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13韩菡王平
韩菡+王平
摘 要:教育部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当今时代发展变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新特点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设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十分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探索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访谈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35-03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通过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今时代发展变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党中央指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新途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科学引导、培养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新特点
1.思想意识开放独立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均为90后,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不从众,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进行独立判断。他们注重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个性教育,学习方法也与之前大为不同,他们能积极思维、充分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心理要求。他们一方面渴望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说教、“灌输”比较反感和抵触。
2.乐于创新,不因循守旧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90后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和知识更加丰富,易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传统的“传道授业”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打破旧传统,标新立异,激情飞扬的渴求和期望。
3.乐于从实践体验中获取知识
90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强。他们兴趣广泛,乐于从不同渠道的亲身体验和与别人的交流中吸收知识。实践体验性课程可以更加积极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夯实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能力。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的不断进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也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和思想认识水平不断调整和发展。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还存在诸多与现实不相适应之处。
1.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缺乏互动,灵活性不强
与现代教育方式相比,传道授业的传统教育把传和授作为教育的主要精髓,把知识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强行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时的重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方法不注重教育客体的需求和差异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育中强调服从教师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度不高,易产生倦怠感,也就无法提升教育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内容针对性不强
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统一的教材与课程无法在内容和层次上有所区分和侧重,无法从源頭上把握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所需要的是自身贴近现实、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可效仿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不强
当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强,喜欢通过从自身的体验中接受教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中很难融入学生自身体验,无法让学生从实践和体验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实践意义
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接受主体,如果接受到的是不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因循守旧的刻板教育,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失去他们对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因此,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面临各种思潮的冲击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仍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不与时俱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则不佳。
2.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是培养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新时代建设者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是要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管理约束型”教育方法转变为“引导建构型”教育方法。只有通过多种方法使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机结合,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心、入脑,从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四、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特点
“访谈活动”是根据现阶段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新载体的尝试,是创新教育方法的大胆探索,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益补充
“访谈活动”改变了单向的思政教学模式,可以将书本上的思想政治理论与访谈嘉宾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与访谈嘉宾的对话交流中能够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规划大学生生活,使思想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得以升华,真正得到心灵的震撼,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2.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教育模式出发点是以问题为导向,从大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问题,从身边和社会中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中获取资料,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容易接受的解决方案,互动性强是其突出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课堂教授,师生之间互动性比较弱。而在“访谈活动”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学生与访谈嘉宾之间、学生与作为主持人的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通过思想交流、经历分享产生心灵碰撞,并获得相互促进,学生是活动的发起者和设计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3.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贴近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效仿性
“访谈活动”开展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学子资源,将他们的成长轨迹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结合不同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从访谈主题的选择、访谈嘉宾的选择、访谈内容的设计中融入学生观众的需求,让成长轨迹契合度高的身边的优秀人物和成功经历为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榜样。如果校内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还可邀请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走入校园,分享人生经历和提供中肯建议,在平和自由的气氛中达到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和励志作用,访谈活动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贴近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角度去研究和看待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能从教育客体的实际情况感同身受。
4.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便捷灵活性
访谈活动的组织策划一般由一线思政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活动的选题内容就以当前学生思想状态的热点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访谈嘉宾的特质,并在访谈主题、访谈提纲和嘉宾的沟通方面采用灵活便捷的方式,不需耗费太多人力、物力,多媒体教室就可以满足访谈活动场所的需要。因此“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教育模式在活动策划、活动制作实施、场所选择等方面具有便捷的灵活性。
五、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实践
近年来,笔者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并对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开展了系列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广泛认可与欢迎。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确定访谈选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思想的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向在“90后”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新生的思政工作重点应放在适应性方面,放在专业思想教育、身心适应性教育、集体归属感教育等方面,因此可选择学习科研优秀、实践优秀、学生工作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优秀学子访谈”、邀请学院专家教授针对专业思想教育进行“专家教授生涯访谈”;二年级思政教育应当满足不同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牢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信心、树立学生自信。可以开展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榜样的力量” “心灵港湾心理健康访谈”等访谈活动;大学三年级工作应以规划引导以毕业分流去向为导向,按生涯规划目标进行学生分类,对各类生涯规划进行剖析,如“研究生备考访谈” “职业生涯规划访谈”;大学四年级工作特色——毕业远航,面对就业压力及毕业分流可以进行“就业创业优秀学子访谈”“优秀毕业生访谈”等访谈活动。
2.访谈嘉宾、访谈主持人与观众可形成双向教育系统
访谈活动的主持人一般由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教师担任,在访谈活动举办前,先根据选题制作调查问卷广泛征求观众的意见和问题,带着问题与访谈嘉宾进行多次沟通,根据嘉宾特点和观众问题形成具有逻辑性故事性的访谈提纲,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最关注最疑惑的問题,同时作为主持人思想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和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并通过与嘉宾的互动传递给学生观众。
3.延伸“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模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新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结合,更加促进了思政教育的贴近性、便捷性。“访谈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影像资料按内容或风格进行分类和后期制作、加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借助新媒体手段并入校园网,方便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在业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也让“访谈活动”的影像持续升温。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调研学生对访谈活动的反应,对访谈活动的德育效能进行测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导向,对“访谈活动”进行改进。
4.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施效果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广泛调研学生思想动态,累计开展“优秀学子访谈” “职场人生访谈” “优秀毕业生访谈” “启益人生访谈”等系列访谈活动六十余场,涵盖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培训等方面。通过调研问卷显示,66%的大学生更喜欢访谈类思想政治教育,84%的大学生表示对访谈活动非常感兴趣。自访谈活动开展以来以其贴合学生实际的活动主题、感同身受可效仿性强的风格吸引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以其娓娓道来、自由舒适的活动现场赢得了大学生的好评,同时访谈活动提供了一种在大学生听众分享嘉宾感悟时的无形教育,不受时间与空间上的拘泥,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具有互动性、灵活性、实践性、丰富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综上所述,“访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李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2]李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定位”的几点思考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7).
[3]李南,徐思师.从访谈节目走进校园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党建思政德育,2012(11).
[4]张弛.访谈节目的社会功能[J].新闻窗,2009 (2).
[5]郝磊.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1).
[6]周美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蕴涵[J].教育探索,2008(2).
[7]唐建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层次化及其实现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