不健全的内控机构产生了较大风险,从许多农村地区出现的私人借贷和地下金融等问题,可看出这种外部监管虽颇有效果,但始终无法标本兼治。因我国整体金融体系发展不够完善,所以还未能很好的建立有序的组织体系、优良的金融体系以及高效的监管体系。
(二)农村信贷投资缺乏积极性,无法有效匹配供求关系
随着不断加快的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的金融市场与以前相较之相对的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着资金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户为便于拓展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就需要大部分资金来购买相关设备及农资。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并未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而增加相应的贷款支持,也没有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银行在此时为了保全自身的发展降低成本不仅没有增加在农村的营业网点,同时还将不少的营业网点取消,让农民在农业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过程中没有体会到金融机构给予的帮助,使很多农民用私人借贷等方式来筹措资金进行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非正规的借贷渠道几乎是大多数有资金需求的农民仅有的来源。
另一方面,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非常高,这让有资金需求的农民可能面临无法偿还的结果,从而对金融投资失去信心,避而远之。据银监局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6%,而同期涉农贷款不良率为2.4%,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高达5.4%。过高的不良率给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产品拓展能力。然而农户的经济收入趋势应与农村金融的发展相辅相成,但从目前农村金融与农户间供需不平衡即可发现,人均收入不足会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阻碍。“据统计1997年到2002年由农村信用社净流出的资金达21949亿元,2003年到2008年五年间每年农村净流出城市的资金高达2300亿元。”
长期以来,工业化的生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资金因大势所趋,将大量的资金流入农业以外的领域,所以其资金没有农业领域内流通导致内部资金大量的匮乏。因资金匮乏导致农业投资不足,形成了农业的发展缺少推动力,导致农户的经济收入低,而且相对城市居民的经济,两者间产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资金不平衡的问题越发明显。资金严重流失的情况,导致农户与农村经济间不断恶性循环而引发经济无法平衡的问题,不仅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也将让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步伐走的异常缓慢。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减弱
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银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多缺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乏善可陈,仅限于固有的信贷和理财上,没有与农业相关的其他服务,例如适合农业的信托、保险或租赁等,又或具有其相关的服务但服务的质量、水平较低,对客户不能实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借贷的手续繁杂琐碎,且在贷款方面的咨询指导服务提供等资源的很少,使得正规的金融机构无法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农户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很难给予满足。
这种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到客户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对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有所阻碍。
二、农村金融市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
以整个农村金融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而言,若想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得不需要建立全农村诚信体系,例如对农民诚信的意识进行良好的引导,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个地区的信用金融机构在决策的规划和制定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这个地区的投资分量和贷款发放的宽限程度。反之,若该地区信用度低,则对该地区的金融投资中,会有刻意的降低其力度,继而依旧重复资金供求不平衡等问题,不论怎样,农村诚信体系若没有一个完备的建立,该地区的健康发展必定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建议我们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开展以信用程度高低采取赏罚分明措施的评比活动。除了对信用程度良好的用户给予奖励之外,对于信用程度较低用户采取收回银行的贷款并且不再发放等强制性的举措。在一定的制约以及赏罚明确中,逐渐引导民众对诚信体系和相应的制度端正严肃的态度。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受现有的薄弱基础条件和农业投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之下,笔者建议从国家宏观的支持和微观的资源利用两方面来稳定金融市场的平衡。
一方面支持农村信用贷款,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实施布局和营业点的设置等,建议国家从宏观上对政策、税收及其他税收给予充分的政治支持,对在农村的金融机构进行潜移默化的鼓励和引导。可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积极的鼓舞发展民间银行及建设农村的合作制银行。
另一方面,对于民间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化,可踊跃的颁布相关制度及法规。在微观的层面上,可吸取许多的国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中获得的珍贵看法和主张。可对股份制的采用,对行政上的管理体系,对完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上的方式,对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中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对内外的控制和监督进行相互的配合。
对于城市金融中的大客户而言,农村的低收入群体占大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金融机构在城市提供服务的收益要高出很多。继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其撤出投资,压缩服务质量或减少相关服务。对这样的状况,建议国家对利率政策的放宽,准许农村金融机构在合乎情理的情况下,根据服务的成本制定出利率,使得农民和金融机构间各自的利益获得平衡。再围绕此前提出的“三农”理念而言,因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农村地区也因此数不胜数,所以不同区域的农村地区在商业经济中也会出现差异。比如农户可分为经济型、温饱型和生存困难型。他们因不同的层次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需求,例如生存艰难类型的农户就会出现资金上极度的匮乏,对借贷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但因为他们没有物资作为贷款抵押,只能依靠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及补贴。而借贷需求量最高的是生活经济型农户,一般从事专业化的生产,但同样的缺乏物资抵押,所以能获得金融贷款的人占极少数。因此,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因地制宜,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农户们的需求,然而金融机构选择多种路径创造多种不同金融产品则不失为一种选择。
无论如何,只有逐渐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完备,让农村信贷的资金供求和农村经济有良好正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其平衡稳定和推动。
(三)分散金融投资风险,完善投资保障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造成一定阻碍,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抗击能力弱,且没有强硬的实力,所以有很多对农业投资风险大而不愿为其农户或农民企业提供大额度贷款。信用担保制进行完善在此时的作用尤为重要。当然,诚信的金融发展氛围也是发展良好的农村金融不可或缺的因素,需要借贷两方共同制约守信。同时建议通过政府的支持为其作信用担保,也可与融资实力薄弱的主体切实分担风险,并相互的联保,彼此制约。这样或可吸引到其他企业或担保公司来为其共同分担分散风险,从而最终将推动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
(四)推动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根据农村实际的情况做好规划,可对农业、农业发展、农业政策、等多类银行及农业保险公司等方向进行发展,对农业金融的份额比例进行加大。 由此不难想到,在前文中所提到关于农村信用社等单一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低效率这一问题,因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社呈现出独占鳌头的局面,但这对于金融体系的形成并无益处。笔者建议政府对民间金融、小额信贷等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或机构给予支持鼓励。在积极的开展农业活动,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进行贷款中创造效果与利益。
三、结语
随着社會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对城镇化的建设正处于迅速推动并持续进步的状态,使得农村经济市场向时代的前沿迅速靠拢。尽管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以及也一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拥有重要位置,但出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仍旧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在发展过程中。为此,现有销售路径、人力资源以及网络科技的优势皆是需要各大金融机构、银行所充分利用起来。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因各地区不同产生差异偏大,应该根据各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相应政策及实施。在金融组织有效的推动下,农村地区最终能够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金融市场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宝霞.百色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6(33).
[2]徐冉.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问题与优化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07).
[3]李国英.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刊,2015(11).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