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引导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017-05-13许慧芳
许慧芳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教育阶段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教育课程。对高校学生而言,个性独立、已经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该阶段常规的教育手段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心理因素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提高教育效果。本文探究心理引导因素应用在思政教育中给高校学生的发展带来的作用,为当前乃至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引导;高校;思政教育
前言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思想、心理、政治素养铺垫,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社会、世界。但是由于现代网络的普及,各种各样的思想盛行且良莠不齐,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动摇社会正统主流思想的地位,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开展。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抵制不良的思想传播,弘扬正统的主流社会思想以及培养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研究课题。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当下网络的盛行让高校学生能够更快、更全面地接触各国各式各样的文化,各个阶层的思想。在提高学生眼界的同时,良莠不齐的思想给学生带来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守的问题。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拜金与勤俭等不同的思想碰撞下,多数学生处于迷茫的状态[1]。再加上高校学生要求标新立异、自我意识强烈,因此对于思想的追求也特立独行。主流的社会思想、价值思想在外来思想的对比中,追求个性独立的高校学生往往倾向于外来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因此显得格外沉重,如何引导学生接受正统的主流社会思想由此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难题。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机遇。
在面临着挑战的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机遇,需要教育工作者抓住时机。首先,网络的应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思想文化、了解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扩大先进思想的覆盖范围。其次,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课堂,教育方式也从枯燥的课堂教育也发展成为网络教育。最后,心理引导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教育手段,可用于弥补当前高校政治思想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严肃对待挑战的同时要抓住机遇创新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培养忠诚的建设人才。
二、心理引导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健全学生人格。
高校学生面临着恋爱、就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困扰,但是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疏导途径,导致学生消极思想越积越深。学校除了常规课思政教育课之外,还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及室,帮助学生消除恋爱、生活、就业思想上的误区。当前的教育主张师生平等的对话,思政教育也更应该如此。因此心理引导学校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谈。通过平等的交流方式,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老师也能够针对于学生的困扰做出针对性的引导。在老师的循序引导之下,帮助学生纠正对恋爱、就业等各方面的误解,从而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此外,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引导的过程中也需要讲究策略。除了环境的营造之外,心理引导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提问式引导,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由陈述,老师则作为一个倾听者并适时地给学生提出建议[2]。通过心理引导的方式,消除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产生的思想误区,健全学生人格。
(二)开展网络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当前网络发达,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肆无忌惮的宣泄着自己的情感。网络的发达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宣泄途径的同时也存在不良思想、谣言等扩大化的不良影响[3]。因此,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注重对学生的网络心理引导工作。学校可开设学校公共微博、微信等社交账户,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通过上述方式在及时发布相关于学校政策、国家政策的正面新闻,避免学生对于学校、国家政策产生错误的解读的同时也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此外,学校应该认真对待学生在评论区的评论,根据学生的评论对学生的疑惑做出解释。还可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特点开展思想动员活动,如在“汶川地震”、“天津大爆炸”等灾难中号召学生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引导学生学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韩乐天集体团公开支持“萨德系统”对邻国带来威胁行为的发起抗议活动,号召学生抵制反动分子的爱国行为等。通过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能够有效净化学生的上网环境,同时也增强学生接触主流思想的力度,抵制不良思想的传播。
(三)开展心理引导,树立模范典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着模仿心理,学校可根据学生的模仿心理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成长为道德模范。如可号召高校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开展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工作,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社会、国家的弘扬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思想是反动的。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价值观、荣辱观。同时也在学生面对各种思想冲击、碰撞下不知所措的时候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此外,学校还可开展学生模范学生的评选,从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对模范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学生向模范学生学习,掀起向模范学生、典型人物学习的热潮。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引导,不仅能从思想上转念学生价值观、荣辱观,还能从行为上规范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政治素养[4]。对于学生而言,引导其向先进人物学生,无疑是给其成长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四)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与传统按部就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一样,心理引导是基于学生心理、从实际出发的一种教育模式。因而该教育模式更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心理引导以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政治困惑为对象,进行专门的引导,具有针对性,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更能坚定学生的思想。心理引导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也引导学生总结判别是非对错的方法。以近段时间的乐天集团事件为例,该事件一经曝光,因此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可先不对该事件作出评论,而是陈述事件。陈述完事件之后,引导学生站在韩国、美国、朝鲜、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角度看待整个事件,正确看待每个牵涉其中国家的利益关系,从而分析利与弊,总结事件的影响。最后,根据总结得出自己的思想、政治观点,以及自己对于该事件该采取怎么样的态度。该教育方法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判断事件的方法,也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与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结语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品格的人才,当前的的高校教育除了需要加強文化、技术的培养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如何开展思政工作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成为广大高校思政教师的研究热点。心理引导是一种基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教育效果,同时也需要广大高校思政教师继续专研开展心理引导的有效方式,将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晁博红.基于高校学生心理、思想变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43.
[2]郭俊.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5(96):134.
[3]杨杨.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9-132.
[4]王楠.心理引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