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奸”与“雄”
2017-05-13刘春子
刘春子
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一)有胆有识,有勇有谋。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就对曹操描写到:“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少机警,有权数,游荡无度。”而曹操真正为人所熟知那一定是他行刺董卓的行动。当时董卓封至太师,受大将军何进之召挥军入京,随后不久便掌握朝中大权,并且开始对与其意见相驳者大开杀戒,汉末政权岌岌可危。曹操想到以献宝刀为名趁机刺杀董卓,但不料被董卓看到了曹操藏在袖子里的宝刀。曹操急忙解释道本想献刀,未成想还未拿出就被发现了,之后曹操找了个理由急忙离去逃跑了。这次刺杀由于预先没有详细周密的计划而失败了,但是他比起没有行动的群臣来说显示出其高人一筹的一面,注定要展露他的雄才大略。
(二)雄才大略,自信乐观。
曹操能当上一代枭雄自然有他过人之处,比如他看事情的眼光就远及常人。当时的局势是汉献帝被董卓所控制,自己要想完成之后的霸业就必须得到望族的支持,并且以后的派兵征讨都可以做到师出有名。于是曹操做了一个最为正确的决定,出兵把汉献帝“抢”到手中。曹操亲自命令夏侯惇为先锋大将,带十万精兵强将前去保驾。之后曹操为了保险起见,同时也是为了展示他调兵遣将,良好的军事指挥能力,先后差遣李典等将军带兵数万一同确保自己的目的万无一失,而曹操则率大军于次日到达。这里着重体现出曹操非凡的军事指揮和统帅能力,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非常注重细节,这也奠定他日后必将超越其他诸侯,来彰显他的雄才大略。
另一方面就是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已经逐步控制朝野朝政,汉献帝便成了傀儡,曹操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许田围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虽不是皇帝,但却行施皇帝的职权。但是他深知百姓皆有归汉之心,而且自身也得不到士族的支持,况且一旦称帝便会立刻遭到对手的舆论打击,让自己成为天下之敌,这肯定是曹操不愿见到的。况且曹操并不看重所谓“皇帝”的虚名。曹操曾说过:“我为汉室服务多年,虽然对人民有一些功德,却只适合做文王,称帝的事要留待下一代”。
(三)奸诈狠毒,残酷冷漠。
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不得以开始走上了逃亡之旅。董卓想清楚曹操开始并非想要献刀而是想要刺杀自己,一连发布数条命令捉拿曹操。曹操一路逃亡逃到故人吕伯奢家,热情好客的吕伯奢吩咐家人好生招待曹操,自己则出门准备打两壶好酒回来和曹操一醉方休。坐在屋中的曹操忽然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怀疑遭到了吕伯奢的出卖,便毫不迟疑地与陈进一起拔剑杀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杀之。之后来到厨房发现有一头绑好还未宰割的猪,原来听到的那句话是为了招待他俩的杀猪之言,这才错把吕伯奢一家人杀害,于是急忙逃跑,碰巧遇见刚刚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一刀便将才施救于他的恩人杀死。好心款待曹操的吕伯奢一家仅仅因为曹操极端自私的想法而送命,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曹操性格中奸诈狠毒,自私利己,也就是他“奸”的一面。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一个信条,暴露了曹操自私自利的阴暗心理。
同时曹操也是个贪生怕死之人,为了防止营中混入敌军的探子来刺杀自己,就对身边的侍卫说自己晚上做梦时会杀人,告诫侍卫自己晚上睡觉时不要靠近他。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的真实性,曹操心生一计,因为晚上他的近卫常常会进帐中查看曹操的状况,于是曹操准备利用这个时间将被子故意扔到床下,等待侍卫走近捡起他的被子,瞅准时机一剑刺死了这名倒霉的侍卫,随后就假装倒在床上继续睡觉。为了揪出纵火的耿纪余党,竟假问众人何人出来救火,并让之站于红旗处,之后曹操竟说出门救火乃是造反之人,下令将百官处死。痛恨祢衡而假手黄祖杀之;忌恨杨脩而加以扰乱军心的死罪。这些事件都清晰的表现出曹操为了自己而不顾他人,奸诈残酷的一面。
二、重视人才,妒贤嫉能
(一)礼贤下士,笼络人才。
