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7-05-13罗丽玲

吉林农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水稻

摘要: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比较悠久,是仅次于玉米之后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虽然在种植中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但是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仍需着重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9.015

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广西来宾主要的粮食作物,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强被广泛种植。水稻的广泛种植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挖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潜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对水稻种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水稻简介

水稻按照品种分有籼稻和粳稻。按照生长周期长短分早、中、晚稻。按照土壤水分适应性分水稻和旱稻。在以上种类中都分早、中、晚熟品种,栽培方面还分一季水稻、两季水稻和三季水稻。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有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这两个生长时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水稻种子萌芽到分蘖是水稻的营养期,营养期又分为秧苗期和分蘖期,这个时期主要是营养器官的形成,为后期的生殖期积累营养。抽穗以后到水稻收获是水稻的生殖期,主要包括长穗期和抽穗期。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科学整地

科学整地是水稻生产的基础,水稻的健康生长需要优质的土地资源做支撑。水稻种植地的选择主要是养分充足、土壤保水保肥效果好,土壤的排水能力强、供水能力充足。整地时要先进行翻耕,再进行旋耕、深松等,深度要适合地块条件,耕地后要保证地面平整,并施上底肥。

2.2育秧

育秧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第一步,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基础。根据种植地块条件可以分为水稻水育的水秧田和旱播旱育的旱秧田;根据秧田整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耕水整的水秧田和水耕水耥的通气秧田等;根据保温设施的不同可以分为露地育秧和温室育秧等。根据移苗方法不同可分为小苗带土移植或中苗带土移植等。不同的育秧方式有不同的标准,但有一些共性标准,即幼苗叶宽、生长整齐、秧龄适当等,同时要求幼苗光合作用能力强,束缚水的含量相对高,移植后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

水稻育秧过程包括种子处理、催芽、播种等环节。一是种子处理。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二是催芽。催芽能保证水稻幼苗出苗齐整,出苗后生长迅速,减少幼苗时期,避免幼苗时期长而遭受病虫害影响。催芽主要是根据热源来促进水稻种子生芽,可以温床催芽、大堆催芽、高温破胸、摊晾催芽等;三是播种期。水稻的播种要掌握时间,适时、适量和适秧龄播种,合理安排播种,对于水稻优质高产有重要作用。对于晚熟品种,抽穗期稳定的水稻,播种的弹性比较大,可以播种稀疏,利于秧苗强壮。对于杂交水稻,可以播种前灌水,播种后浇水,播种秧龄以叶片数为标准即可。对于生育期比较短的水稻,播种时适合大密度播种,可以保证幼穗有良好的分化条件;四是秧田管理。秧田的合理灌溉和施肥对水稻高产有重要作用。在水稻播种到出苗,水稻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强,但是本身通气组织不发达,因此要实行露田管理。水稻出苗到2叶期水分处理是露田和浅水结合,这个时期水稻通气能力比较强,可以适当加深水,但是时间不能太长,而且水位最深不能超过最上面叶的叶枕。在一心一叶期要对水稻施断奶肥,如果不能及时施肥,则要在二叶一心时进行补施。在水稻的叶片变深时要补施接力肥,在移栽前2天要施送嫁肥。

2.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产的关键,合理密植可以协调水稻群体和个体矛盾,增加穗的数量、增加颗粒的重量和数量,从而实现优质高产。合理密植可以促进水稻光合作用,扩大绿叶面积,提高能源利用率。增穗的方法是对小穗品种、早熟品种或推迟移栽的品种,可以增加水稻密度,以实现高产,一般以28穴/平方米为最佳。增粒主要是针对大穗品种,主要是通过适当稀植,促进单株水稻分蘖以形成大穗,提高单株水稻的产量。对于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地块,可以在适当密植的基礎上,实现穗数和颗粒数一同增长,密植最佳为22穴/平方米。

2.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分为返青分蘖期管理、拔节长穗期管理和抽穗结实期管理。返青分蘖期管理主要是以营养器官的生长为中心,这个时期是决定穗数量的关键,也是水稻发育和结实的基础。在分蘖时要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同时培养数量足够的强大蘖。要查苗补苗,保证幼苗齐全,在水分管理方面要适当进行深水以促进返青,要浅水灌溉以促进分蘖,并及时晒田。施肥要依据幼苗实际情况施用分蘖肥,同时防治病虫害。拔节长穗期是营养期与生殖期相对旺盛的时期,也是保蘖增穗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协调营养期与生殖期的矛盾,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促进大穗生长,同时巧施增穗肥,合理灌溉,注意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抽穗结实期是营养期结束,以水稻颗粒灌浆为主要生长中心,这个时期的代谢以碳代谢为主,光合作用的产物已全部移向穗部。管理主要是养根、保叶和穗、增加颗粒的重量。水分管理主要以灌溉为主,灌溉后保持地块湿润即可,但不能太早断水,否则会导致水稻根蒂早衰。施肥依据水稻实际生长情况进行,主要以叶面肥为主,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3结语

随着种植技术含量的增加,优质水稻已经成为研究人员最重视的问题,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不断研究栽培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为人们提供健康、环保的水稻产品。

参考文献

[1]彭大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01).

作者简介:罗丽玲,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高产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