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症记者演绎的精彩生命
2017-05-13刘怀英
刘怀英
他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长年坚守夜班工作;他不顾双侧股骨头坏死治疗未愈的危险,杵着双拐坚守在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岗位上;他被确诊为口腔癌后,还不忘新闻和理论评论创作……他,就是广元日报社编委、理论评论部主任付尹。
他把奉献书写进新闻工作
付尹的正式职务是理论评论部主任,但还兼着报社总编室、外宣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并承担着廉政周刊、党建周刊、扶贫攻坚半月刊的采编管理工作。他除了完成评论任务,还要完成报纸宣传的统筹、版面协调、重大策划、采编日常管理等工作。
在对外宣传上,除了付尹自己写,他还组织编辑记者写,所提供的稿件,不断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农民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推出,他还通过写时评的方式,创新了对外宣传的内容……
“没有什么是付老师不会的。”在同事们眼里,付尹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一名为报社“操碎了心”的能人。
“建立夜编部时,没人愿意去,领导把这苦差事命令性地交给了我,一干就是十年,还送我一莫大荣誉:行使总编的权力。”采访付尹时,他调侃道。
1995年,当时印刷机是老式的“卧式飞打”平版印刷机,动一个字,改一条线,往往要花上大半个小时。付尹常常通宵蹲在厂里,直到印出第一张报纸。2004年,报社创办了教育周刊,为了发行,每周下乡卖报纸成为他的必修课,全市300余个乡镇的所有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报纸的评论一直是个弱项,付尹主动承担下来,从2005年起,一写就是十二年,一人几乎承担了社论和本报评论员的写作,平均每年在一百篇左右。
这些年来,报社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变革,付尹也默默付出着,攻克下一个又一个难关。
哪里有新闻他就去哪里
2007年12月,付尹双侧股骨头坏死,医生建议做髋关节置换手术,他不愿意在病床上躺几个月,选择了保守治疗。本该在家休养,但他却杵着双拐完成了灾后重建、重走红军路、美丽乡镇等大型宣传报道任务……
2015年11月,他被确诊为口腔癌后还不忘新闻和理论评论创作。2016年春节一过,他就开始边治疗边上班,写了《铲除穷根方为本》等4篇新年展望的评论文章。到6月底,又写了《论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等28篇评论,还多次深入基层采访,完成了新课题《广元十古在全国古游中的价值与地位》研究提纲……面对亲人、同事、领导叮嘱的多休息,付尹嘴上答应,内心这样想着:生命固然重要,但离开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癌症号称不治之症,唯有正确面对。因此他告诫自己:“坐着等死,不如做着新闻、快乐地去死。”
新闻在基層、在路上,付尹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走基层中。二十五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广元200余个乡镇;培训基层通讯员1000余人次;撰写了20余万字新闻实战教材;先后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求是网等媒体发表了50余万字的新闻评论作品,近百件新闻作品在省内外获奖。
哪里有热点,他就关注哪里;哪里有新闻,他就扑向哪里。身患绝症的付尹仍然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深感时间有限的他总是用满腔热情抵抗病痛的折磨,始终演绎着一个党报记者的生命精彩…… (作者单位:广元日报社) (责编:冯雅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