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度城市中传统街道的空间发展策略
——以上海光启南路入口节点改造为例

2017-05-14陈培强,杨眉,王嘉毅

住宅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密度绿化街道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带来的并非仅是城市用地、城市人口、城市规模的量化增长,更重要的是日趋多样的城市功能和城市系统内部复杂交错的组织联系。而在探索如何保证这部精密的城市机器有效运转的诸多方法中,不管是以城市无节制蔓延为表征的城市郊区化,还是曾经一家独大并被推崇备至的极端现代主义规划理念,都被证明是并不成功的尝试[1]。面对城市中土地保护和人口膨胀、资源危机和发展要求、环境破坏和城市建设等尖锐矛盾,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方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炙手选择。发展高密度城市是人们不懈追求高效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力量壮大后可以也必须正视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当城市朝着高密度高歌猛进的时候,身负破旧拥挤、空间效能低下等重重问题的老城厢不得不面临着蜕变的阵痛。具有讽刺的是,人们在享受着城市日新月异、改头换面后所带来的丰富多彩、高效便捷的生活之后,却也从经受了高密度改造的城市中逐渐感受到文化认同感的淡漠,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随之蔚然成风[2]。人们开始认识到作为高密度城市中的老城区在城市肌理、城市文化底蕴、城市生活归属感、认同感的营造上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而在老城厢中,除了单体建筑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外,群体建筑围合之下的街道空间也是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正是基于这样的矛盾,本文着力探讨与高密度城市相适应的传统街道的空间发展策略。

1 高密度城市中传统街道面临的困境

1.1 街道空间的拟线性延伸不适应高密度城市的发展

都市大道是笔直而宽阔的,在建造之初便有详细设计和长远规划,它具有线性特征。而传统道路恰恰相反,传统拟线性街道具有自发性、自衍生性特征,在街道的形成过程中带有不可预见性,居民对街道的形成发展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改造能力,因此街道的形成也会有弹性变化的空间,所以当我们比较现代大道和传统街道时,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空间体验和心理感受。现代街道的空间形态充满秩序感,而传统街道则提供更多丰富的细节[3]。

传统街道呈拟线性的状态,除了是对整体延伸态势的描述外,在道路内部也有拟线性的体现。传统道路的沿街建筑,虽然常常和街道采取密接的方式,有时只有不超过1m的抬高作为过渡的灰色空间,但是由于建筑体量和位置上的差异,就会在街道空间中形成凹凸不平的阴阳角空间,而这种阴阳角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中常常能成为市民有效聚集活动的场所,如聊天、下棋场所等。但是,在现代的街道设计中,街道的通行力和通达力是两项基本参数,良好的通行力要求街道能够同时容纳足够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同时活动。而优良的通达力则要求街道的流线设计必须做到简洁明了,尽量避免过多的交叉节点,缩短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像凯文·林奇指出的,现如今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更加令人迷惑,因为人们在此必须以更快的速度通过[4]。由此可以看出,想要缓解高密度城市的交通压力,顺应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现代直线型的宽阔街道显然比传统的拟线性街道更加合适。

1.2 传统街道空间和较低的土地使用效率与高密度城市不相适应

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建设成果,现代化的推进让城市生活不同于传统农村生活,它具有更加复杂多样的城市功能,更加高效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加密集的居住人口。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的膨胀不仅仅只是体块或者用地面积上的量化增长,而是多维度整体的膨胀,其中承载城市高速运转的正是现代化的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都要仰赖道路或街道系统完成物质之间的交换,交通系统就像是城市的血管动脉,维持城市的生命活动[5]。在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密度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复杂的今天,交通系统不论从多样性上还是尺度上都必须经历蜕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与大尺度的现代街道不同,传统街道由于街道本身的空间特色而显得狭窄局促。四川的宽窄巷子中,宽巷子长391m,宽7.7m;窄巷子长39m,宽5m;井巷子长375m,宽10m。而南京夫子庙东西市场的道路宽度最窄只有3.5m。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深南大道的设计宽度达140m,有24.5km长,沿路规划面积有15.9km2。体量上的天壤之别足以说明传统街道面临的尴尬境地。其次,通过研究传统街道立面可知,传统街道的沿街建筑层高较低,街道高宽比基本接近1,这样的街道空间具有更加明显的内聚性,空间表现出安静内敛的氛围。虽然传统街道较低的沿街建筑营造出宜人的空间尺度和美丽的天际线,但是同样变低的容积率,以及以传统街道为中心的街区形成的高建筑覆盖率,亦并不适应高密度城市的发展要求。

