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养生之道
2017-05-15古滕客
古滕客
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以“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总结自己的学术成就,并将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境界,一生以追求天地境界为己任,终享95岁高寿。冯友兰在才学上的造诣极高,在养生保健方面也很有心得。
“不……着……急”,正是冯友兰长寿的一大秘诀,任何时候他都不慌不忙,即使是生病,面对生死之时。1982年,冯友兰在长子和女儿的陪同下游览新泽西的天然动物园,在返回纽约的路上,车轮坏了,一时找不到地方修车只能向路边的车求救。在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车里没有冷气,太阳直晒,车里热如蒸笼。已经非常疲倦的冯友兰仍像平时一样,安静地坐在车内,没有催促也不焦躁。结果好容易等车子修好后,他却晕倒了。正是这种“不着急”的好脾气,造就了冯友兰的好身体。
冯友兰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早晨,他准时收听广播,然后开始口授。并让笔录者一丝不苟地记下来,当他完成了一段后,让助手念给他听,以便校正自己的思想。一般上午他会连续工作三个小时,除非累到住进医院。中午坚持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下午有一段时间他先听人读报,然后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第二天,重新开始滔滔不绝地口授。他从不熬夜。挨批挨斗,泰然自若,照样吃得香,照样睡得好。吃饭时慢慢细咽,一頓饭要个把小时。他不吸烟不喝酒,除了读书写作,唯一的嗜好就是收藏兵器。
冯友兰不挑食胃口好,没有不良嗜好。女儿冯钟璞后来回忆说:“朋友都惊讶于我家饭食的粗糙。而父亲从来没有挑剔,从没有不悦,总是兴致勃勃地进餐,无论做了什么,好吃不好吃,似乎都滋味无穷。这一方面因为他得天独厚,一直胃口好。他常自嘲,‘还有当饭桶的资格。另一方面,我完全能体会,他是以为能做出饭来已经很不容易,再挑剔好坏,岂不让管饭的人为难。”
冯友兰在做人方面做到了宽容豁达。对曾经批斗过他的人,他能做到体谅,不计前嫌,忘记恩怨。他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后,喜欢背韩文杜诗,朗诵诗词使他保持安宁的意境和怡悦的心情。尽管冯友兰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风霜,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而是抛开以前,放眼未来。他常对人讲:“伤害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那些令你不快的事情。你‘怀念它一次,它就伤害你一次。为什么自己伤害自己呢?”这种宽厚闲适之心对于冯友兰的长寿,无疑帮助最大。
冯友兰笑对生活,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情绪,时时保持着愉快的心态。他常开玩笑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传统养生学认为,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现代医学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心胸豁达的人,则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处于最佳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正常状态。冯友兰做到了这些,长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