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图报国
2017-05-13叶建金
叶建金
摘 要 马大任,国际著名图书馆学专家,在欧美五家大图书馆任职三十余年。84岁之际发起“赠书中国计划”,倡议华裔学者向祖国捐书。十几年来马大任先生将募集到的西文书源源不断地用集装箱从美国不远万里运回祖国,转赠给各地有需要的图书馆,其浓浓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令人敬佩。
关键词 马大任 赠书中国计划 图书馆
分类号 G253.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4.021
Abstract MA, John T. is an internationally famous library expert who served in five big librar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When he was 84 years old, he founded ‘Books for China Project. The main task of the project is to propose Chinese scholars overseas to donate books for China. Ma, John T. put the collection of western languages in containers and shipped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motherland. He donated books to any libraries which had needs over a decade. His strong patriotism and patriotic feeling is really admirable.
Keywords MA, John T. Books for China Project. Library.
人到九旬,还能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有这样一位老人,今年96岁高龄,身在纽约,心却始终牵挂着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每天为中国各大学、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找书奔波忙碌,他就是“赠书中国计划”的创始人——马大任。
1 马大任的传奇人生
马大任(MA,John T.),国际著名图书馆学家,192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一个书法世家,著名书法家马公愚次子。因为父亲说的“书画救不了国,人可以为国家放弃自己的兴趣”[1]这句话,毅然放下书画兴趣,转去上海中学念理工。然课程尚未结束,抗日战争爆发,马大任毫不犹豫地投笔从戎,离开上海前往陕西参加第一军随军服务团,成为“华北战地服务团”救亡青年。1939年,马大任考入中央大学外文系,1941年再度自愿从军,参加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飞虎队),任陈纳德队长的译电员。“珍珠港事变”后,飞虎队由美国接替,马大任即返回学校继续学习。1944年毕业后考入重庆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期间参加英语周报——重庆新闻(The Chungking Reporter)的编写工作。硕士毕业后,被国民党中宣部国际宣传处派到北平担任联络员,负责接待外国记者。1947年公费赴美留学,进入威斯康辛大学研习新闻学,1948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专修国际关系,中美断交后改学图书馆学,并在该校布道研究图书馆工作。
1958年马大任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任副馆长,1961年应康乃尔大学之请为该校图书馆发展中文藏书,1962年周游各国,积极收集有关中国研究的图书资料。1965—1974年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东亚图书馆馆长。1976—1985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图书馆馆长[2]。1985年马大任先生退休,但壮心未泯,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之请回国讲学一学期,同时访问了九个省市的主要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并受聘为长春地质学院兼职教授。此外,马大任先生还曾兼任美国东亚图书馆委员会常务理事、欧洲中国学图书馆协会秘书长、台北远东图书公司与荷兰国际文献公司顾问、欧洲汉学图书馆协会会长、林肯大学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级讲师、三江学院图书馆名誉馆长。马大任先生长期致力于图书馆实际管理研究和馆藏研究,出版著作数十种,主要有《美国图书馆的东亚馆藏》《西欧的中文藏书》《中国大陆的信息源概观》《美国图书馆员基础中文:简明手册》《西欧中文图书馆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私人档案的收集——图书馆工作的回忆》《中国大陆的图书馆》《信息时代与海外华人的历史任务》《智库中的智慧——纽约公共图书馆》《图书与政治》等。
马大任先生虽身在美国,内心却深爱着祖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寻求机会回国访问交流,成立“美中文化经济促进会”,协助中国出版社取得西文书的合法复制权和翻译权,帮助西方出版社开拓中国市场。在调查了解到祖国各地图书馆奇缺外文书的窘境时,忧心忡忡,遂于2004年,以84岁高龄发起“赠书中国计划”(Books for China Project),与十多位华裔耄耋学者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为国“讨书”。2009年,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授予他“杰出服务奖”(CALA 2009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其事迹列入《华人华侨百科全书》《中华人物大典》《世界华人杰出专家名典》及《世界名人录》。
2 “赠书中国计划”的萌发