1.3 传统街道绿化方式与高密度城市的不相适应

中国人对传统街道绿化的积极性似乎远没有对自家庭院绿化的积极性那么高,中国民居具有围合内向性,这使得中国民居天井的绿化也常常和街道缺少交流。例如苏州拙政园,尽管院内奇石流瀑、立亭造山,可是在与街道的临界处仍然垒砌高墙,并且这高墙不像院内回廊的墙体有着或圆或方的空洞来渗透两头的景致,而是实实在在封闭的存在。即使是沿街开门处,视线也总要为影壁所阻挡,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街道与沿街建筑内的绿化互动并不友好。再加之传统街道较小的空间,沿街建筑与街道的密接,便更不可能有绿化的立锥之地了。这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发展了独特的东方家宅园林的国家中,形异而理同。与之相反的是,对于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而言,虽然也发展了家宅庭院,但却具有更强的外向性。美国的私家庭院缺少了中国或日本式的围墙,院内的景色自然地渗透到街道上,仿佛成为了政府街道规划的一部分,成为了半开放的私人空间。这不仅仅是特殊的社区文化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私人庭院的半公共化使社区居民不但能主动改造本区的街道景观,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市政绿化压力[6]。也因此,美国关于私人草坪里的草苗必须矮于8英尺的国家法律规定也就变得情理之中。当私人的庭院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模糊,私人庭院的景色也影响着公共街道的美观度。所以,精心打理便成为了一种义务。

在高密度城市,不仅要求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生存空间,人们还寻求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也正是高密度为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7]。所以在发展高密度城市过程中,在争取生存空间的同时,必须同时增加生态绿地面积,以此构造更为健康的高密度生态环境。但是,传统街道的空间特点注定其较低的土地使用率,对于连宽松的生活空间诉求以及对交通工具的接入都满足不了的传统街道而言,绿化旋即成为奢侈的享有。传统民居内向性的私人庭院,私人庭院绿化与公共街道的割裂,也对增加街道绿化并无帮助,可见,通过城市规划提高个人绿化占有率的方法,对于传统家宅庭院的方式已不具有实际意义,这正是矛盾所在。因此,如何在传统街道中通过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便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1.4 传统街道承载的行为方式与高密度城市快节奏生活之间的矛盾

街道内的行为决定了空间的使用性质。传统街道本身和居民生活空间里坊界限的模糊让公私活动得以混合,这种混合带来的后果就是街道内热闹多元的生活场景,但保障这种丰富场面的前提是安全可靠的空间。在交通工具还不发达的年代,传统街道以步行人流为主,作为当时最高效的代步工具,马车和现在少则70、80km时速的机动车相比已经算是温柔的存在了。由于交通压力较少,交通安全性高,才让公共活动私人活动都得以蔓延到街上,从而造就了如清明上河图画中呈现的繁荣景象。我们不得不说,是街道内的慢节奏生活赋予传统街道慢节奏的空间特性,是传统街道本身慢节奏的交通反哺了其中慢节奏的生活图景。即使在今天,各个城市在历史街区的开发理念中,我们依然可以看见高度一致的文化取向,历史街区总是被作为城市居民娱乐、休闲、放松的特色场所。

