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2017-05-13杨丹
杨丹
摘 要:新课改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比如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变等,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历史教师的水准与日新月异的教改潮流不相适应,仍是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历史教师亟须重新摸索、设计一些新的教学方案来活跃中学历史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交流;主体;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034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恰当的教学方法会对历史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交流,塑造课堂的“互动”形象
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学生们都喜欢那些尊重学生、和蔼可亲、诲人不倦的教师,不喜欢那些不负责任、重此轻彼、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的教师,所以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应该用亲切的目光不断地环视学生,要表情和蔼,语言温馨,具有激励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动”去激活学生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参与、表现的机会。如必要的留白,适当的提问,足够的思考时间等。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特别是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尽量将各知识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不断地思考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为学生创设好的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提出和探究的问题要密切结合历史现实,如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学生可以感受或可以想见的事件、事物,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把历史知识与时代发展的相关内容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四、激励学生多渠道收集历史资料,培养自主精神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然后引导学生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把通过多渠道获得的信息拿到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如:课前让学生复习春秋五霸的资料,思考一下他们是怎么称霸的?一个小组查“一霸”,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记录,达成共识,形成小组意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归纳,把老师的说教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了科学的历史观。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查找知识的能力以及知识的归纳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利用好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使记忆更形象更深刻
历史插图是一种直观教材,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运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辅助课堂教学,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秦始皇的图片,秦始皇头戴冠冕,身着龙袍,从装束和神情可以看出当时的秦王踌躇满志,一统天下的豪气。进而引导学生们对于皇帝制的理解。
2.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插图还可以突出重点,深化主题。例如,在让学生回顾战国七雄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战国当时割据称雄的局面,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中七国位置及都城在图中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六、利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比较法指的是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性中寻找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找出特殊性,避免混淆,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就是通常说的“有比较,才有区别”。第一,把不同时期但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如把北宋中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南宋的钟相和杨幺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几次农民起义的口号及农民想达到的要求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对农民战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二,把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实质。比如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二者虽然都是日本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但性质却不同,前者使日本从奴隶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而后者使日本资本主义很快发展起来。通过二者的比较,使学生在鉴别中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第三,把中外历史事件或人物等横向比较。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總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使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运用讨论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讨论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选取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允许有不同声音的出现。教师要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整理。这种方法虽然耗时多,但理顺后,这种方法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总之,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活跃中学历史教学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彭云松.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衔接联系”[J].广东教育,2005(9):42.
[2] 李小明.高中历史教学探微[J].基础教育研究,2000(5):44-45.
[ 责任编辑 侯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