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关肃霜
2017-05-15
看过舞台艺术影片《铁弓缘》的观众,无不为关肃霜醇厚的嗓音,精湛的武功和杰出的表演才能而叹服。
《铁弓缘》是关肃霜的“启蒙戏”。三十多年前,她从上海流浪到湖南长沙,上演了一出唱念做打都十分吃重的《大英杰烈》,也就是《铁弓缘》,使观众大为惊叹。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关肃霜又以电影《铁弓缘》誉满全国。从《大英杰烈》到《铁弓缘》,关肃霜经历了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在艺术上也从“启蒙”走向更高更成熟的境界。
关肃霜,满族。湖北省荆州人。在旧社会,她父亲在汉口一个京剧班里打鼓。年幼的关肃霜,历尽颠沛流离之苦。她十五岁开始学艺,拜戴绮霞、王韵武为师。由于她勤学苦练,一年后就开始挂牌演出了。她跟着师父辗转于汉口、上海和长沙之间,以《大英杰烈》这出戏开始闻名剧坛。然而,关肃霜艺术上的成熟,还是解放以后的事情。特别是1959年,关肃霜随云南省京剧院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演出。她主演的《穆柯寨》、《战洪州》、《杨门女将》、《白蛇传》、《扈家庄》以及现代戏《多沙阿波》,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她在艺术上的全面才能。老一辈的文艺家田汉、夏衍、梅兰芳、欧阳予倩等,专门为她开了座谈会。梅兰芳高兴得赞不绝口。三年以后,也就是1962年,关肃霜带着《战洪州》、《谢瑶环》等剧目再度进京演出。她以一专多能、艺兼文武的表演才能,演出了各种行当的剧目,被观众誉为“能文能武”、“能演男能演女”,“昆乱不挡”的全才。
关肃霜之所以成为唱念做打样样精通的“多面手”,除了她的天赋条件好,比如扮相俊美,又有一副好嗓子以外,主要是她勤奋好学,刻苦磨练,而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她传统底子厚,又善于博采众长,广泛吸取前辈艺术家的成绩,留心观察学习兄弟剧种的长处,结合本人条件加以改革和发展。她不仅擅长刀马旦、武旦和文武并重的戏,还敢于对老生、小生、武生、老旦、花脸等其他行当进行艺术实践,这位她的一专多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蛇传》是她经常演出的剧目之一,也是她展现能文能武的全面功夫的一出戏。1961年郭沫若在云南昆明看了她主演的《白门楼》和《白蛇传》之后,对她的表演十分赞赏,亲笔为她题了一首诗,其中写道:“梅花谢后又逢君,声艺果然可胜群;舞姿轩昂回落照,歌喉嘹亮遏行云;身披铁锁温侯话,水漫金山白氏真。”赞扬她在舞台上活现了吕布和白娘子的形象。关肃霜不仅在《盗仙草》、《金山寺》里可以大显身手,而且在《断桥》这场戏里也可以展示演唱的功力。
《断桥》里白素贞对许仙的一段唱,表达了白素贞对许仙温柔、忠贞不渝的爱情,又唱出了她对许仙上了法海贼船的怨恨。这段唱的第一句“青儿慢举龙泉宝剑”里的“青儿慢举”四个字,关肃霜用念来处理,然后才进入[小导板]。这样比开始就用唱更能表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青儿要杀许仙,白素贞拼死相护的心情。紧接着“龙泉宝剑”三个字,她用顿挫的音型唱出,显得铿锵有力。“剑”字上用了一个激昂的大腔,从“2”到“5”,然后再以几个下滑的小腔结束這个乐句。下面的[西皮散板],唱词是“妻把真情对你言,你妻不是凡间女,妻本峨嵋一蛇仙”。这三句唱词,她都没用什么大腔,只是在“妻本峨嵋一蛇仙”的“蛇仙”以后加一锣,然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由音乐徐徐引出“一蛇仙”这三个字,表现了白素贞对爱情的坚贞信念,向许仙吐露了真情。接着就进入叙事性的[西皮原板],把事情的原委告诉许仙。直到“我为你仙山盗草受尽了颠连”之后转入[慢流水]:“纵然是异类我待你情非浅,腹内还有你许门香烟。你不该病好把良心变”。从此情绪转为激昂,节奏加快,以表现白素贞越说越激动的心情。往下唱“你不该上了法海无底船,妻盼你回家你不见,哪一夜不等你到五更天。可怜我枕上泪珠都湿遍,可怜我鸳鸯梦醒只把愁添。寻你来到金山寺院,只为夫妻再团圆。若不是青儿她拼死战,我腹内的姣儿也难保全”。从“莫怪青儿她变了脸”的“脸”字上节奏渐慢,唱腔起伏跌宕,低回婉转,表现了白娘子极力控制自己的悲愤埋怨的心情,然后无伴奏唱出“谁的是谁的非你问问心间”。最后,乐队加进来吧整个唱段的情绪推到高潮。
《战洪州》是关肃霜的拿手好戏之一。关肃霜扮演的穆桂英也是相当成功的。除了她的靠旗出手等武把“绝活”令人惊服以外,她还表现了穆桂英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而又执法如山的巾帼英雄气概。在“产子”一场戏里有一段[二黄原板],也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唱词是:
旌旗飘飘龙蛇影,
剑戟森森日月明。
日前交锋齐会阵,
归来卸甲麟儿生。
临褥七日身康健,
母子平安众将欢欣。
我这里出帐去观察动静,
胡笳渐渐不传声。
这段唱,除了运用传统的京剧旦角腔外,还糅进了汉调的成份。因为穆桂英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一个统领大军的元帅。在旦角腔里糅进汉调成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穆桂英这样一个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关肃霜在《铁弓缘》里扮演陈秀英,先演闺门旦,后演花旦,再演青衣;先反串小生,最后扮演武生。全剧有文有武,生旦俱全,前后变换了五个行当。关肃霜唱做念打,门门皆精,特别是独创的“厚底扎靠打出手”,确属武戏中的高难动作,而关肃霜却能运用自如,功夫到家。