传统街道的慢生活是在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孕育了社会最基础层级的组织关系,即特殊的街区里坊文化。但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飞升,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快速的机动车和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变革了居民的生活习惯,加之高密度城市发展趋势,人们逐渐认同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传统街道中以慢节奏交通为代价的街道空间已经面临淘汰的风险。我们发现,如今各色改造的历史街区虽然都主打休闲放松的生活主题,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快餐消费。成都宽窄巷子旅游景区开发理念为闲、品、泡,但景区却充斥大量购物消费店铺,人们在其中快速流动,区域内缺乏可以让人驻足停留的空间要素,闲、品、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口号,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对立的拥挤和浮躁。无独有偶,天津意大利风情区、上海新天地等老城区的开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此看来,在高密度城市中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街道的保留成为了一项艰难的工作。

2 解决高密度城市传统街道问题的策略

2.1 从平面到立体、划分到共生的建筑设计

为适应高密度城市而进行的建筑设计探索发端于乌托邦式的想象,1901年沃克的空中乌托邦装置、1906年斯塔雷特的100层大厦,以及摩西金的未来国际都市都是对高密度城市中建筑策略的构想[8]。他们简单并带有直接的理想主义烙印,初衷也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缺乏对高密度城市这个复杂机器的社会、经济、商业等各个方面的深刻考量,虽然这种想象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但却对后来高密度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早期的建筑因为仍然以砖木、砖石结构为主,再加之垂直交通技术还未成型,因此建筑体量受到限制,人们只能从增加建筑覆盖率解决人口居住问题。但是随着钢结构和电梯的发展,以及近代以来不断涌现的新型材料和新的建筑结构,让人们可以寻求空中和地下的生存空间。

2.1.1 从平面到立体

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垂直都市主义、整体都市主义等建筑学策略,开始将这些原则与方法更加广泛地运用,他们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在拥挤的城市中创造空间,而是企图创造出以往在地面空间才能实现的功能,诸如绿地空间、商业空间,甚至是街道空间,并且这种想法已经付诸于实践。比如日本难波公园多层次立体绿化平台、商业广场,将原本一维平面的城市绿地,通过立体规划的方法,错置在不同标高的平台上,创造出高低错落的平台绿化,成为立体绿化的成功案例。再如上海世博会荷兰馆欢乐街,通过一条长约400m宽约5~6m的连续交通通道,以1∶12的斜率,八字形螺旋上升至13.28m的高度,实现了街道的立体发展。再比如北京当代万国城的空中环道,将上部楼层串联在一起,也是街道向空中发展的一次有力探索[8]。

在高密度城市中,创造传统街道的空间品质,向天上或者地下寻找空间仍然是值得考虑的方案。而要促使其实现又必须仰赖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的发展,因此,对建筑的思考、对城市的规划再也不能仅仅只从平面布局的角度出发,发展高密度就意味着对城市的总体把控必须是多维度、立体式的。在考虑地面空间的城市布局中,还必须要注意城市在竖向垂直发展时,建筑本身对地面空间的视野、空气、光线、心理尺度等方面的影响。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地下空间的交通线路与地面空间街道的合理拼接。凡此种种,如果仅仅只是关注平面,那么很容易变成片面和局限的纸上方案。

2.1.2 从划分到共生

后现代主义大师文丘里指出,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确统一,这是对僵化的现代主义规划思想的批判。在极端现代主义设计下的巴西利亚,公园、剧场、体育场都被政府冠以公共空间的特别标签。除此之外,一些未经组织的、传统的小公共场所,诸如街角座椅、路旁的咖啡店等有利于形成社区层面上团结秩序的次级空间被彻底地从巴西利亚的城市中消除[9]。这种生硬的划分思想只是在居民生活中限定了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流动方式,以此完成生活必要活动,诸如娱乐、工作、学习,但是反而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效率和生活中的人情意味。