马大任先生虽长期身在纽约,却常常关注着中国的图书馆事业。1978年,马大任先生回国探亲,为国家当时的落后深感忧虑,于是建立图书基金,多次为温州中学捐款。同年到北京大学访问,回程时马大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记住了一句话:“北大已经十年没有买一本西书。现在可以买西书了,但是全馆没有一个人知道选购西书的方法”[3]。之后,马大任每次回国都会对各个大学图书馆的西文馆藏进行调查,先后访问了广西、吉林、陕西、贵州、浙江等9个省市30多所大学图书馆[1]。调查发现国内大学在建国后模仿苏联的大学体系重教学、轻研究,图书馆的藏书量远不及其研究所需,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藏书量实在是太少了。由于購书经费紧张,专业图书馆馆员数量有限且缺乏西文书采购的经验,加上缺少国际学术交流,直接导致进口的西文图书馆藏难以得到发展。调查又发现国内很多重要图书馆有关十九世纪的西文藏书都出现断档,且所缺的书籍绝大多数又早已不再版,非常难获取,这使得补充所缺的旧西文书比买新西文书要困难得多。而美国华裔学者家中却有许多私人藏书,这些藏书往往随着他们搬家、退休、逝世而流失,这又恰是国内图书馆所奇缺的。据马大任先生估算,在北美的华裔教授、研究员、高级技术人员约有10万人,每位华裔教授或学者家中藏书至少3000册,总计藏书量达3亿册,其中许多学者的藏书和档案,是有钱也买不到的[4]。不仅如此,美国各大学图书馆由于馆内书库面积有限,每年都要淘汰很多重复本和旧版书,美国一些出版社也愿意将过剩的存书捐赠出去,这些都是免费的外文书源。马大任先生觉得若是能够把它们收集起来捐赠回国,不仅可以增加各大学图书馆的外文馆藏,而且对教学科研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将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萌发了“赠书中国计划”的想法。
3 “赠书中国计划”的实施
马大任先生如是说:作为海外华裔学人,我们常常想念祖国,海外华裔有如射干①,我们祖国就是那座高山[2]!我做赠书中国计划是还债,因为我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毕业,读的都是公立学校,没有交过学费,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教育我长大的,现在我要回报祖国[5]。2004年,马大任先生84岁之际将想法付诸行动,正式发起“赠书中国计划”,在全美乃至世界的范围内,收集退休教授、专家、学者的私人藏书和档案,以及图书馆、出版社和社会团体捐赠的图书、报刊和资料,免费送给中国大学的图书馆,增加图书馆的馆藏,补充过去所缺的书籍,节省经费,同时帮助中美文化交流。马大任先生认为在知识时代,华裔知识分子有责任帮助祖国增加知识量,而最直接的一个做法,就是增加国内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的藏书[6]。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马大任先生在纽约成立了“赠书中国计划工作小组”来积极推进这个项目,而小组成员均为志愿者且多为退休的学者,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学者一有机会便向人介绍“赠书中国计划”,想方设法“讨书”,最另类的办法,就是每天读报纸看讣告,若是看到哪位教授学者去世了,就马上联系其家属,希望他们捐献藏书,一万箱不嫌多,一本也不嫌少。在“讨书”的过程中,他们也常常遭受拒绝,饱尝艰辛,但是他们几个老人却不灰心,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和气力,坚持四处奔波寻找书源、收集赠书,再用车子把收回来的书刊一箱一箱地从赠书人家里搬到仓库。有时候书太多、太重,老人们实在搬不动,好在陆续有新成员和热心的青年义工加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爱国华侨和善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赠书中国计划”逐步建立起了宣传网站和基金会,并由马大任先生担任基金会会长。
“赠书中国计划”收集赠书有两大原则,一是收录大学及大学以上水平的书刊,不收太普通的刊物,以保证书籍的质量;二是收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科技、医学、艺术等等各学科新旧书籍,不限出版年代,不限语种,以扩大赠书的书源[7]。自2004年起,“赠书中国计划”的捐书倡议得到了各方的热烈回应,之后“赠书中国计划”陆续收到名史学家许倬云教授、美国工程学院院士王国金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李华伟教授、图书馆学专家李志钟教授、医师谢国煦、联合国高级职员张国和、航天专家张行、欧洲史专家袁澄教授、政论家赵景伦、哥伦比亚大学Henry Smith教授、汉学家Zeldon Nelson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MadeleineZelin教授等等学术界名人的藏书,还不断获得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巴鲁克大学、皇后区小区大学、马歇尔法学院、和佛蒙特法学院、亚利桑那大学等大学机构的赠书,这些赠书涵盖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医学、航空航天、理工、图书馆学、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数理科学、生物科学等各学科,门类齐全。这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赠书均由马大任等“赠书中国计划”小组成员凭着一颗颗纯粹的爱国心不辞辛劳一本一箱、一车一船地收集起来运回国内转赠各大高校图书馆。
“赠书中国计划工作小组”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向世界各地发出赠书征集信为国寻书,然而征集来的赠书要用集装箱运回国内需要得到国内教育部的批准。马大任先生立即向国内教育部提出申请,很快获得批准。为此,教育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指派高教司教学装备处处长为负责人,于2005年指定“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作为“赠书中国计划”的收书站,负责办理报关进口的手续,整理、保存和分发赠书。2009年厦门大学图书馆也成为“赠书中国计划”的收书站,2011年为加强国际赠书的管理,教育部关闭“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转运站,由厦门大学继续承担“赠书中国计划”赠书的接收和转赠工作。“赠书中国计划”送回国内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指定赠送某个大学的,一种是没有明确指定的。例如,2009年9月,厦门大学图书馆转运站收到“赠书中国计划”1500箱赠书,其中大部门赠书为佛蒙特大学法学院和约翰马歇尔法学院指定赠送给厦门大学的法学分馆,其余大部分来自Brooklyn College Library的赠书,任何大学图书馆都可以自行到转运站挑选。至于集装箱的运费和报关等手续费用则由前来选书的图书馆或研究机构按收书比例承担,平摊到每本书不到2美分;其它费用如雇工的搬运费、各地奔波的食宿费、交通费、通讯费、仓库租金等等,一部分来自捐款,另一部分则来自马大任他们自己的退休金。“甲子乡愁集成书”,马老常常不顾年事已高,亲自上阵,到码头安排海运事宜。其爱国之心,令人敬仰!
