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走”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2017-05-14胡进清
胡进清
在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每一个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能够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提高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所以自参加我校李世英老师创办的“行走”社团成为社团指导老师之后,与李老师以及热心社团持续发展的老师们商讨得最多的便是如何带领和指导学生,组织和开展好每一次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一、制订学期或学年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即教师指导方案
每个学期初召开专题会议制订全期主题活动方案,用以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明确主题活动目标、各阶段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教师的指导重点、实施的要点以及评价的建议,增强教师对社团活动指导的计划性。教师指導方案包括学期指导方案、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
例如,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制订全期具体的活动计划,如社团招新(包括聘任指导老师),召开会议的时间及具体内容,开展活动的次数及大体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内容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对社团成员和指导老师参与活动的评价。这样,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都能够明了组织和参加社团的目的,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根据计划确定好每一次的具体安排。
二、指导社团骨干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明确每一次活动的目标
根据总体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在组织每一次活动前指导社团骨干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让参与活动的成员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以增强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例如,在2016年下学期,社团组织了太阳山爬山活动,环柳叶湖骑行活动,太阳山烧烤活动,每一次活动计划都是老师指导社团骨干制订出来的,先指定一名社团干部写出计划初稿,通过QQ群将计划初稿上传到QQ文件中,社团成员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完善,再将完善后的定稿上传。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形式、注意事项、需要完成的总结等等,由于在开展每次活动之前我们都制订了详细周密、切实可行的计划,不仅做到了每次活动都安全出行、安全回家,而且做到行有所获,目标达成,提高了“行走”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三、在每一次活动过程中给予行之有效的指导,增强社团活动的有效性
过程最美,也最难。作家王忆安说: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是生活的本质。组织和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最期待的就是活动的过程。要让活动过程安全有序进行,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比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收获,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准备工作除了期初的阶段性主题活动设计方案,由社团骨干成员制订出每一次“行走”活动具体计划(包括安保措施、各项注意事项)外,指导老师还像上好每一堂室内课一样,精心备课,预设生成,备好每一次的“行走”活动课。不同的是,我们将课堂由室内移到了室外,将大自然当作我们的课堂,将花草树木、地形土壤、河流水文、建筑工程当作我们的活动教材。例如,行走家乡的第一名山太阳山(我们组织过单纯的爬山活动,还有烧烤活动等),我们引导学生考察太阳山丰富的植被种类、分布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考察太阳山的地形地貌——沉积岩的形状、分布及形成原因等等;行走于柳叶湖、穿紫河、沅江,我们引导学生考察常德的水文特征,建设“海绵城市”的可行性以及政府正在进行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我们以行走的方式,教育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为越来越美的家乡而骄傲自豪的同时,产生出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建设好家乡的美好情感……
四、督促社团成员做好总结,增强互动交流,让“行走”活动效果最大化
每一次的“行走”活动都充满趣味,参与的师生都乐在其中,活动结束后,学生总会对下一次活动充满期待。这时候我们会根据主题活动设计方案要求引导和督促学生及时做好总结。因为如果不能及时总结、交流,活动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要写活动感悟,感悟可以是回顾“行走”活动中自己的参与情况,在团队中承担的角色。彼此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们即给予充分肯定,并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分享交流,这样能够提高社团活动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我们特别注重指导老师的反思总结。“行走”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学生的参与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活动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其社团开展类似活动的做法等。
组织社团开展户外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是一种“润物无声”式的教育,深刻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这种教育形式,体现了关注学生发展、发挥学生潜能、体现学生价值的教育理念,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挫折承受、环境适应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本文为省级课题《中学生“行走”社团活动实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6C166)课题论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