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途径
2017-05-13田艳芳
田艳芳
摘要: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学质量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学数学作为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自主探究式学习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从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合作探究;途径策略
一、对学生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起不到任何效果,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拓展。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很多数学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简单的进行知识讲解,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则处于厌烦的学习心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给予适当的肯定,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信心,经调查发现,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有利于激发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动力。而教师要适当的转换教学模式,将教材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统一分析讲解,实施合作性探究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困难和不懂的地方说给老师听,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拓展情境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思考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制定出合理的解题方法。随着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日益完善,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并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带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模块的设计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进一步理解数学中的相关要点,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以后高难度数学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条件,数学作为一门涉及内容比较广泛的学科,具有趣味性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原理拓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比如说,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卡通人物进行知识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积极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小学数学内容的设计比较丰富多彩,探究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在探究学习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技能的方式对策
(一)建立完善合作探究小组。
新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更多地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在讲述《百分数意义与写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合作探究学习法。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下达学习任务,让学生探讨今天课堂所要讲的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最后将自己不懂或者想要学习的知识告诉给老师,老师再为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述。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将学生的意见集合起来,还为学生提出意见开创了一条渠道,养成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组。
对于教师来说,合理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结互助品德,有益于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以及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不仅有益于加强团队成员关系,还可以让每个成员收获知识。但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注意异质分组,即将学习成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一组,平均每组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够达到以强带弱、以高带低的目的。教师还要注重组员之间的沟通以及疏解,避免出现学习好的学生独大,排斥学习差的学生这种现象,要激发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优生乐于助人的精神,鼓励学困生建立自信心,这样才能够达到合作探究学习最初的目的。教师在每组还要选出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以及一名汇报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样才能够高效地完成合作探究学习。
(三)正确把握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
在合作中,最应该注重的是通过合作实现组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不管合作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教师都要避免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真正的作用。在选取合作探究的课题时,一定要选取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是在小学生知识面以及能力之内的课题,还要添加一定的探索价值。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时首先要对课题产生探究兴趣,这样才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实现操作。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这样学生才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合作探究的意义就在这时产生,利用合作探究将意见统一,合作完成课题,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在学生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后要给予慎重的点评,尽量用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完成任务。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如何实现小学生素质教育,让小学生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培养自身的自主學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是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小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全能型人才,为国家与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卓华.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2]周义元.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3]陈润琴.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及意义解析[J]. 学周刊,2016,(15).
[4]黄飞.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5]陈坚.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升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6]谢先梅.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策略[A]. 《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