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结合下时空结构对流通渠道的支撑作用分析

2017-05-13史豪慧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流通渠道商品流通虚实结合

史豪慧

内容摘要:在真实的时空环境下,虚拟信息与物理实体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并随动态过程的累积形成流动空间。该空间由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影响、融合形成,可看作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时空结构。虚实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商品流通,有利于保障信息与物质交流的顺畅和无缝对接,确保流通渠道高效运行与供需交易顺利达成。并且,流通渠道各环节的有效信息,都可以在多方共享的虚拟时空平台中得以体现。当前,由于传统商铺销售模式与新兴电商虚拟交易模式竞争愈加激烈,季节性与区域性特性更加明显。因此,研究虚实结合下时空结构对流通渠道的影响并构建新型流通渠道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虚实结合 时空结构 商品流通 流通渠道 支撑作用 新模式

引言

从世界经济表征来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形成了一种网状形态。互联网、物联网,公路网、铁路网、港口网、店铺网等出现,使得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发展形势持续走低。但是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传统行业融入信息化构成新产业等领域,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形势。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5)》数据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交易额达到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网络零售额达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2015年,零售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抢占网上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网络零售B2C模式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占比达到51.9%,首次超过C2C模式的市场份额。同时,线上线下互动创新激发了实体商业发展活力,有效拓展了消费新领域,移动电子商务在家政、租车、医疗等生活服务类行业应用,创新发展成效突出,成为便利居民消费的新方式。新型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有效地提升了社会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极大范围地缓解了商品供需紧张问题,但仍然无法有效缓解市场出清的矛盾,在认清这个矛盾时,应从时间与空间构造的视角出发,寻找破解之策。

虚实结合下的时空结构理论分析

流动是一个动态概念,区别于以往固定和静态形式。不同情境下,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影响、融合,并通过状态的变化形成流动空间。该空间会随动态过程累积,趋向于真实世界,可看作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时空结构。网络环境的构成主要是由于流动空间的相互连接,节点与枢纽是网络环境的核心构件,在网络中集中体现了其高速性特征。其一,流动空间的主要载体为物质形态和实体空间;其二,流动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关键动力,构建出相应虚拟空间。这种虚拟性,更灵活的表现出超越地域性特征,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形成流动效应。现代社会商品的流通,以流动空间为依托,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资源、产品本身及组织性互动的流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次内容:一是由互动技术构成流动空间的物质支持,包括电子平台设备、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等,这类物质支持主要以空间为表现形式。二是节点和枢纽的支持,是形成网络地域性基础。三是占支配地位的经营管理空间组织。在此空间组织中,社会行为人在商品经营管理层面,对利益及实践要求形成平衡需求的局面,成为支持流动空间的重要层面。综合而言,时空理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根基,研究虚实结合下时空关系及结构,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发展极为重要。目前来看,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考虑,形成统一时空观,再增加虚拟时空维度,构成统一的时空结构体系,是开展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等过程的基础。

市场均衡下时空结构特征分析

市场交易行为中,当消费者对商品需求数量与销售商出售的数量对等时,我们称之为市场均衡。在经济体系的多重力量相互作用中,一方经济事务与其涉及的各種力量达到相互制约或者抵消,那么该经济事务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并持续保持该状态,此时,我们认为,该经济事务是一种平衡状态。然而,市场需求、供给之间是在不断变化中,市场均衡状态难以达到较好的状态,因此,研究时空结构下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延伸作用,可为研究商品经济的流通渠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一)时空结构的局限特征

时空结构中,时间(季节性)与空间(地域性)的不同,会对生产、消费、流通等方面产生限制作用,可以从需求与供给层、流通渠道进行讨论。

一方面,需求与供给具有时空局限的特征。现实时空的某些节点中地域、民族特色,如自然、社会风俗等特性,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例如,在北方的冬季,人们对棉衣、羽绒服会有较大消费需求;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节,人们对月饼的消费需求会增多等。从时空规模的有限性方面来说,某些商品只能在固定区域生产,消费者需在特定区域对该商品进行消费,而根据当时地域、时间因素能够达到的区域范围,总会有多重条件加以限制。同样,当供给方处于不同时空环境下,会对其生产的商品与提供的服务有较大影响。除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地方特产之外,其服务或产品也具有该地特色。例如,日系汽车多是外形小巧的小排量汽车。相反,美国汽车一般比其他国家汽车更宽、更长,车窗周围镶有镀铬装饰亮条,而且车厢极宽,轮毂巨大。鉴于地区经济、环境因素的不同,供给方生产的产品对当地消费者需求产生了不同影响。