在现代主义大旗之下的街道空间,其功能具有单一性,也就是交通性,车辆在街道上的行进只是两点之间的运动过程,这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效率的结果。与之相异的是,传统街道空间性上排斥机动车交通工具的介入,传统街道强调街道本身的生活性,即人们可以通过街道实现社交聚会的活动,人在街道上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通行,街道更多地成为了公共交流空间,具有了公共社交空间的城市功能[10],正如路易斯·康所说,“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源。”街道不仅仅是用来容纳各种活动的容器,更是要被人的生活经验所“构形”的人性化空间。在巴西利亚,白天的工作时间里,办公区域人声鼎沸,充满活力,但是当夜幕降临,这里则变成名副其实的死寂之城。简·雅各布提出的街道有效性正是意在于此[11],城市功能配置过于单一,就可能引起在不同时段截然相反的城市景象,而城市只有综合配置功能,才能避免这种情况,也才能真正杜绝因此带来的种种问题隐患。

2.2 由一维到多维的立体绿化设计

城市立体绿化的入手点应该是注意到城市地面之外的各种立地条件,借助相应的立体栽种技术,发掘适应不同条件的植物,使绿色植物覆盖在城市的不同立面上,充分发挥城市各个空间界面的绿化功能。前面已经论述,传统街道内向型的庭院绿化,使得作为公共空间的街道本身并不能从中获益,再加上街道狭小的尺度未能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因此可以说传统街道的绿化并不容乐观。不仅仅是传统街道,在如今高密度城市的发展中,许多城市绿化形式依然延续着落后的绿化观念,亦即只注重平面绿化,城市的绿化面积严重依赖于对地面空间的占领,而忽视了在城市中多维度立体式发展绿化的可能性。在高密度城市中,不但生活空间逐渐局促,同时生态绿化的空间也承受着城市化的挤压。发展立体绿化,实现从一维到多维的思路转变,才是解决传统街道绿化缺失问题乃至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有效办法。此外,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具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活品质,重塑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积极影响。

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可以从垂直面、水平面、斜坡面三点入手。垂直面即建筑的垂直立面,可通过攀援植物覆盖表面,或架设种植槽增补绿植。水平面则是指除了水平地面之外,包括阳台、屋顶、高架等次级地面平台,在阳台上可以藤蔓植物为主;屋顶可引入佛甲草;高架车道之间则适合引入灌木作为软性隔断。而斜坡面包括边坡,城市公园高地等带有斜面性质的用地,则以草坪和攀援植物为主,与垂直绿化类似。纽约高架公园就是将城市绿化载入作为次级地面的废旧高架桥上,如此一来,既保留了充满城市记忆的老旧高架桥,同时增加城市绿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

2.3 传统街道空间的垂直竖向发展

传统的商业街中,人们在街道里的空间体验不仅仅来自琳琅满目的商店,更重要的是街道赋予的步行乐趣,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更常说逛街而较少说逛商店的原因。通过沿街建筑围合而成的独特的街道空间,仿佛开放又似乎封闭。街道不仅仅承担起通行的功能,更逐渐成为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合。但是在如今的高层建筑中,虽然实现诸多城市功能的共处,然而交通空间却仅仅作为人群从一层到另一层的流动通道,即使在大型商业建筑中消费,面对的也是一层又一层平面式铺展开来的商铺,传统空间拟线性的空间和延伸的视野被平面和一览无遗的开阔取代了。本文旨在通过上海光启南路入口节点改造设计,探索高密度城市中传统街道品质的保护和创新,试图让传统街道的功能性朝着垂直竖向发展。如前所述,传统街道拟线性的特色空间使用效率过低,而在有限的建筑用地上,若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空间效能,向空中或地下发展就成了值得尝试的选择。

