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
2017-05-13乔娟
乔娟
摘 要: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家庭、道德、金钱、个人奋斗等要素。他们的幸福观受到了宗教信仰、人际交往、教育、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幸福的认知误区等因素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46-02
“幸福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如何评判幸福以及如何获取幸福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甘肃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人才储备,一方面他们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另一方面他们又经历着各种各样现实选择与民族传统观念冲突之间的压力。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确立什么样的幸福观,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意义的确定,更重要的是会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分析。
一、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认知现状
课题组选取了在兰州市的13所高校和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在校少数民族(世居甘肃)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4份,有效回收率96.8%。其中男生395人,占51%;女生379人,占49%;主要涉及回族314人、藏族276人、维吾尔族88人、东乡族37人、裕固族14人、满族19人、土族10人、蒙古族7人、 保安族2人、撒拉族3人,哈萨克族4人等11个少数民族。通过一些题目的设置,我们试图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怎样,比如他们如何看待幸福与金钱、幸福与道德、幸福与努力等关系。
1.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
当问及“你感到幸福吗?”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幸福”占16%,选择“比较幸福”占56%,选择“一般”占24%,选择“不幸福”占4%。可见,72%的学生感到自己幸福。当问及“如果你感到幸福,你认为你的幸福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时,“家庭认同” “学业有成” “衣食无忧”是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当问及“如果你感到不幸福,你认为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时,“人际关系” “经济因素” “前途迷茫”是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可以看出,总体而言,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感比较高,他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本民族成员对自己学业上的认同。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由于家乡教育的相对落后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不够,自己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成为家族的骄傲感觉很幸福。同样,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日益频繁,由于风俗习惯、交往习惯等原因,很多学生一度出现人际交往上的困惑,加之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总是感到捉襟见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2.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物质财富视为幸福的首要前提
在回答“你认为幸福最不能缺失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排在前面的选择分别是“物质财富” “身体健康” “精神享受” “家庭亲情” “其他”各占一定比例。很多学生脱口而出的话基本一致,那就是“没有钱寸步难行,还能有幸福吗?”可见,大部分学生把物质财富的满足视为幸福的第一要义。诚然,幸福的满足有物质的成分,但是过度看重物质也是对幸福认识的一种偏颇,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3.甘肅少数民族大学生将道德视为幸福的重要因素
当问及“生活中当你帮助了别人或做了好事之后,你会感到幸福吗?”时,86%的学生选择了“会”。当问及“当你得到家人、朋友、老师的赞扬后,你会感到幸福吗?”91%的学生选择了“会”。当问及“你相信好人有好报吗?”时,选择相信的学生占66%;当问及“当你的班集体或宿舍得到表扬时,你会感到幸福吗?”71%的学生选择“感到幸福”。“你是否愿意和一个有道德的人交往,并感到幸福?”76%的学生选择“愿意”。“生活中,你对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别人怎么看待?”学生的回答集中在“赞同”占76%,选择“不赞同”占18%,选择“视情况而定”占6%。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对道德因素的重视。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也是获取幸福必不可少的因素。
4.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奋斗视为实现幸福的途径
在面对“你将采取哪些方式获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一问题时,选择“个人努力奋斗”占82%,选择“亲友帮助”占11%,选择“顺其自然”占7%。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都能认识到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获得,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这是非常务实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自己的信心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但一定程度上也对自己个人前途有迷茫的倾向,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5.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家庭幸福视为幸福的主要方面
在对“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人对你的幸福影响很大?”这一问题的选择结果看,排在前四位的选择分别为“亲人” “恋人” “同学” “老师”。当问及“你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选择“家庭美满幸福” “事业有成” “健康平安” “为社会做贡献”排在了前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他们会把家庭幸福视为最大的幸福,同时也认为亲人对自己是否幸福影响很大。
二、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因素
在我们所调研的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生源来自农村的占72%,来自城市的占28%。其中来自甘肃民族地区的学生占61%,来自甘肃其他市县的占39%。结合访谈及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宗教信仰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调研中,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到94%。伊斯兰教与佛教是甘肃少数民族群众信仰的两大宗教,藏族还是全民信教的民族。无论信仰伊斯兰教还是信仰佛教,信仰成为生活的核心。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大学生宗教信仰很虔诚,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往往会从念诵、功课、礼拜等宗教仪式与规范中获得心理慰藉与社会支持,从而他们的幸福感往往会高于汉族大学生。除此之外,宗教中的各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道德因素的重视。比如伊斯兰教、佛教中的禁忌很多都有道德层面对人的约束。
2.人际交往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幸福观有一定的影响。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到兰州上大学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到了大学,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知道怎么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打交道,有时同学之间也会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语言的不同难以有效地沟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更加觉得还是在自己的家乡好,在家里幸福。他们更倾向于和自己的老乡、同学来往。这种对不同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一些学生的幸福观。来自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前者的人际交往往往要好于后者。
3.社会不良价值观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有钱就有了幸福” “吃喝玩乐就是幸福”这样的论调让一些学生将它视为获得幸福的法宝,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一些學生在反观自己家乡所在地的贫穷落后,与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相比,他们的幸福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希望改变自己家庭的面貌,而家庭急需改变的就是家里的收入增加,能够过上更富足的日子,这使得他们无形中也赞同金钱对幸福的重要性。
4.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家庭幸福,这与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学生都是在父母的教导与关爱下体验幸福。有学生说道:“母亲的病好起来我就很幸福。”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大学毕业后还是会回到家乡,家乡有着浓厚的亲情牵绊。个别学生也表示父母希望自己能去见更大的世面,到大城市去发展。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外,学校教育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一致认为虽然学校并没有开设关于幸福的课程,但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会对自己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些学生表示努力考大学就是受到高中班主任的影响。他们甚至以班主任为榜样,认为自己将来能像班主任那样就是非常幸福的。
5.对幸福的认知误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可以说,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他们虽然非常重视家庭幸福但往往忽视社会幸福;他们注重物质对幸福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精神幸福;他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创造幸福的能力不足;他们对幸福的认知单一而不全面。总之,幸福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道德与情感的统一以及思考与实践的统一。
三、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路径
在继续发挥好原有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积极因素基础上,加强日常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是非常必要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
“人的幸福观是在需要得到满足时的积极体验,这是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凸显的过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例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促使他们过分关注“小我”而忽视了个人幸福的获得离不开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诠释的价值观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2.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
“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生活在较为单一的民族环境中,对“他族”和异质文化接触较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更完整和纯粹”[2],这就造成了他们在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时产生一定的障碍,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需要大学生自身要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去看待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待人接物方式,进而加强彼此的了解,从而达到对彼此的认同。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不同民族学生通过结对子、互助小组、民族知识宣传讲座、文艺联欢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隔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自信、提高幸福感。
3.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应关涉学习者的幸福,成为既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又能够培养学习者判断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的幸福教育。”[3]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幸福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幸福的真谛、把握幸福的规律,全面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幸福的人。”[4]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引导他们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提高追求幸福的能力。
4.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
幸福是一个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更需要人们去认真体味。幸福的获得离不开情感的投入,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人往往获得的幸福感要比消极厌世的人高很多就是这个道理。高校要通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幸福,感恩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丰富自己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例如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机构,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去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综上所述,通过各方面的合力固然重要,但幸福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主观感受,一切的教育手段都只能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最终还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创造。
参考文献:
[1]郑芳,龚子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6(11):73.
[2]方清云.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
[3]刘佳,明庆华.论教育与幸福[J].当代教育科学,2010(5):7.
[4]于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探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