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好脱贫路走出太行山

2017-05-15

民生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白求恩白银大道

黄土岭白银坨作为白洋淀上游的水源保护地和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太行山景区,抢抓机遇,迅速启动了景区联通雄安新区的交通动脉“白求恩大道”的建设。

4月的太行山区群山翠绿,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易县、涞源交界处,顺平县神南镇龙潭村通往涞源县黄土岭的山间砂石路上,机器轰鸣,车来人往,一段红色之路——“白求恩大道”的最后一段正在施工。

“眼下15.3公里的路基已经修完了13公里,基本完工,很快开始打水泥路面,到9月底保证通车。”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韩新友说。

今年4月初,伴随国家战略——河北雄安新区出台,黄土岭白银坨作为白洋淀上游的水源保护地和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太行山景区,立即抢抓机遇,迅速启动了景区联通雄安新区的交通动脉“白求恩大道”的建设。

企盼的“白求恩大道”

“这条道路是‘白求恩大道的龙头工程,是带动这片老区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道路与荣乌高速和涞曲高速连接,开通后,这里到雄安新区的距离只有70多公里,是雄安新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黄土岭白银坨景区董事长刘芬芝女士说。

刘芬芝是顺平县人,今年54岁的她20多年前从事业单位下海,和家人一起经营旅馆饭店和草编工艺品,2006年,她取得了白银坨景区的经营权,从此高擎白求恩旗帜,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在各级政府和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实施“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带动脱贫”策略,带动景区所在地村民脱贫致富。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太行山一带工作战斗,他经过的重要线路被当地人民称之为“白求恩大道”。

“白求恩大道”从涞源县黄土岭村至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沿途经过7个贫困县,总长150多公里,涉及30多万贫困人口,已经被纳入《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白求恩大道”大部分路段已经通车,只剩下山势最险峻、施工最困难的黄土岭至白银坨15.3公里的一段。

这一段涉及顺平、易县、涞源三县,是抗战时期冀中区的后方基地,医院、服装厂、兵工厂等都曾在这一带。这里也是当年白求恩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几乎每个村都留下了白求恩的足迹,有多个生命垂危的乡亲在白求恩手里起死回生。有一个男孩被白求恩救活之后,认他做“干爹”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但是,为了掩护白求恩,乡亲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李家台村就有村民为掩护白求恩惨遭日寇杀害。

为此,黄土岭白银坨景区以当地抗日根据地遗址为依托,将白求恩生前事迹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将抗日战争红色历史与当地青山绿水、冰川遗迹、古海洋藻类化石等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建设集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美丽乡村、精准脱贫、军民融合、山水游乐、消夏避暑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旅游目的地,打造“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胜地。

“修路,这条道路必须修”

当年,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牺牲的老区人民如今被交通不便捆住了手脚,不能致富。

一直以弘扬白求恩精神为己任的刘芬芝始终不忘老区人民的致富。她多次到这里考察,发现由于地处偏僻,山高路险,交通困难,多年来,这里的农民只能靠种植玉米、土豆和杂粮维持生活。大多数人家的柿子没人采摘,几乎全部烂在树上;收获的栗子用来养了羊;有的村50多头奶牛产的奶销售不出去,只能喂猪;村里成材的树木外销,要提前两年砍倒,风干后分割成小段,用骡子驮着出山。2016年夏天,大平地村有个50多岁的人突发疾病,8个壮小伙子用门板抬着翻山越岭四五公里才找到一条通车的道路。

“修路,这条道路必须修,不然我们将愧对白求恩的在天之灵,也对不起这里的乡亲们。”刘芬芝下定决心,早在去年,她就找交通部门沟通,并拿出了施工方案,开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修建这条道路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愿望,是千年的期盼。”大平地村书记王双喜说。

“早点修路吧,你看没有班车,我上趟甘河净一个来回就走了多半天,去时搭了个顺风车,回来找不到车就走走停停,走到啥时算啥时。”李家臺村患有糖尿病的李大娘到乡政府所在地甘河净开了两小瓶药,来回路上一共走了五六个小时。

“这条线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沿线村庄十分贫困。建设‘白求恩大道,建设红色旅游扶贫示范区对于弘扬白求恩精神,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带动沿线地区脱贫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刘芬芝说。

为了修建这条道路,她不等不靠,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投入建设。据介绍,修建这条大道不仅是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更主要的是带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刘芬芝帮助道路两侧三个县的258户、658人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体做法是以20年租期流转贫困户的土地1000多亩,每亩每年1000~1200元租金,每三年支付一次。以100~200元每年一间的价格租赁民房2000多间,改造成太行山区休闲民居。不但可以吸引京津冀地区尤其是雄安新区的居民前来休闲旅游,同时,可以安排贫困农民就业,为他们带来可观的收益,实现稳定脱贫。

“过去农民就是种玉米、土豆,一年累死累活一亩地收入四五百元,现在不用种地就收入1000多元。”涞源县玉皇庵村主任闫勤说。

“‘白求恩大道是一条带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道路,也是促进革命老区与国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道路修通后,我们将安排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土特产品商店,还可以让农民到景区打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收入。今年10月,我们将在这里举办首届‘中国—加拿大枫叶文化节。”刘芬芝说。

猜你喜欢

白求恩白银大道
纪念白求恩
幸福大道宽又阔
大道同行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美乃大道
宇宙中发现黄金白银“制造厂”
白求恩在中国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