在这出戏里,她还从剧情出发,以独创的唱工来塑造人物。她的唱,吐字清楚,声音圆亮,节奏鲜明,悦耳动听。她善于用高中低音相结合的唱法,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她反串小生,用真假声结合唱的那段[娃娃调],很能发挥她唱工的特点。陈秀英劈死石伦以后,改扮男装投奔王富刚时,在途中的这段唱腔,虽然是小生常用的[娃娃调],但是陈秀英毕竟是个女子,如果完全用小生腔就不合适。关肃霜把旦角、小生、老生腔化在一起,既象小生,又有女性的特点,唱得慷慨激昂,婉转动听。
关肃霜不仅擅长传统戏,而且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演出现代戏。她在运用京剧艺术技巧,反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塑造少数民族妇女形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京剧进一步演好现代戏提了由益的经验。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的时候,关肃霜主演的《黛诺》,很为轰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出戏里,她以细腻的表演,新颖别致的唱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挣断锁链,追求新生活的景颇姑娘黛诺的形象。黛诺既不是青春年少的闺房小姐,也不是穆桂英式的巾帼英雄,而是一个挣断千年锁链的翻身农奴,是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成长的景颇族第一代共产党员。
为演好这个新时代的新型人物,关肃霜多次深入到景颇山地区体验生活,和那里的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劳动,一起生活,这就使她的艺术创造有了深厚的生活根基。在唱腔设计上,她首先根据剧情,剖析人物的思想感情,除了运用传统的妩媚活泼的花旦腔和稳重端庄的青衣腔以外,还吸收了小生、老生的腔调。全剧很多地方还吸收了地方剧种以及景颇民歌的曲调,借鉴了民族山歌的发生声,使唱腔既有京剧的韵味,又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归来乡音更动人”是全剧精彩的唱段之一。基调是采用京剧的传统唱腔[南梆子],吸收融化了景颇民族歌“麻占”的音调。听起来既委婉而又不流于缠绵,既柔曼而又不是纤弱;清新舒放,明快畅达,浓郁的京剧韵味和鲜明的景颇族民歌色彩水乳交融。真是一曲景颇姑娘的乡音!
山风吹来一阵阵,
一阵山风千根藤。
根根藤子齐摆动,
归来乡音更动人。
山下学习一月正,
眼也亮来心也明。
黛诺得救心欢庆,
只是难舍我与高山千缕情。
红旗跃上高山岭,
思乡情意添几分。
只望家乡遭改变,
遍地山歌遍地青。
接信回家心振奋,
家乡啊!你可知我对这山山岭岭一片心。
关肃霜对这段唱得处理,新颖别致,亲切自然。由于唱词是七字句的新诗,和传统[南梆子]的十字句格式不同,完全套用传统是不行的。这段唱是根据人物和情绪的需要,开始以民族乐器“桑比”奏出山歌似的音调,把人物引入到对景颇山一草一木的无限深情之中,然后散起自然地上板。在“只是難舍我与高山千缕情”一句上,使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花腔,使全剧特性音调和景颇民族歌“麻占”变换节奏反复出现。开始时延续两板的长音,恰似一股倾泻的清泉;接着是景颇族舞曲似的音调往复回环,那透明的音色,跳荡的节奏,好似波光闪闪,水声淙淙;接着力度突然增强,一泻无余,表达了黛诺对家乡的深厚情意。这段唱得最后一句“家乡啊,你可知我对这山山岭岭一片心”,吸收了昆曲的旋律,以渐缓渐弱结束,这时伴奏又在腔尾延续了几个富有民族色彩的散音,不仅把黛诺引入到更深的恋念家乡的意境之中,并且给观众留下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深刻印象。
正当关肃霜在京剧改革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的时候,“四人帮”在文艺战线上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摧残破坏京剧改革。关肃霜失去了十年宝贵的时间。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又焕发艺术青春。年过五十的关肃霜,继影片《铁弓缘》之后,又在短短的时间里排演了现代戏《佤山雾》,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
关肃霜在《佤山雾》里,创造了一个佤族基层干部、女民兵连长叶娘的形象。“毛主席来到阿佤竹楼”这段[反二黄]十全剧重点唱段之一。叶娘对她姐姐那哈拉得不幸遭遇深为同情,对林彪一伙搞得所谓“政治边防”感到困惑、愤慨,对阿佤山出现的反常现象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这段唱,除了运用一些婉转柔韧、凄楚幽怨的程派唱腔外,还吸收了佤族的音乐素材,并且在“为什么佤山深锁漫天雾,为什么好人偏偏做囚徒。为什么山河依旧人心去,为什么歌舞之乡静幽幽”四句唱里采用了越剧、京韵大鼓的曲调和评弹的说唱形式。唱腔近于口语,通俗易懂,突破了传统的[反二黄]唱腔的格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叶娘茫然不解的矛盾心情。在“毛主席来到阿佤竹楼”一句里,曲调转入明快的节奏,加进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欢庆节日时常用的乐器--铓锣和象脚鼓,表达了叶娘渴望党的民族政策重新在阿佤山落实,向往再一次见到乡亲的兴高采烈、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心情。
关肃霜不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多面手”,而且是一位勤奋刻苦、不知疲倦的艺术家。她虽年过半百,但还是经常活跃在舞台上,并且不断有所创新,这种高度的革命热情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真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