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2017-05-13赵静敏
赵静敏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江苏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研究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江苏开放型经济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对策。从建设现代产业发展与开放的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以创新合作模式为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外部环境制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物流体系建设和境外园区建设为保障,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培养江苏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等方面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 江苏省 开放型经济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江苏是中国开放较早、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开放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外资、外贸、外经等主要指标始终名列全国榜首。其中,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连续13年全国第一,进出口货物贸易连续13年全国第二。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主要特色。“十二五”以来,开放型经济更加注重穩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呈现出量稳、质升的发展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苏外贸、外资以及开发区发展基本情况
外贸情况。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进出口小幅下降。2014年江苏省进出口实现历史性转变,一般贸易自1995年以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当年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44.1%。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72.7亿美元。根据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看,2015年江苏省对外贸易总额为5456.1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3.2%。其中,出口总额3386.7亿美元,下降0.9%;进口总额2069.5亿美元,下降6.7%。近五年来,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情况见表1所示。
外资情况。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境外投资发展加快。2014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281.7亿美元,同比下降14.2%,占全国的23.6%。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的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方式、招商环境和利用外资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方面,江苏省2014年共核准对外投资项目736个,同比增长21.7%;中方协议投资额为7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1033万美元。根据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江苏省新批境外投资项目879个,比上年增长19.4%;中方协议投资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同时,江苏省企业国际化的服务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2014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9.5亿美元,同比增长9.5%,居全国第三位。江苏境外园区发展迅速,其中,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两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进展顺利。
开发区发展情况。开发区经济稳定发展,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开发区的建设加快了江苏工业化进程,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载体。2014年底,江苏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1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0个,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23个。根据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比2014增长12%,达18.7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13.5%,共3850亿元;江苏开发区的进出口总额达439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量的80.6%;其中,出口总额占全省总量的78.9%,为2671亿美元。吸引外资中的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93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79.5%。
(二)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相关文献,一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用两个指标进行量化:一是对外贸易,二是FDI,即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可以由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两个指标量化表示,即:
经济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
其中: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额/GDP×100%;外资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额/GDP×100%;而资本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固定资产投资×100%。
从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纵向水平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开放度猛增,但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开放度开始有所下降,尤其是外贸依存度的下降,带动了开放度的下降。由此可见,地区开放度上,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占主要地位(见图1)。
从图1不难看出,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在“十二五”期间均出现逐年放缓趋势。目前,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推动江苏更好更快发展不能再单纯依靠外需拉动与吸引外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探索与重视。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推动,进行经济深度开放与发展,从而使江苏开放型经济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型升级。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作为我国东部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江苏省依托国家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寻求开放道路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开放型经济发展成为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为江苏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与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之间也逐渐产生一些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突破创新动力,开放型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由于江苏省现有开放型经济和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的转型升级产生新的增长动力到来之前,江苏省开放型经济较难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动力,低速增长将成为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与此同时,以制造业为主的江苏开放型经济体中,部分制造业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期,一方面是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新需求,另一方面是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以提高利润水平。但转型升级的磨合阵痛期可能打压正常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而且这还将会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第二,江苏省内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缓慢。江苏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出口加工区、第一家综合保税区,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自贸区战略的发展,江苏特殊监管区域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步缩小,而且省内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国内加工贸易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的瓶颈期,江苏的加工贸易更因为处在改革发展的前沿以及自身体量之大的原因,“痛感”更加明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和“创新型”的转型步履维艰,与目标差距较大。