另一方面,流通渠道的时空限制特征。商品通过渠道环节中各流通主体(包含生产商、中间商和零售商等)的作用,以价值和实物相互结合的形式,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通道和过程。流通渠道还包含为渠道运转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等各环节,可以实现实物和价值的同向同时流通,是商品价值增值和实现过程。供给层与需求层自身所受到时空限制,由此决定双方之间交易达成的效果有所不同。

(二)流通渠道的时空延伸特征

传统零售商店与商场规模受制于时间、区域;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电商交易平台,利用网络虚拟空间,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限制。从商品种类来说,传统大型商场商品种类,限制于仓库、市场区域容量,展示的产品种类较为有限;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电商平台商品种类超过了上亿甚至更多。例如,亚马逊公司自建立初期,就构建了巨量的网络商品渠道,并且在不断扩充中。从商品服务客户来说,通过占领移动客户端,与更多新客户取得良好的联系,宣传产品更具优势,流通渠道由此被拓展、延伸。

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拓展实体流通渠道网络的形式。再加上RFID、条形码、GPS、高速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商品信息实现了全程公开化与可视化,消费者在实物流动的同时,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如电脑、移动电话进行实时干预。新型流通渠道,是在传统的流通渠道下,被拓展成实物流通与实时信息交互并行的虚实结合新形式。可见,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流通渠道各环节的连接与合作,使得流通渠道得到更进一步的延伸。

时空结构对流通渠道的支撑作用分析

(一)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线上电商虚拟交易平台与线下物流配送网点共同构成时空结构的基本元素。在时空结构元素作用下,对推动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交易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依据自身需求进行价格申报。系统交易平台依照“价格、时间优先”为原则将交易主体进行最优化匹配,节省了搜寻交易方的费用与时间成本,实现集中交易。在交易过程中,电子仓单/电子订单系统是核心所在。电子仓单系统将商品货物入库、提货申请、客户信息资料传输到交易平台,简化了交易程序,使得信息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实现物流信息与商流的完美对接。通过构建线下商业经营网点,可以为开展物流配送、相关金融活动提供了信息支持,提高了流通效率。消费者对现货的需求时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据生产经营及市场情况不断调整,建立自主灵活交易与交收制度,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对商品消费需求,合理安排流通企业商品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存货成本。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贸易方式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吸引更多同行业内的企业进入市场交易。在全天候交易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促使有需求的商品企业,依据自身实际需求情况提出交收申请,由系统配对成功即可提货交易。该交易模式不但简化了传统交易的复杂模式,突破了交收的次数限制,将时间单位定到小时与分钟;而且实现了仓库与货物品牌的公开化,使得交易双方对商品、交易仓库进行精准选择,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交易流通效率。

(二)弱化区域商品流通限制并扩大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

以快速交通、网络流线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传输基础,构建出反复、自动化与智能化运作的流动空间,通过信息网络将各流通节点相互连接,实现微妙异同之间的节点循环流动。现有社会发展与城市交通条件已突破地理区域限制,日益受到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在流通渠道的广泛运用,为建立流动空间提供了信息技术条件。在这种虚拟网络环境下创建的新型生产、管理方式以及流通模式,对大众消费模式与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并且,受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动,城乡区域边界、社会关系及其他规则制度对移转的流通渠道限制会逐步减小。目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条件对流动空间作用较大,层次化与功能化的网络节点将生产、管理、分配及流通功能定位最佳区域,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联系起所有流通中的活动。总体而言,全球化与信息化推动经济的各类流动,逐步成为各元素功能集中再扩散的主导因素,成为联系全球生产者、消费者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为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推动大规模渠道连锁模式的演进

借助电商交易平台,在打通上下游流通零售环节之后,企业对于供需情况有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把握,因而能够确保企业在商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商品销售渠道。可以借助企业新增的营销、促销方式,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以此增大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占据核心竞争优势地位。如传统商业企业开展网上零售,能够给予顾客以线上线下的灵活选择和创新体验。增强进入与竞争壁垒,通过打通上下游的努力,將关键的商品资源、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与行业新进入者进行竞争时,在流通零售企业的经营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主动性。对于传统制造商、传统商业企业、网络零售商等流通零售领域的企业而言,选择大规模渠道连锁模式并不断演进,遵循“起始-过程-发展-现代”的次序将是必由之路,最终成长壮大为大规模协同销售模式。如图2所示,以互联网为媒介,电商平台为内容提供商,将顾客与商家的需求与反馈进行及时协调。内容提供商可以是线下实体店,也可以是线上电商平台。该主体将顾客消费需求与反馈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并以流通信息为支撑,提供生产、生活等多种实体类(汽车、电视等)以及虚拟类(游戏充值卡、Q币等)消费品。利用线上虚拟网络平台,进行组织与协调各类生产者、批发商与零售商,使得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得到平衡发展,推动大规模渠道连锁模式的演进。

