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务派遣用工初探

2017-05-14吴卫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劳务派遣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

吴卫星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在2013年7月1日逐步实施《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不久后实行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企业如何面对这两项政策的机遇与挑战,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即将分析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阐述健全的相关管理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务派遣 问题 合同法 对策

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企业用工机制有了严格的要求,特别重视劳动派遣用工的管理。自《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以来,明确规定了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环节。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劳务派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劳务派遣是新型灵活性的用工形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积极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节约企业管理成本

通过劳务派遣,企业不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员工招聘,更不用详细向员工谈判或者签订劳动合同内容。另外,还可避免不确定的未知管理风险,如员工转行、离职以及违约等。当然,大量的问题依旧存在,但管理职能交给了劳务派遣公司来承担。所以,要选择良好的劳务派遣机构,从而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活跃企业内部用工机制

长时间以来,国有企业职工具有“铁饭碗”,以“固定工”的形式养尊处优,往往缺乏工作热情,无工作危机感,不符合竞争剧烈的市场就业环境发展。当使用派遣员工制度,呈现了“鳃鱼效应”,调动了正式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利于员工了解市场,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动劳动力柔性分配

传统的用工形式,使得企业的用工需求更加局限性。特别是企业难以确定前景下,以往的用工方法致使投入了大量的解约成本,严重时容易激化矛盾。劳务派遣机构,具有弹性用工性质,明确劳动关系和用工关系,解决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节省了企业的管理资金,同时促进了劳动力的柔性配置,企业在竞争中更加主动性。

除此之外,劳务派遣机构有助于优化职工队伍。为企业引入新活力和新理想的同时,还能优化企业内部的年龄结构。对于优秀的派遣人员,企业还能抛出橄榄枝,转为企业的正式员工编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

二、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用工准入制度不完善

自从颁布了新的劳动法,大多数企业由于不同的追求,开始大幅度选用劳务派遣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劳务派遣机构门槛低,仅有几个办公工作人员。有的劳务派遣部门不具备营业性资质,仅是个人行为,不符合准入指标。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公司不能低于50万人民币的注册资金,并且公司全部股东首次亟需投入超过20%的注册资金。自从颁布了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务派遣机构要注册超过200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使得企业准入门槛更高。但是,劳动风险巨大,说明准入制度亟待健全。

(二)用工企业管理方式落后

首先,在重要部门及岗位,不会使用劳务派遣工。通过调查分析,大部分劳务派遣机构均执行后勤类工作,一般工作环境欠佳、工资水平低以及工作性质劳累的岗位占有大部分。这样,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状况,严重制约了用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其次,用工企业很多倾向于临时性的岗位,难以为劳务派遣工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同时用工企业还要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中介费,使得员工的工资水平降低,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这样,容易激化一系列的矛盾,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工作具有随意性

大部分劳务派遣工,他们的工作环境及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并且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他们思想相对保守,缺乏良好的保障意识,往往不将部分工资纳入保险中,尤其是很少进行职业规划,随意性及流动性较大。由于用工企业不与派遣工发生劳动关系,导致员工容易缺少认同感、责任感以及归属感。此外临时工

的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比较滞后,难以符合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劳务派遣中有效性对策

(一)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企业要想强化劳务派遣工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用工形式。一是要保证法律章程更加完善。在劳务派遣前期,有派遣劳动工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劳动派遣工和用人企业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这两项合同要求细化规定三主体之间的职责与权力,针对劳务派遣人员工作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假设性问题,并且探讨出相关解决措施。鉴于我国的法律规章,应对劳务派遣实践中存在的范围界定、职责划分来进行法律性确定。在2012年12月28日,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行修订;明确了管理劳务派遣工作的相关条件;要求用人企业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针对劳务派遣工与企业同类型岗位员工,实施相同的薪资配置原则;规范了劳动派遣者的用工适应性范围,对临时性、协助性以及代替性的岗位,实行三性规定,针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新修订。在2013年7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实施。

(二)制定系统化的管理策略

目前在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及研究。要想加强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用人企业和劳务派遣单位分别要编制系统化、完整性的管理策略。首先,强化劳务派遣机构的管理,要对劳务派遣者进行全程化管理,向他们介绍用人企业的招聘、管理以及规定等状况。对于劳务派遣者而言,要对他们的薪资与社会保险进行科学合理性配置,维护劳务派遣工的经济利益。作为用工企业,要与劳务派遣公司构建有效的交流管理制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人性化管理观念,迅速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此外,在劳务派遣工人任职之前,应当落实好培训教育活动,尽量缩短派遣工和正职工存在的差距。对于企业的福利待遇,应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当派遣工遇到问题时,企业要及时处理,还可以构建劳务派遣工预警机制,对于非正常辞职状况,做好代替性处理机制,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保持连续性。

(三)健全劳動用工合同

对于缺乏法律常识的派遣工,有些企业无法合理性维护自身的权利。在劳务派遣工管理过程中,这已经是严重侵权的问题。鉴于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劳动用工合同,帮助劳务派遣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用人企业可对劳务派遣机构做出相关的管理策略,如在劳务派遣者、劳务派遣部门、用人企业这三大主体,再让劳动保障局介入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通常劳动用工合同基于工人企业的利益入手,在签订合同中经常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对于存在诸多问题的劳动用工合同,往往难以发现。因此,要求政府有关机构进行强有力的宏观控制,严格审查劳动同工合同,还可对劳务派遣工人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得劳务派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通过对劳务派遣者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可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法律法规意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派遣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岗位,由于长时间疲劳,容易对工作缺少积极性及主动性,渐渐没有了社会责任感,往往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果企业对派遣工进行有效的培训,能为企业及社会创造更大的贡献。企业还可以将接受过培训教育的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员工,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这样,不但可以调动派遣工的工作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从国家立法开始,劳务派遣机构得到较大的发展,它逐步变成国内劳动用工系统的构成部分。劳务派遣公司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企业在选择用人单位中,要坚持战略合作性原则,加强共赢诚信的意识,对劳务派遣部门要求规范性,实现维护劳动者与用工市场目标,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凤婷.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务派遣用工之道[J].中外企业家,2015(05):150-151.

[2] 张晶.浅议劳务派遣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3(21):102.

[3] 于晓鹤.内蒙古国有商业银行劳务派遣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国有商业银行各支行为例[D].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劳务派遣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论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关于合同无效制度的法律适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劳务派遣用工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
浅析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