第三,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受到内外环境制约。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全球范围内,由于资源、技术、市场等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如 TPP 和 TIPP)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都制约着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第四,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压力增大。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其他东部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制度创新举措不断出台,如广东省推进“以整体开放为主导、以适当保护为补充”的开放型贸易战略,实施更加适宜的对外规则和管理体制,建立和优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福建省将对外经贸战略提升为发展模式转型战略,制定合理的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相关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市场资源配置全球化”促进福建本身的发展模式转型。面临诸多周围环境压力,江苏省开放经济的优势不进则退。
江苏省应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向东继续放大开放优势,向西抓住开放新机遇,拓展对内对外开放两个空间、两个市场。陇海线是跨越我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江苏省沿东陇海线地区,处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东方起始区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江苏省主动参与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空间,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将有利于促进国家打造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可更充分地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带动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江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如下:以开放发展为主线,不断扩大双向投资,完善对内对外的通道建设,建设现代高端产业基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进行园区建设为支撑,构建江苏省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与“一带一路”紧密衔接、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的互联互通网络。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尽快在高端制造业、先进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确定与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并依此为载体,形成一批产业辐射作用强、市场影响大、创新活力足的项目,引导产业集聚,突出发展特色,加快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化高端产业基地。深化与沿线国家紧密合作,以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加快区域市场的统一,对接各自的法律、法规、政策,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强合作;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实现资源、投资、市场对外深度融合。
(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江苏省位于“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叠加区域,在众多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之际,“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又一次在江苏省叠加,这为江苏省加强战略统筹、更好发挥综合效应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江苏经济要进行深度开放发展,必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抓住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强化开放合作,重点做好统筹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沿东陇海经济带建设,围绕城市群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经贸合作、金融合作、能源资源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园区发展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
(二)以现代产业发展与开放的平台建设为载体,助力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外贸拓展、产业转移和金融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带动周边国家一起发展的契机,其中潜在商机巨大。因此,江苏省应抓住此机遇,突出政策导向与制度创新,着力抓好现代产业发展与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拓新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市场,积极筹划相关的开拓活动,为广大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产业是核心,江苏要打造现代产业平台,即从纺织、化工、冶金、水泥、光伏、造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互联网、高端装备、环保等产业实现国际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产业梯度,优化产业转移的思路以及优化产业转移模式。
同时,要打造政策性平台,主要是建设一批高成长性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打造功能性平台,主要是加快完善港口、码头、机构等口岸功能;打造服务性平台,争取将徐州市建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国家试点,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交易中心建设。此外,还要大力推動认证平台建设,加强AEO和C-TPAT认证互认,积极推进国际标准认证和秘书处建设工作。创新办展模式,创建国际会展平台。
(三)以创新合作模式为着力点,突破外部环境制约
在国家战略“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合作模式。从贸易、资本与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不断开放创新,发展新型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要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建议尝试建立江苏区域金融中心、江苏区域保税物流园乃至苏北自由贸易区。同时,以制度开放为支撑,获得外界更多的发展机会。适时调节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升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四)以发展物流体系建设为保障,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目前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模快速扩张,尤其是苏北地区,沿东陇海经济带物流发展潜力巨大,运输体系初具规模,但存在散、小、乱以及成本高居不下等问题。进行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设,离不开现代物流体系的保障。因此建议:一是理顺物流建设的体制机制,二是优化物流空间布局,三是畅通进出口通道,四是抓好物流资源整合,五是做强特色物流,六是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五)以发展园区建设为抓手,培养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产业园区建设,尤其是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江苏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首先,提升江苏已有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进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同时,进一步促进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园区建设,形成产业示范区或特色产业园区,形成跨国产业链。积极进行境外产业园区的规划,在准确把握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战略的对接性、产业合作的互补性、双方企业的积极性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和布局园区。在明确园区的合作方向后,根据不同园区的条件与特点,着力培育各园区的产业特色与人文色彩,赋予园区更多的内生活力和产业运行动力,实现园区合作的共建、共享与共赢。通过“一带一路”,把江苏的文化传播出去,帮助江苏企业走出去,同时带动江苏周边区域发展,打造开放型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杨焕荣.“一带一路”新格局指引下我国对外贸易转型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2.祝晓波,李利.“一带一路”沿海节点城市发展度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8)
3.王晓亮.江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4.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华日报,2016-2-25
5.丁一凡,陈芳,栾海庆.安徽省对外开放的实证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2)
6.何军明.福建参与海上丝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开放导报,2015(2)
7.覃剑.广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J].对外经贸,2015(4)
8.陆文化,贺成旭.融入大战略 打开新局面——江苏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工作会议在连云港召开[J].大陆桥视野,2015(5)
9.郝金宝,郝亮.徐州对接“一带一路”战略[N].国际商报,201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