曹操在谋霸业的初期就看出人才的深远影响,很早便着手于笼络人才。
他用人选择是“唯才是举”,打破了原先只看出身的选人制度。不久曹操麾下就招揽了一批大将,例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等等谋士和将士加入曹操阵营,这成为他日后所取得的赫赫功绩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三国演义》着重对曹操和关羽的人物对话和情感交流进行了描写,表现了曹操对于英雄人才的赏识,并为了留住人才所做的努力。大将典韦在危急关头,为了保护曹操的性命挺身而出,最终英勇阵亡。曹操大哭一场并亲自为典韦下葬。后来谈及典韦时说道:“独号泣典韦也”。手下的将士看到他们的将领是如此重情重义之辈,哪还不拼命效忠他呢。
(二)妒忌人才。
曹操作为一名正常人,他当然也会妒忌比他有才的人。例如大名鼎鼎的徐庶,曹操得闻他是蜀国重要的谋士之一,便派人掳走了徐庶的母亲,而徐庶又是出名的大孝子,逼迫徐庶离开蜀国来到魏国。另一位我们从小便知道的一位人物孔融也因曹操的嫉恨而死。而杨修则是例外一类的代表。杨修虽放荡不羁,却不像孔融和祢衡一样会跟曹操当面理论,但他每每能窥探出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并且每次他都会去揭穿曹操,这让曹操很是不能接受。终于,杨修又一次揭穿他“鸡肋”的哑谜,曹操为了日后不在暴露自己心中的任何意图便下令将杨修处死了。曹操就因为别人看出他真实想法而动了杀心体现了他妒贤嫉能的阴暗心理。
所以通过曹操对待人才的不同表现,也可以表现他身上“奸”与“雄”两方面,对于可以为自己所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曹操表现的礼遇有加;而对于自己无法得到或者是处处和自己作对,唱反调的人才,他心中便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
三、才华横溢,文学气概
(一)诗句感情深挚。
曹操的诗对比于其他著名诗人来讲可谓是毫不逊色,带有他独特的个人特色在其中。曹操的诗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有气概,有声势,有深度,有文采。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但是和以往的乐府诗词有较大不同。首先曹操的诗虽然扔采用乐府的题目,可是内容却有着极大的创新。
曹操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战乱的的军旅及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类诗着重写实,用概况叙述性的语言来描写百姓家破人亡,四处逃亡的凄惨生活,军旅上战士有家难归,词语大多慷慨悲凉,可以给读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自己希望一统全国的愿望和决心。例如《蒿里行》:“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诗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仅仅用朴华无实的语言就给读者带来无限悲凉感。
(二)诗句气势磅礴。
另一部分诗歌则是抒发他一统全国的壮志雄心和内心顽强不屈的进取精神。曹操的这类诗歌大多语言,例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抒发曹操壮志难酬、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龟虽寿》则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的壮志。《观沧海》则是通过描写壮阔波澜的景象来抒发曹操内心壮阔宽广的胸怀。
综合曹操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曹操相比较于他性格中“奸”与“雄”的一面,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他雄气万丈,磅礴豪迈的“雄”气。
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虽仍描写了他机敏过人,胆识过人的文韬武略,却在一定程度上着重渲染了他阴狠歹毒的一面。通过上述的举例,不难看出曹操的性格是对立的,主要表现为“奸”、“雄”两方面。一方面他有开阔宽广的胸襟,他惜才爱才;另一方面他又有些嫉才妒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使读者看到一个有血有肉,令人又敬佩又憎恨的传奇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