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德育功能的缺失和对策

2017-05-13马永英

学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德育对策功能

马永英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德育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当前,中学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政治教学并没有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依据新课程理念,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加强德育教学渗透尤为迫切。对此,教师应积极进行研究,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65

一、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的地位主要是由思想政治课自身的性质决定。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199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1996年《高中思想课程标准》等文件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党和国家文件中对该学科性质的定位,也正是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作为德育阵地的地位。因此,充分利用本学科的德育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让思想政治课成为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学科尤为重要。

二、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功能的缺失

(一)德育功能的内容

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德育功能包括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教育功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看,德育功能包括道德品质功能,政治素养的培育功能,健全的人格功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功能。

(二)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首先,受传统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影响,政治课的教学弱化了其德育功能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致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且,政治教学将分数作为最高评价尺度,强硬灌输理论,很难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且情感价值观教育被淡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很难被重视,使得看起来美好的德育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育。

其次,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化,德育素养方面缺乏工作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其德育工作局限在照搬教材、空洞说教、流于形式,并没有触及到学生丰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忽视了学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走向单向度的说教灌输,言之无味,动之无情,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和体魄的德育功能荡然无存。学生遇到实际生活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没有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标准,导致中学生知行分离。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几点对策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最高价值标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中学生讲,这里的“德”重在强调公民道德。大多学生对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表现出知行分离,其原因在于德育教育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没内化到外在行动中。因此,需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加强中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化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有效路径。比如《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道德价值引领,需要创设有时代和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在情与境的交融中体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生活中不文明行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在生活中知荣辱、明礼义、树新风。将静态的知识升华到思想的激荡与使命的担当层面,可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求真立德的统一。

(二)將善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灵魂

巴尔扎克说:“教育是民族里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教育最美好的姿态一定是引导学生向上至善的艺术。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引导学生把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经济人作为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政治生活》将培养有政治素养的现代公民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文化生活》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生活与哲学》学习哲人智慧,感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求善求真,视野高远人文精神。由此,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渗透着育人、育心、育德的善的教育,善的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学的灵魂。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德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政治课教学要求创新、灵活运用教育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法教学,把知识同情操、修养、品质相交融。这需要从课堂内外创造宽松、宽容、温馨、和谐的德育环境做起。

良好的课堂德育环境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时,我用了情境教学法,播放了“9.3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剪辑视频,使学生在催人振奋的音乐和气势宏伟的画面中体验感悟抗日精神,强化情感认知。这不仅激活了学生求知欲,也调动了学生主体性,更在无形中培养了集体主义和民族意识。德育功效可谓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良好的德育环境还需温馨优美、和雅健康、书香文化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与校园、同学、老师都和谐相处,身心愉悦,快乐成长。其中,教师对学生偶然犯错不要过分求全责备、无限放大,放下批评责罚的武器,以宽容和微笑折服学生,重视心灵沟通,淡化德育的严肃性,让德育之花处处盛开。

总之,道德是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关系着民族的兴衰。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顾爱军.对政治课德育功能实效性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0):61-62.

[2] 李映雄.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教学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2):28-29.

[ 责任编辑 张翼翔 ]

猜你喜欢

德育对策功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诊错因 知对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