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心理疾病多 子女关爱很重要

2017-05-15周一海

科学养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吴先生心理疾病焦虑症

周一海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被焦虑症困扰了近30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过去没有认真主动接受治疗,症状越来越严重,生活质量越来越差……”这是今年79岁的吴老先生写给医生信中的开头一段话。

吴先生患焦虑症近30年,症状时轻时重,退休养老后病情日趋严重。他發病时不是感到胃肠不适就是胸闷,要么就是不明原因的头痛。为此,吴先生多年来没少看医生,他先后看过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及中医科,但总是查不出具体原因。吴先生为此还去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看过病,也没发现问题。近10年来,他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不愿出门。

而韦女士出现心理疾病的导火索是存款被偷了。韦女士家离银行较远,她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和儿女给她的零花钱,都直接存在家里。但前不久她的家里被贼光顾,辛辛苦苦存下的1万多元钱全被偷走了。韦女士发现钱被偷后非常难过,她的子女听到消息后,非但不去安慰她,还一个劲指责她为什么不把钱存到银行去。

“个个都骂我傻!”在医院心理门诊,韦女士告诉医生。后来,每天晚上只要听到房外有汽车发动或有人走动的声音,她都会惊醒,开始出现失眠、情绪紧张等状况。

“这是典型的应激障碍。”医生对韦女士进行了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这种情况只是尽量解决她的睡眠问题和心理障碍,最关键的还是要取得家里人的安慰和理解。”在与老人的家人接触后,医生建议他们在老人遇到事情后,不要一味指责,造成二次伤害,而是要学会关心慰问老人,让老人的心理障碍缓解得快一些。

■一成的老年人患心理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算,患抑郁症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的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更是高达50%。抑郁严重时,甚至会有生不如死、自杀轻生的意念和行为。有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对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中国人的自杀率正在逐渐回落,唯独老年人群体的自杀率不降反升,近5年来每年至少有10万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这些死者中高达95%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蒋春雷指出,老年人同样也有精神追求,当其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造成精神和心理打击。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始发于生理功能下降,随后表现为疼痛、食欲不振、失眠、心慌、易疲劳、低落等身心问题,进而产生抑郁症状况。如果没有及时干预,会导致病情逐渐恶化,造成严重抑郁或痴呆等疾病。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主治医师周龙川称,子女在外,老两口或一位老人独居,最容易发生空巢综合征。老年人出现精神健康问题,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人到老年,其生理功能一般都会快速退化,加上环境、社会及文化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老年人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老年人的应激反应下降,情感变得脆弱,尤其是长期重病缠身的老年人,很容易激发抑郁情绪。另外,老年人的大脑某些神经递质会发生改变,内分泌也跟着改变,也容易引起抑郁心态。

周龙川认为,除了生理上的改变,老年人本身的心理特征也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多是焦虑症或抑郁症,或两者混合发作。还有就是老年人的兴趣狭窄,退休后无所事事,容易感到孤单、孤独,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就是兴趣下降。当老年人常常感到无助、无用时,一旦身体有病,就容易产生自责的想法,自杀的念头也随之而来。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森田病区主任张进祥称,人到老年免不了会“整合”人生,如果个人生涯中工作、生活顺利,就会有成就感,晚年也会积极向上一些,能够安享晚年;如果老年人感到整个人生很失败,挫折感强烈,他就很容易悲观,产生抑郁情绪和心理。

■老年人需要精神“按摩”——子女关爱胜过良药。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障碍,周龙川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政府、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要关注。现在提倡居家养老,最好能通过社区对老人进行有效管理,经常联系老人,看老人需要什么帮助。特别是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发现其情绪低落、有自责想死的念头,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社区可经常性开展一些老年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功能。

其次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应做好退休后的生活规划,心理上有所准备,退休后应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对子女在外工作很少回来看望自己,老人要清楚情况并理解子女,要意识到子女已经成熟了,应该为他们高兴才对,不要为子女操心。在所居住的社区,老人可与左邻右舍多交往、多聊天、多娱乐,只要有事情可做,一些不好的想法就会减少。

最重要的是,和谐的家庭、孝顺的子女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子女在老人身边的,应经常看看父母,陪着聊聊天,多关心一下老人需要什么。如果子女离家远,老两口就要相互关心,正所谓少来夫妻老来伴,有时间还可以去子女处住一段时间,增进亲情。

专家指出,在治疗老年精神心理障碍上,如果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就会恢复得很快。老年人自己也要学习了解正确的健康医疗知识,饮食平衡,不要相信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做到心态平和。如果出现头疼脑热等不舒服的状况,去医院检查又没有明确病因时,可考虑去专业的临床心理门诊就医。

■相关链接:克服焦虑情绪试试他的这些方法

前文提到患焦虑症近30年的吴先生,本身也曾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如今经过4个多月的积极配合治疗,他的恢复效果很不错。吴先生特别结合心理医生的指导,自己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健康身心、摆脱焦虑情绪的方法,他建议老年朋友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试一试,相信对于老年人预防精神心理障碍会有一定的帮助。

1.正确认识恐惧感。恐惧感不完全是坏的东西,它有些时候可以让我们避免危险,只要正确认识它,焦虑情绪就会很快消除。

2.每天要多想愉悦的事情,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可以把每天、每星期自己觉得最快乐的事情记录下来,可渐渐增加愉悦的感觉,不再过多沉溺于病痛和不好的事情。

3.工作上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是好的,但不应该把这种过于严谨的作风带到生活中来。要学会放松,生活过得潇洒一些。

4.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想分出个对与不对,错与不错。这样为人处事才能心胸开阔,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5.恐慌、焦虑情绪或心慌、心悸现象的出现,往往有一个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短暂过程,不要过于担心和紧张。应该学会冷静分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精神就能够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6.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正常人,把独自活动当作一种正常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独自活动的质量。

7.每天坚持散步。在散步过程中注意发现美好的事物,学会欣赏它们,放松心情。

8.培养多种兴趣,书法绘画、吹拉弹唱,都可以愉悦身心。

9.多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和家人朋友聚会,多到户外去游玩。

猜你喜欢

吴先生心理疾病焦虑症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微笑受害者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