2.4 传统街道对高密度城市的启示

现代主义的规划思想旨在建立一个功能区分明确的城市,这种规划思想使得城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秩序感,承担交通功能的街道就大量地压缩行人空间,商业步行街则彻底地排斥机动车等大型交通工具的进入。不仅如此,现代的商务区在街道的空间界面上表现出疏远性,人们很难在这样的空间中有长时间的停留,在这里从事的也只能是和商业有关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单一性。然而传统街道却常常承担着诸多功能,复合功能成为其主要的表征。在对上海市光启南路街区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具有公共空间性质以及作为主要交通线的光启南路中,有诸如餐饮、住宿、理发、建材、超市等等各色商铺,基本涵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使得沿街社区具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而居民在光启路上的活动也是公共性的、流动性的。

除光启南路主巷道之外,街区本身还延伸出很多的里弄,里弄的存在补偿了沿街建筑因为与道路密接而失去的半开放空间。这里的人流较少,拥挤程度较小,更加安静。大部分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都开设在支弄里,这不仅是出于对私密空间的保护,也说明相比主干道,支弄更加具有亲和力。因此,支弄主要承担着居民的社交活动。人们在支弄空间中下棋、聊天、晾晒衣物、喝茶等,其活动则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和私人化特色。所以在上海传统街道里,主干道解决人们衣食住行、自给自足的生活资料问题,而里弄则是一个被居民共享、为居民提供社交活动的半开放空间。不难看出,对于明确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虽然让城市变得简洁规整,但却不可避免的使城市生活显得刻板而不具灵活性。相反,传统街区里的人们在短距离内就能获得生活必须的各种服务,社区内形成的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圈能让居民的生活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让生活变得更加高效也更加丰富,这正是城市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的目标所在。

3 上海光启南路旧城厢入口改造设计

图1 研究区域功能分析图

3.1 现状分析

设计区域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光启南路片区,北临复兴东路,南接中华路,东临中华路,西抵河南南路,区域呈倒梯形,面积1.6hm2(图1)。光启南路北部有豫园、城隍庙为中心的商业旅游区;往东1 000m左右即可抵达外滩;地块东南部有地铁线经过。区域内保留着传统里弄的街道空间,符合步行尺度与环境需求。街区以街道作为划分,呈现树枝状格局。光启南路为区域内的主干道,最宽处道宽达10m,最窄处仅有4.5m,呈现南北延伸,并由南向北逐渐变窄。街道空间高宽比合理,空间层次分明。光启南路作为公共空间,居民在此进行购物、就医、甚至是上学等一系列公共行为。而与主道光启南路相连的支弄(宽2.5~3m),成为了半开放的空间,属于该街区居民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人们在此间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活动。此外,街区之内还有与支弄相连的小巷,是连接街区内相邻建筑的狭小道路。再细分则是建筑内的天井,它是居民公用的采光、通风、过渡空间。光启南路内的街道呈现一种血管式的分布,首先是方向明确的主干道,然后是繁复的次干道,更小是建筑间的小巷弄,最后是相当于毛细血管的天井,如此系统完成了从公共开放领域到个人私密领域的层层过渡。区域内建筑覆盖率较高,层高2~3层,容积率低,约1.0~1.5。建筑形制以石库门建筑为主,砖木结构,多为是典型三合院落,多户共处,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间局促。街道两侧店面面宽较小,然进深较大,以此拓宽生活面积,但造成采光不足的问题。建筑一层为店铺,设有夹层,上宿下铺,建筑多有一定的历史年代,其中也不乏历史价值很高的保护性建筑(图2)。

3.2 上层次规划及设计构想

根据《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沪府〔2005〕89号),在光启南路中已划定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街道13处。《黄浦区保留旧里房屋的保护与改造研究》以及《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也对规划片区有相关内容的上层次规划要求。

