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发展视角解读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2017-05-15李彬彬
李彬彬
摘 要关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的讨论较为广泛,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其依据的研究相对缺乏。综述前人研究,从儿童发展视角归纳和解读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发现相比分科教育,小学全科教育更为符合“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有助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及社会性发展,为未来小学全科教育的实施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儿童发展 小学全科教师 必要性 心理学解读
近十年来,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在我国逐渐升温,为解决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2014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根据小学阶段教育的现实需要,着重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首次从国家层面上阐明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方向。该领域的研究亦渐成热点,其中关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的讨论较为广泛,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紧缺、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改革、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综合培养模式等广受关注,但从“教育的原点是人”的角度出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仅少量研究零星提及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符合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1~11]。本文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从儿童发展的视角出发,用心理学理论论证小学全科教育实施的原因,亦为小学全科教师培育的必要性提供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一、全科教育符合“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1.教育需从“知情分离”走向“全人发展”
情感对智力发展、有效学习及精神健康有重要影响。皮亚杰认为,情感是智力发展的前提,“缺乏情感,便难以产生兴趣、需要与动机,也就提不出来问题或课题,智力因此也就不存在了”,“情感与学习不可分割,如果情感缺失,就不会有长期学习和有效推理”。弗洛伊德亦指出,积极情绪才能促进最佳的认知发展,有效学习与人的情绪是一种健康的结合关系[12]。但现实是,人们都认为成功生活的基本前提是认知和社会技能,因此教育中常常忽视情绪情感的重要性,而这种缺乏情感的教育扼殺了大多数人的基本人性。所以,教育界的领袖们呼吁要有感情地学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教育学家批判传统教育阻碍了学生情感与个性的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是严重的“知情分离”的教育,从而提出“学生中心”教学观,大力提倡“情感教育”及“全人教育”,注重人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智力、情感及感觉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需要、思想、情感等因素,还必须促成它们之间的结合。
2.全科教育为“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实践的土壤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自古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道理,但此常理却总在教育实践中被违背。发达国家许多有识之士曾诟病教育被异化,认为教育“远离了人”而陷入了功利主义风气中。我国的教育也曾历经“谈人色变”的年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均不是从儿童出发,促进儿童能力、个性或人格的发展,而是满足社会经济或政治的需要,是失去了“自我”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片面注重知识教育及应试教育,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学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难以推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难以保证[13]。
可喜的是,近年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新课标及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全人发展”理念都得以彰显。如“纲要”提倡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及因材施教;“新课标”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注重促进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及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个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基;“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则提出,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其个别差异、积极认识及回应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需求。
虽然“全人发展”理念已深入教育改革领域,但该理念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因为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须对每位学生充分了解,但这只有在小班额中才能实现。那么,一种可能的选择是:教学班级小班化、包班上课并与全科型教师相配套[8]。从小学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全科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小学的普遍做法,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培育全科型教师已是各国的普遍认知和实践模式,它能促进“由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重心转移,让小学教育为人的毕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发展提供了可能[3]。因此,从教育“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科教育比分科教育更适合小学阶段。
二、全科教育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
1.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发展需要
首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整体性。他们的思维还没有细致分化,对事物大多是整体的、综合的认知,世界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整体,但学校繁杂的学科却给予孩子支离破碎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儿童经验的自然产物,反而割裂和肢解了儿童的世界,妨碍了儿童对真实生活世界的整体认知和形象理解,课程和儿童的实际生活成为彼此隔离的两张皮,学生学习变得机械化、形式化,并产生了学习的惰性和不负责的习气,还极大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3]。
其次,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较大。因此,有研究指出,此阶段的学习应是一种彻底的生命体验,重视感性训练,教学方式也要浪漫化,如开展教学时可以杜威的活动教育模式为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原则[14-15]。
人本教育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有学者指出,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和弹性化,而教授太多科目会造成学生思想僵化,因此建议小学教育可围绕自然、艺术、科学三大内容融合进行,因为来自艺术和审美方面的体验对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力及思考力的发展特别有帮助[14-15]。
2.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发展需要呼唤全科教育
