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探索校服质量提升新路径
2017-05-15王虹
王虹
近两年,各地校服监管部门在强化校服质量监管、保证校服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试图让校服在优良品质与合理价格、款式创新与文化传承、合体美观与耐穿耐用等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2016年底,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纤检所、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西安市校服创新设计品质提升工程研讨会,主题是“弘扬汉唐服饰文化,推进西安校服创新升级”。以期通过此活动逐步推广体现古城文化的新款校服,提升西安校服整体质量和美观。
质量监管: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西安市校服质量监管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04年,西安纤检所就主动提出与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对校服质量进行监管。“当时被教育局拒绝了,理由也是无可厚非,因为当时西安教育部门不主张学校为学生采购校服。”时任西安纤检所副所长的王淑君回忆说。
考虑到校服在西安的使用量很大和潜在的质量风险,西安市纤检所单独对市内校服开展监督抽查。但这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畅,原因是校服生产季节性强,在没有教育部门配合的情况下,纤检部门很难掌握企业生产和发放校服的日期,也无法进入学校对其进行监督抽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4年初,随着社会各层面对校服质量的重视,西安当地教育部门开始主动与纤检联合,开展校服质量监管工作,而且两个机构很快成立了西安校服管理委员会,并常设办公室。自此,西安校服质量监管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
“虽然在职能上有所侧重,但两家的联系非常紧密。四部委文件的转发等一系列有关校服监管工作,都是以校服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开展,除去大大小小的邮件和电话沟通,双方几乎每周都要碰面一次,交流探讨相关工作。”王淑君说。
在设立校服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西安市纤检所和教育局联合制定了《西安市中小学校服采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校服生产企业准入程序的备案制度、校服采购制度,“双送检”“双备案”制度和校服穿着征询制度,以及校服信息公开、联席会议等制度。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青表示:“《实施方案》规定了校服采购所要参照的办法和程序,各区县教育局对学校的采购程序进行审核,符合基层实际,可操作性强并且效果明显。”
“《实施方案》对校服生产企业实行遴选制度,总体原则是‘宽进严管,即企业自愿报名参加,只要达到一定资质要求,就可以列入备案企业名单,目前已登记备案58家企业。但我们每年会通过监督抽查、核查等方式引导和管理企业,并在原材料送检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双备案制度,即要求企业中标一个月内,分别在当地教育部门和市纤检所进行备案。”西安纤检所书记刘全海告诉记者。
“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校服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明显提高,产品合格率有很大提升。”王淑君告诉记者,“2014年初我们第一次对登记备案的企业进行核查的时候,普遍存在或大或小的問题,但到了2015年,企业送检的校服合格率达到了74.37%;2016年送检校服的合格率达到了94%以上,与我们监督抽查的结果相吻合,而且不合格产品中基本没有涉及安全性的指标,主要是标识标注、新标准执行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西安市校服管理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校服生产的地方标准。据了解,该地方标准发布于我国《中小学生校服标准》之前,某些指标设定高于国家标准,并且加入了舒适度等国家标准没有设定的项目作为考核依据。“目前,西安校服生产企业可参照地方标准组织生产,也可参照国家标准,这方面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我们也鼓励企业制定更严格的企业标准。”王淑君说。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可以说西安校服质量安全问题基本已经解决,眼下需要解决的是款式单调陈旧的问题。”王淑君说。
据了解,西安市委书记对校服质量安全和款式提升非常重视,2016年年底专门召集西安纤检所和教育局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数据和汇报后,充分肯定了西安校服质量监管方面取得的成绩,要求纤检一如既往加强校服质量监管;同时要求当地教育局注重款式创新,要求西安校服体现西安文化,彰显西安学生风采。
由此,西安校服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开始向探索校服新款式转移。“我们邀请省内服装行业的专家讲解能够体现西安特色的文化元素,并联合多个部门召开了专门针对校服款式创新的研讨会,并以‘校服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委托‘陕西省服装协会开展‘陕西省校服设计大赛。”西安市教育局后勤管理中心张主任告诉记者。
那次会议上,参会各方对西安校服款式需要革新的问题达成共识,西安校服质量监管工作也自此步入了新轨道。如何兼顾校服内在质量提升和外在款式创新,实现校服款式革新的实质意义,似乎是当前摆在西安市校服管理委员会面前的最大难题。
吐露心声:孩子们更看重什么?
