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导入语设计建议
2017-05-13古丽鲜·托乎提
古丽鲜·托乎提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伊始的重要环节之一,“万事开头难”。好的导入能让课堂变成临源之水,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的展开打造一个水到渠成的先天条件。因此,在导入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是很必要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再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进行教学,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中去。怎样才能做好一个成功的导入呢?
关键词:初中生物;导入教学;导入语
好的导入如同桥梁,串联着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好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接下来的高潮与结局,好的导入还能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就像一粒小石子,虽然小,却可以击中学生的“心湖”,激起多多涟漪,形成“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局面。因此,教师在导入时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探讨新知创造好的开端。可以说,“导入”这一环节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发挥着举足轻重之作用。在此,笔者结合实践教学,列举利用诗词导入能加强情感教学,体现生物学与其他科目紧密相连,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以培养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导入支点,实现教学目标,实验操作、设置问题导入新课等几种导入方法,旨在提升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一、利用诗词导入能加强情感教学,体现生物学与其他科目紧密相连
生物教学中,适当运用诗歌导入新课,即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维得到启迪。例如,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导入新课。这里的“插柳”主要指的是无性生殖中的哪种生殖方式呢?这样很自然地导出“扦插”有关的教学。再如,可利用毛泽东少年时写的一首“咏蛙”诗词“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导入“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相关教学内容,既生动又形象。再如,在学习“生态系统”内容时,可以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谚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新知,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学生也能乐在其中。生物教学中利用诗词导入既生动又形象,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埋下伏笔。为接下来整堂课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导入教学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节新授课,一般包括导入、讲授、巩固等环节。作为“序曲”的导入在新授课中非常重要。在生物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或者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通过视觉刺激心领神会,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骨的结构”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纵剖的长骨,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要提出观察的重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骨端与骨中部的结构是不是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呢?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呢?这种导入是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能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能突出新课的重点,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结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这样一来,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就自然而然地被引了出来。
三、以培养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导入支点,实现教学目标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个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生物不同于其他学科,生物学科更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了生物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种素养主要包括生物知识以及学习生物时的精神品德在内的各项内容。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高瞻远瞩,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内容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挑战实验,可结合一小孩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小哈维对解剖科学有严谨研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开始的一系列发现和实验。待故事讲完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去发现和再现哈维的实验过程,鼓励学生去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最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实验操作、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学科的一大特点。在生物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可增长知识,又能学到技能。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内容时,生物教师可用“膝跳反射实验”将新课引出来。上课时,将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课本中的膝跳反射实验,鼓励学生讲述自己觀察到的现象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接着,教师再讲述: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它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那么,神经调节又是如何进行的呢?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再如,在学习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内容时,可采用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实验引入新课。先要求学生在课前用新鲜的萝卜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在教学时让各组推荐出的学生代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且说明为什么一根萝卜条硬挺变大,而另一根萝卜条却变软变小了。通过这个实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到最佳状态,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在生物教学中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对联引入、对比引入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这些导入都起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带入情境等作用。精心设计导入,能勾闪着学生有神的目光,引舞着灵巧的手足,萦振着颤动的耳膜,叩响起学生智慧的音符,激起情感的浪花,还能使生物课堂教学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毛,肖霞英.让幽默点缀生物课堂.中学生物教学,2006(1-2):39.
[2]姚铭洋.解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0,35.
[3]陈江文.牢记“五要一关爱”轻松解决初中生物探究题.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1).
[4]秦玫玉.浅谈新教学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