4 “赠书中国计划”的影响
马大任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以“老愚公”的精神,一本一本地收集赠书,到2016年6月,已将42万册①西文赠书漂洋过海送给国内有需要的大学和研究所的图书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温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等各大高校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均是“赠书中国计划”的受益者。2004年8月,国际经济学界的权威人士——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王念祖教授去世,留下大批书刊和档案,他的家人将其全部藏书和档案都捐给了“赠书中国计划”,马大任先生花费三周时间整理打包出整整一百多箱,其中不乏西方学术著述中的珍本、善本,后全都运回国内赠予中国当代最有名的经济研究所——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王念祖教授的藏书和档案对该所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学术资源和特色文献信息。2009年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收到“赠书中国计划”从国外高校图书馆及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募集到的2000多册英文原版图书,装帧精美,內容新颖,体裁丰富,包含儿童文学、科普等多个类别,进一步满足了全市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英语爱好者的阅读需求。此次获赠的英文原版书,不仅提高了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藏书量,补充其英文原版图书特色馆藏,也为日后该馆长期与国内外各高校、公益组织之间的图书交流合作项目搭建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美国巴尔的摩大学法学院通过“赠书中国计划”将200多册法律原版图书赠予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包括原版教科书、法学专著及法律工具书等,涉及宪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国际法、诉讼法(证据法)、法律写作等具体科目,对该校法学院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的进一步提升均大有裨益。书刊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而图书馆又是知识的宝库,“赠书中国计划”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不仅能节省购书经费,对满足公众阅读需求,提高藏书水平,建立特色馆藏、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赠书中国计划”的爱国义举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世界周刊、世界日报、侨报周刊、新华社、多维时报、青年参考、南方都市报、联谊报、牛津大学出版社、福布斯杂志社及许多其它大众传媒都对这计划进行宣传报道。“世界日报社”不仅多次报道宣传“赠书中国计划”,其公关部还专设了一个收书站帮忙代收美国西部的赠书。随着“赠书中国计划”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吸引了如加州明德图书馆基金会、休斯顿黄氏宗亲会和德州达拉斯IBM公司等众多组织的资助,还吸引了一大批志愿者,他们自发组织团队,为“赠书中国计划”宣传、找书、收书并募捐,这让“赠书中国计划”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了更多关注和支持,进而扩大了收书范围,为国募得更多有价值的外文书。
5 结语
“赠书中国计划”为非营利性机构,所有的工作人员均为志愿者,“讨书”需要有财力和人力的支持,从寻找书源、募集、与捐赠者沟通、挑选、称重、包装、搬运、输送、报关、装船、海运、转运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此,马大任先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解、支持并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去,希望“赠书中国计划”能够有助于国内图书馆的馆藏建设。马大任先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举,令人钦佩。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在他的身体里始终延续着马家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家族血液,他用自己崇高的行动奉守家训:“不谋官职,不图私利,只求学有所长,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 1 ] 王舒.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EB/OL].[2013-12-25].http://www.wzrb.com.cn/article518931show.html.
[ 2 ] 俞雄.骄鸥远影:温州百年在外学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601.
[ 3 ] 马大任.赠书中国计划的创立[J].图书馆杂志,2008(2):18-23.
[ 4 ] 黄之宏.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EB/OL].[2006-08-07].http://www.wzer.net/view/7150.htm.
[ 5 ] 林振将.马大任展开赠书中国计划[EB/OL].[2009-01-15].http://www.88088.com/wzpp/txwzr/2009/0115/345003.shtml.
[ 6 ]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大任学长积极推进“赠书中国计划”[EB/OL].[2013-12-25].http://sfs.nju.edu.cn/user.aspx?user_id=30.
[ 7 ] JOHN T. The books-for-China project[EB/OL].http://www.white-clouds.com/iclc/cliej/cl23Bf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