3月初,暖阳洒大地,西安街道两旁一排排粗大古老的柳树吐出新绿。午后两点左右,记者在去往灞桥区纺织城小学的路上,不时看到三五个身穿蓝白或者一身蓝的学生走在街上,调皮地说笑着、打闹着。
走进纺织城小学的刹那,记者有点出乎意料,因为该学校校服与附近街上其他学生的校服相比,差距显而易见。纺织城小学操场上跳跃奔跑的学生们大多穿着橙色运动装,迎着阳光显得格外热烈活泼;而教室走廊上的学生们则一个个上身是合体的深蓝色制服外套搭白色衬衫,男生下身是统一的卡其色裤子,女生则是白色连体袜加红色格子短裙。
看到记者手举着相机抓拍,小女孩们主动闯入镜头摆着各种pose,脸上露出灿烂自信的笑容;跳绳的小男孩则跳得更卖力了,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同样是自信开心地对着镜头笑。
“孩子们挺喜欢穿现在的校服的,虽然没有问卷调查过这个问题,但新校服刚发放到学生手里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开心,而且本来这个季节我们是不要求学生穿校服的,但还是有不少孩子主动穿。”西安纺织城小学校长唐晓告诉记者,纺织城小学是西安市灞桥区教学质量和规模数一数二的公立学校。
唐晓对社会各界重视校服这件事表示很开心,继续对记者说:“2010年以前,我们跟其他学校一样,宽松肥大的运动服,当时可谓是千校一面。随着国家对校服质量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我们决定选择能体现校园文化和孩子们喜欢的校服。”
作为一名女校长,唐晓更加重视衣着打扮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也更懂得校服在承载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她认为,学校就是阳光校园、阳光文化,要将这种文化体现在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上。于是,学校层发放调查问卷,征求高年级学生对校服款式的期望,还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校服款式以图片形式发送给老师,最终评选出了三套认可度最高的—两个款式的男女式制服和一套运动装,分别作为春秋装和夏装。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的确,孩子们普遍表示自己爱穿校服,原因则各有不同。
三年级的王同学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漂亮而乖巧,她说:“我喜欢校服是裙子,因为一个女孩如果每天都能整理好自己的裙子来上学,说明这个女孩爱干净。”
一个五年级的穿运动款校服的男孩则告诉记者:“我喜欢运动款的校服,因为跑起来方便。”旁边另一个五年級扎着马尾的女生也有自己的看法:“穿校服走在街上别人就会知道我是纺织城小学的,我们学校是附近最好的。”另一个女生则表示:“如果不穿校服就会显得跟大家不一样。”
操场上跑得出汗的小男孩表示:“只要不那么热就行了。”另一个男孩:“不喜欢肩膀那太紧。”一个小女孩:“不希望有那么多层,穿起来太麻烦。”
纺织城小学副校长纪红敏告诉记者:“其实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校服这两年也在根据学生诉求不断改进。比如,之前打底衬衫领口处的扣子较高,会摩擦到孩子们的脖子,学生反映不舒服后已经改过来了。而且之前校徽是用别针别在胸前,考虑到安全隐患后今年统一用棉线缝制校徽。”
陕西省纤维检验局负责全省校服质量监管和评估,该局质量监督科科长王卫东告诉记者:“陕西省校服内在质量近年来整体提高,但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在:一是标签质量不规范。二是款式落后,以运动装为主。三是面料成分单一,以聚酯为主。总体来讲,校服质量还循环在低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西安市校服管理委员会某成员也表示:“假使西安市校服整体质量水平高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但难免会有一些学校不按规定程序私自采购校服,西安校服在质量提升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