(四)优化流通渠道的资源配置并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与深入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将逐步成为完善流通渠道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可以推动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提升。可以预见,虚拟交易平台与线下实体商铺融合,突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能够对优化流通渠道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方面,起到支撑作用。现代科技带来的客户行为变化,处于变革的最中心。这种变化呈现出用户对消费品流通速度的体验、喜欢即时消费、对信息高度知悉、价格敏感、社交联系紧密从众心理普遍、自我认识与自我推销能力提高等显著特征。尤其是时空结构的变革与优化,为线上线下商品的销售、流通渠道资源优化整合,均提供了极大的支撑作用。

(五)带动流通产业快速发展并促进流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当下,大数据、智慧地球、云计算、高铁、物联网等大批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促使智能计算机、物联网等领域技术产品不断创新,商业化运作也在快速推动。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战略新兴产业,不断被催生出来。在此形势下,虚拟结合的时空结构会加快流动空间的移转,流通领域将面临技术跨越的重大调整与契机。同时,也会带动新兴流通业的服务模式、运营结构方面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流通业创新发展能力。尤其是在大幅度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方面,尚有巨大发展空间。例如,以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配送为重点的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以电商平台为时尚的交易方式创新,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目标的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在未来流通渠道的构建中逐步成为主流。

虚实结合下新型流通渠道构建的创新路径

(一)紧密结合流通渠道核心环节,构筑“互联网+”物流发展体系

“互联网+”物流发展体系的构建能够在整体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价值,缩短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之间的周转时间。应依据“由内而外、由此及彼”的发展规律,建设深度感知的智能仓储系统,做强物流配送起点;加强物流智能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物流配送过程;完善数据对接机制,促进跨领域信息互联互通;将虚网和实网的信息智能系统进行有效连接,构建以用户自身需求和消费体验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新型流通渠道模式。此外,组织虚实融合的异业结盟社会化互动活动,突破传统单纯通过网络互动取得用户资源的数据获取方式,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联盟品牌的大数据资源进行置换,同时结合虚、实网的多渠道宣传,最终实现用户资源的转化,成功实现“互联网+”虚实融合营销。

(二)布局电子商务渠道,抓住流通渠道变革先机

在连接供给与需求的流通渠道中,虚拟时空与物理时空交易的达成需要支撑条件。电子商务渠道的出现为渠道變革提供了契机。企业应依据产业规模和产品特点进行电子商务模式的筛选,实力较弱的生产商或企业应以网络旗舰店作为电子商务的起点,降低以创建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切入点面临的风险;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规划电子商务平台的同时,积极和其他网络渠道合作,集中于电子平台的开发,借助新一代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整体提高仓库出货效率。

(三)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完善实体货运与虚拟信息的交织网

企业在进行虚实融合营销渠道构建时,聚合现有各类物流信息资源,形成平台化资源共享互通体系。明确线上线下渠道各自分工和利益分配,在线上线下大规模分工与价值链重新切割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针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云、针对生产商的供应云以及针对客户的消费云,最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融合;完善物流信息与订单的无缝对接,降低空转率;对收货方式进行多样化创新,做到物流配送在城镇、街道和和社区的畅通,借助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提升物流仓储的出货效率,实现实体与虚拟网络的有效融合。

(四)加强虚实融合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优化消费体验

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供应链的竞争核心则在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在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方面,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应将重点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方面,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采集客户资料。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用户数据的准确度和深度,将线上订单信息与线下消费者信息进行整合,进行用户数据分析,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对运营步骤进行调整,做到符合用户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平台。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渠道的拓展过程中,要将企业商品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放到主要战略地位,全方位构建网上供应链平台,对网站界面设计以及网站架构进行系统性改进,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网上购物体验。

(五)改善物流仓储服务,提高消费者购物流畅度

伴随线上商务活动的深入发展以及网上购物的普及,配送服务成为网络购物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流通渠道的关键。改善物流仓储服务,应建立专门物流仓储系统以及配送系统,将物流配送体系深入到全国各个区县,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供应链系统。规范物流信息系统,加大信息平台的投资力度,有效结合软件和硬件,充分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全面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将货运车辆信息与供需对接,避免不必要的空驶与空转。结合整个电子商务供应链,平衡服务、速度、费用三者关系,缩短供应链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侯又榕,陈佩虹.专业市场向电子商务转型的交易时空转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2.王丹丹.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结构优化与重塑[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3.依邵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构成及政府介入方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4(3)

4.陈丽华,巩天啸.现代物流服务对流通变革的支撑作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2(9)

5.赵霞.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与动态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1)

6.周剑锋.信息化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影响作用分析[J].商业时代,2014(2)

7.李文静.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9)

8.蔡进.发展内贸流通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流通经济,2015(2)

猜你喜欢

流通渠道商品流通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婉转缠绵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2011商品流通国际论坛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