小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形象性及创造性的培养呼唤小学课程的综合化、活动化及艺术性。分科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学科知识学习,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片断的知识填充和机械技巧的训练,并不能满足小学阶段儿童的成长需求。全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捕捉学生潜能,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由广到深”的认知规律特征,围绕某一主题或事物,让各科知识相互跨越与融合,教学组织形式具有主题化、全息化、立体性特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学习知识并增长能力[16]。分科教育和全科教育关于教育目的、学科功能、看待学科的态度、如何看待儿童等各方面的认识都不同,但根本区别是如何看待儿童,全科教育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习主题”的形式,努力实现课程间的融合,从而与儿童熟悉的、真实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认知形成联结,因此,全科教育本质上是学科适应儿童,而分科教育本质上是儿童适应学科[2]。
三、全科教育符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环境基础,小学又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甚至超越父母在小学阶段的作用,而班主任更是小学儿童自我意识与人格养成的重要他人[17]。
1.有助于小学儿童发展的个性化
全科教师与分科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努力发展及运用该差异。学生各有特点,差异巨大,但分科教师把学生看作标准产品进行批量生产,湮没了个人才华,导致了个人生活的悲剧,对社会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损失。全科型教师拥有“全景视角”,包班制下又有更多机会与学生接触,更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克服班级授课制划一性、刻板性、封闭性等弊端,能够全面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全科教师承认并努力去发现学生的差异,从而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她们是能够根据学生兴趣和社会需要,经由建设主题化课程与实施融合课程,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教师[2];长期密切相处使教师的榜样作用更为突出,教师因此更易成为小学生个性塑造的“重要他人”,对学生个性有更全面和持久的影响。
2.有助于小学儿童发展的多元化
对学生评价是否具有多元性和发展性也体现了分科教育和全科教育的差异。分科教育模式塑造了教师学科化的身份图式,其优势是对学科知识全面精深的把握,但教师只把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学科学业评价视为本职工作,从而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关照被弱化、遮蔽甚至遗忘,评价是割裂的、静止的。全科教育模式下,师生长期密切相处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的、动态的评价提供了现实可能。教师凭借全科背景,捕获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而后有意培养并促进孩子的多元发展,这正是全科教师的职责所在。
3.有助于小学生勤奋感及良好自我意識的建立
小学是个体建立勤奋感的关键期,学校对此起着重要作用[18]。教育心理学认为,勤奋感获得的前提是要让孩子在任何情况下对未来学习和生活都能充满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学生得到足够的鼓励、评价、赞许和建议,在课堂活动中拥有成功体验。分科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被忽视,他们长期不能在学校中得到真正的快乐,还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信心甚至丧失竞争性,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不如同龄人,从而不敢尝试新的活动而失去勤奋的动力。全科教育模式采用多元的、动态的评价,可让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保有自己的兴趣与信心,从而在成长路上不断努力与前进,充分发展勤奋感。
小学亦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客观化时期,儿童极易将周围“重要他人”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从而影响其自我评价及自我体验。分科教育模式下,教师过于专注单科成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常有被否定、被轻视、被忽略、被放弃、被责骂、被羞辱、被贬抑、被孤立、被讥笑等经历,它们会成为个体成长的阻力或破坏力,使个体获得破坏性的自我形象。相反,全科教育模式下,因全科背景和全景视角,教师更可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儿童容易有被肯定、被欣赏、被关心、被注意、被重视、被了解、被称赞、被爱护、被支持等经历,它们会成为个体成长的助力,助推儿童获得健康的自我形象。
四、全科教育符合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要
社会性发展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彼此作用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规则、掌握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取社会性需求、态度、价值,习得社会行为,适应社会环境,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历程中形成独特的心理特性,包括社会情感、社会关系、社会认知、社会行为技能等要素。相比分科教育,全科教育更适合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1.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及社会情感
人本主义者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缔造最佳的学习条件——一种自由的心理氛围,使学习者得以塑造自己,而缔造自由的心理氛围的关键是培育诚信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本质并对教育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现今的师生关系已被沉重的学习要求所掩盖,教师成为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服从者[19]。特别是分科教育模式下,教师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人的重要性,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全科教育模式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及社会情感。首先,全景视角使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度更高,更愿意给予学生关心和鼓励;其次,包班制为师生长期密切相处提供了天然条件,有助于学生对教师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增加学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最后,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等为学生间的沟通合作、亲密相处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也有助于积极的同伴关系的建立。
2.有助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技能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可经由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习得行为。全科教育比分科教育更有助于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首先,全科教育课程的整合性与生活化破解了分科教育脱离现实的矛盾,为社会技能的学习提供了天然的训练机会,全科教师有更多机会直接指导儿童学习社会化技能。其次,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及学习榜样。全科教育模式下师生因长期密切相处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而依恋关系在儿童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儿童要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化,首先需要和充满爱心的人建立密切关系,和提供社会支持的成人之间的安全依恋可让孩子习得许多亲社会行为,并敢于承担风险和冒险去探险新环境[12]。最后,积极的同伴关系还能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因为儿童和同伴所形成的依恋或许是最重要、最能获得满意感的一种依恋,与同伴的社会交往,儿童至少能学到三方面的知识:理解团体中其它同伴提出的观点、体味社会规范和团体压力、学会与同性伙伴保持亲密[18]。
五、小学儿童的发展需要小学全科教育及小学全科教师
在小学阶段,全科教育比分科教育更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他们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及社会性发展,更符合现代教育提倡的“全人发展”理念和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从儿童发展视角出发,在小学阶段实施全科教育十分必要,但“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都离不开好教师”[20],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引导者,没有小学全科教师,小学全科教育无从谈起,小学全科教师的先行培养是小学全科教育得以推行的前提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