经过现场踏勘得到的第一手现状资料,并参考上述规划文件,设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片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街区、现状已建成较新居住区和整饬区域。整饬区域是存在诸多问题、可以进行一定面积拆除重建的区域。例如传统电线杆架设电网,影响景观且存在安全隐患;消防设施落后;街区人口密度大,本来就有限的街道空间常被占用为停车空间,街道状况十分拥挤。整饬区域建筑结构损毁老化严重,卫生状况差,亟待改善。根据实地踏勘和逐户建筑评估,方案从整饬区域入口处中划分出一块类梯形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进而沿光启南路向南延伸,选择三处地块进行袖珍公园设计。

图2 光启南路现状建筑

本次设计正是垂直都市主义理念在还原传统街道品质中的创新实践与探索。设计内容如图3模型的白色部分,建筑功能包括地下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游客准备休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地块内,利用拆除旧建筑留下的青砖铺就了一条“老城旧路”,以此来留住城市记忆。游客体验中心的设计主要由建筑群及绿化景观组成,其中的建筑风格与设计灵感来源于石库门建筑,以建筑体块围合形式取代联排式布局,并且上下两层错置以获得更多的采光量。建筑还保留了诸如天井、晒台、上下两层等特色空间。以混凝土板材和青砖交错使用作为饰面材料,总体颜色呈古旧灰色。建筑的天井入口以及开窗均融入乌漆实心厚木材料,建筑空间大小相对有所拓展,但依然保持小面宽、小开间特点。除此之外,在传统街道营造上,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一条主弄,在每个建筑群间有一条支弄。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设计将原本闹中取静的天井向街道开放,使之成为支弄之下又一半开放的交流空间,同时让天井里的绿化和街道进行更为积极的互动(图4)。

对于整饬区域沿光启南路向南部分,为了尽量不破坏整片区域的里弄空间感和天际线,依然遵循保护原则不进行人为干扰,仅沿光启南路街道两侧间隔地开辟出三块休闲空地,引入袖珍公园概念,使之成为游客游览时的休息节点。同时,这也成为了在街道内植入绿化景观的良好契机。第一个袖珍公园名为“深院”,取自传统石库门建筑天井闹中取静的概念,利用乔灌木四向围合半封闭的空间,其中以种植槽和坐台导引出旅游的线路(图5)。第二个袖珍公园名为“目远”,希望通过其中的观景平台,游客能近距离地观察到城市肌理,体会城市文化脉络(图6)。最后的袖珍公园名为“心平”,由于是最后的袖珍公园,地理位置上位于旅游线路的最南端,承担着为游客提供休息空间的任务,因此在其中设置环形坐台,坐台加入水景,让游客在潺潺流水中获得一天游玩后最惬意的休息。

图3 项目模型

图4 建筑立面及空间设计

4 结语

对城市传统街道的保护其实就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是让城市居民产生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简单的回归城市传统街道的论调则是不符合城市发展情况的。人类现代城市的高密度不仅仅只是一种物理描述,其背后是复杂的城市结构,传统街道由于建造之初的历史环境与此时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背景大相径庭,确实已经难以适应高密度城市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保护传统街道,呼吁城市群体记忆觉醒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且行之有效的创新,创新出适合现实条件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市街道。

图5 袖珍公园“深院”效果图

图6 袖珍公园“目远”效果图

参考文献:

[1]陈雪明.美国城市化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01):51-56.

[2]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杨玲.上海老城厢光启路更新中的街道空间活力保持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5]宋金平,王恩儒,彭萍.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R].北京:地理学报 2007,62(4):387-396.

[6]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7]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2):97-101.

[8]董春芳.高密度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9]American Forests.《Urban Ecosystem Analysis:New Orleans,Louisiana Metropolitan Area: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Nature 》[R].USA: American Forests,2002.

[10]Yokohari M.,Takeuchi K., Watanabe T. et al.《 Beyond greenbelts and zoning: A new planning concept for the environment of Asian mega-citi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7:159-171.

[11]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译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高密度绿化街道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朱屺瞻《绿化都市》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风居住的街道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