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有的绚烂归于心灵的质朴

2017-05-15李梓

青年与社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壮美建华老屋

李梓

昆明,是一个带点中庸的,温情的城市。这里擅长诞生一种流派,贯穿这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平淡但不平庸,喜欢但不狂热,怡然自得,不腻不癫,不隐不扬,因此也甚无名。

曾几时,诞生于这座城市的诗人于坚坚持诗歌要有它的“场”,偶尔组织两场读诗会,在昆明就显得有些“癫”了,后来他去上海组织了两场,获得压倒性的赞誉。

前几日,画家罗建华老师在文林街举办画展,请三两个好友在开幕式上发言,这些朋友争着夸他的“孝道”、“朴实”、“热爱艺术”、“坚持创作”,他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悄悄地往角落上缩,希望大家只注意他的画,不要注意到下蛋的老母鸡是什么样。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昆明流派。

我不由自主在罗老师的画展上,联想到这些,主要是因为,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相信艺术是不能作伪的,艺术作品反映着艺术家的心灵世界。

朴素地用笔,不刻意去创造一些多余的色彩,这是罗建华的画作特征之一。画家的心灵世界也是这样的。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变迁,留下了珍贵的记忆和美学的筛选,剩下的都是那些质朴切中的画面。在他的画里没有留下伤痕,没有伤感,没有失去,只有一再获得留存的美的升华。

“云南的山川是多么的雄健壮丽,它值得一而再地仔细品味。”罗建华说。他画过许多的题材,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和墨西哥民间舞蹈;有欧洲街头速写和独龙山最后的纹面人;有梅里雪山和苏格兰老屋;有万溪冲梨花和塞纳河铁船;有大理洱海和威尼斯水巷;有富民小水井苗寨和伦敦圣保罗教堂;还有罗建华19岁时推过的矿车和儿时家后面的老蒸汽火车。

但他在最近这十年,最重要的题材还是“裸山”系列。

什么是裸山?如果你生活在高原,这是不需要解释的。如果你去到高原,第一眼看到高原的山时,你必然忽略它上面长的树,开的花,奔跑的牛羊和公路。你只注意到它的肌肤纹理上纵横的沟壑,就像大地的胸膛被直接袒露出来。

裸山上的一切生態看上去是那么富有美感,裸山之外映衬着白云蓝天,裸山的顶端覆盖着皑皑白雪,裸山的山腰万年长青,裸山的山脚,从春天到秋天变幻着野花的颜色。它肯定吸引了画家一年四季的目光和驻守。

但裸山那袒露的胸膛,同时提醒着,这里的生态严酷而且脆弱,所有的美好只要遭到破坏便不可再得。有时候,我们从那里经过,看到山就裸在那里,那些砍伐树木后留下的成片木桩,那些开山采石留下的岩面碎石,那些越线耕种放牧留下的水土流失,就像大地的血流出来。我们的心也会变得沉重,像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

罗建华的这次展览,取名“传承与守望”,“裸山”系列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前几年,他拜访了中国所有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山峰,并留下了它们壮美的画像。他那虔诚而真实的艺术信仰,与这高山深壑、苍穹星辰融为一体,并带着些许的期望,期望世人能更多注意到画家心中想传承,想守望的那些东西。

那些来自画家生活中遇到过的美的映象,转化为心灵暂时的愉悦表达,万溪冲的梨花,滇池郊外曾经的山水田园,云南、西藏、欧洲……旅途中那些为之倾倒,愿意为之停驻的美好,日日陪伴的山川、树木、河流、天空、老屋、白云、泥土……生活的真实,自然的存在,以及画家发现美的眼睛。

画家笔下的世界多样又厚重,带着淡淡的发现的喜悦,带着一时的思考与敬畏,又或是滂湃激昂,但最终归于朴素壮美,这样的风景,如同他本人的心灵一样,会感染给那些看他画作的人们。

猜你喜欢

壮美建华老屋
壮美广西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老屋
壮美的城市景观
壮美篇章
变变变
阿呜想做猫
壮美的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