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里的苏派鸟笼

2017-05-15颜虎金口述章玉华整理

苏州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苏派鸟笼技艺

颜虎金口述 章玉华整理

我眼里的苏派鸟笼

颜虎金口述 章玉华整理

谈起苏派鸟笼,在我眼里它文雅秀气、精巧耐用,讲究一种文气和意境,并追求高雅大气的美感。苏派鸟笼以方形为基本造型,看似方形,实则并非正方,而是顶部略小,底座略大,好似一方官印,故又称“官印笼”。

鸟笼虽是一个小小的门类,鸟笼里的一方天地可融合诸多工艺之长,浓缩技艺精华,更是代表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质和高度。“匠人精神”的发扬,它并不只是保留至今或能复制古代工艺美术珍品。重寻“匠心”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死守传统。而是在当下的时代,本着“衡中求变”的思想,需要孜孜不倦地钻研,在做好传统技艺的同时更须有创新精神。

苏派鸟笼制作技艺要想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最绝的就是在材质混搭和技艺混搭的基础上,发挥雕刻艺术与镶嵌艺术之长,融合其多种元素,才能在传承与发展中把苏工的精细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才能在创新中再放苏派鸟笼异彩。

鸟笼种类很多,绣眼笼、黄腾笼、画眉笼、百灵笼、芙蓉笼……一只鸟笼的制作多达二三十道工序,从选料、断料、整料、打眼到定型等,需下一番功夫才能完成。好的鸟笼不但对材料的要求很高,对制作的要求更高,每一根材料上都有精细的雕工,金丝的缠绕,才能雕出夺人眼球的花纹图案。苏派鸟笼融合书法、绘画、瓷器、雕刻和镶嵌艺术,有的精细的雕花图案,达到需要使用放大镜后才能看清楚的程度,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出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统一。

苏派鸟笼制作是一个繁复的过程,具有比较高的技术性。做鸟笼讲究慢工出细活,不用任何胶水,全凭细如牙签的卯榫连接而严丝合缝。在我眼里的苏派鸟笼牢固无比,可以在承受几十斤重量时不塌不炸,才算是合格品。其实,做鸟笼最难的不是笼柱、横档的雕刻技艺,难的是鸟笼柱子的绞丝,竹子粗细、弯曲的程度都要丝毫不差。高档的材料,精湛的雕花,镶嵌金丝等精妙绝伦的融合方法才能赢得把玩鸟笼人的喜爱。

想起我40多年前刚学做鸟笼的时候,一只小竹笼才卖1块8毛钱,谁能想到现在的鸟笼被把玩成数十万元的奢侈品!我的“鸟笼人生”,自创“虎”字笼后,还仅凭两张发黄的鸟笼图片作原型,成功仿制失传已久的冰梅顶葫芦藤绣眼笼。这鸟笼用了竹材、瘿木、象牙、金、银、铜等材料,运用的工艺有绞丝、浮雕、镂雕、圆雕、两面雕、浅刻、镶嵌、錾金、鎏金等,相当复杂。最终让我下决心复原这款鸟笼的原因是,自己作为苏派鸟笼传承人肩负的重任。直到我68岁那年才下定决心投入创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冰梅顶绣眼笼”终于获得新生。

2015年5月由苏州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举办的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高级研修班上,我有幸结识了比我小近20岁的冯文祥、冯文寅兄弟俩,我们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尽管年龄悬殊,我常不耻下问。因为我们志同道合,更明了肩负传承的责任。冯氏兄弟有着独到的灵感设计和专业的思考能力。我们反复推敲设计方案,直至三人满意达成共识。因为有了他们,苏派鸟笼技艺得以实现“笼艺最大化”。

随着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变化,鸟笼制作越来越讲求精巧、独特,别具文化韵味。几年前,我有个心愿,就是想把苏州园林等新的题材刻到鸟笼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意境幽深,而且是成套、成系列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我的这个心愿如今已实现了,这还得感谢姑苏区非遗办,他们做了件大好事,在高级研修班上,有幸遇见了苏大的导师和金银丝镶嵌工艺大师,在他们的启发和指引下,我们终于制作出心目中的创新笼。苏派鸟笼技艺的升华在于我们的精诚合作,如果不是在愉快的合作中是出不了这么多成果的,更谈不上实现苏派鸟笼技艺的最大化。

这只精心制作的“福”字笼,是只小叶紫檀、嵌金丝金片板顶的绣眼笼。鸟笼的顶部嵌有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图案,笼子的四条底边上分别镶嵌着唐朝诗人杜荀鹤的诗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如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这40个字仅成本就花费了5万多元。有人曾问我这只鸟笼大概值多少钱,我笑而未答。因为这是我们共同合作、呕心沥血制作的鸟笼,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平常大家都爱“讨个好口头”,我2016年创新了日日见财字样的鸟笼,是从“唐寅园”里见到的一把折伞得到的灵感,在我仔细琢磨苦思冥想中脱颖而出。正面是唐伯虎的自创字,含义是日日有财见,反面是他的《桃花庵歌》。巧妙地把唐伯虎的自创字和诗词集中再现在鸟笼的一方天地里。这样的天合之作,虽然有我的借鉴与设计,但最主要的是冯氏兄弟精湛的金银丝镶嵌技艺,使鸟笼再现得惟妙惟肖。

自2015年苏派鸟笼制作技艺入选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被命名为苏州市第三批民间工艺家,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在创新与传承。苏派鸟笼精致无比,技艺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发展与创新,我们的三人组合还在不断地探讨学习、实践与创新中。

如今,年已八旬的我正打算在芙蓉笼、画眉笼上再创新高。准备分别做出福、禄、寿、喜、财五套十个鸟笼。“自古笼艺明清旺,一旦变故几乎亡。不才惜艺操此业,苏派鸟笼共鉴赏。”这是我的一首打油诗。鸟笼、人生、心愿,每当想起这些,我觉得一生中能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享受。我的愿望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道授业,培养出更多青出于蓝的传承人,让苏派鸟笼工艺之光永存。

猜你喜欢

苏派鸟笼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江苏苏派教育集团 徐波
鸟笼逻辑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鸟笼
古董鸟笼:欣赏收藏两相宜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校企合作
———“苏派职教大讲堂”活动掠影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芳华正茂 杏坛春来
——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学组)分区赛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