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O2O模式基本框架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2017-05-13王纪录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运行机制发展对策

王纪录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实现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的发展,合理设定农产品的价格,保证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文章就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基本框架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框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框架、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框架、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框架。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运行机制分析中,确定了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O2O模式的发展对策:通过不断拓展农产品O2O内涵,确定多维度、多层次的农产品O2O复合生态体系;尽可能发挥出LBS移动农产品O2O主流地位,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升级改造农产品流通技术,实现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断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关键词:线上线下 农产品O2O模式 基本框架 运行机制 发展对策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日益深入。为了满足居民的需要,政府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调控和发展,农产品流通效率不仅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在农产品小生产中,越来越注重挖掘大市场的价值,以实现农产品资源有效整合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在大市场小生产中,农产品整体流通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产销衔接也不尽流畅。基于农产品的整体流通效率而言,较低的流通效率造成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比较明显,进而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和居民“买高”的现象。农产品流通关乎农民生产和居民消费,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应注重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的构建和发展,做好交易市场的分析管理,尽可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更好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市场升级和转型。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依托网络化交易,逐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以最大限度保证农产品的整体质量,逐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达到农民增收、市民受益的双赢。

O2O作为线上和线下的电子商务模式,有着多平台的特点,拓展线上资源与线下产品很好的结合,能依托互联网更好的发展实体经济。我国关于O2O市场规模的发展,截至2015年上半年,O2O市场规模高达1193.2亿元。比如,对于生鲜电商O2O发展而言,要注重农产品的初级加工,融合品牌效应价值进行发展,尽可能做好科学分析,通过实现线上有效挖掘,可以最大程度吸引客源,消费者进行线上商品的筛选处理,完成在线支付后,可以直接去门店提货。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体系框架,需要结合农产品O2O未来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整体流通效率。

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基本框架

流通主体不同的农产品O2O模式,主要是缩减流通环节,尽可能降低流通成本。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O2O,就要结合农产品流通链的主要生产者,确定产地批发市场,同时做好农产品的产地收购以及中間运输管理。当前农产品的收购,通过结合产地的收购以及中间运输,以实现终端零售环节的管理,进而做好产地种植——线上销售——物流流通——消费者整个流程的顺畅。流通环节的缩短,降低了农产品流通的成本,也减小了农产品的损耗。如果农产品流通不畅,就会无形之间造成农产品价格抬高、产生资源浪费,消费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害。理顺农产品流通链条,可以实现区域产销之间的有效调整,并从根本上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一)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框架

基于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模式管理,主要是企业实现生鲜加工配送的处理过程,逐步提升物流能力,同时实现企业进行网上的交易分析,尽可能的结合消费者的不同消费模式,确定农产品的外观以及包装处理。企业根据消费者决策,进行线下连锁实体店面的设计,并保持和生产基地的长期战略关系,实现专业合作社的有效的供应,同时也要实现有效分拣和加工,并确定其半成品加工模式。一旦消费者在线上完成支付,可以在最近的实体店上门取到自己买的农产品。基于农产品的贮藏而言,主要是结合手机移动端应用,实现在上午网上订购,下班就可能提取农产品。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框架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农产品O2O模式的确定,就要结合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分析,做好专业合作社生产者的组织化生产,确定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合作社成立合作联社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推广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合作社确定O2O电商农产品直销店的时候,需结合个体消费行为,借助于网上平台合理选择农产品,一旦线上交易完成后,需要结合电子商务进行管理分析,并最快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管理。

(三)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框架

基于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框架,主要是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即实体批发市场模式的维护升级工作,并做好网上交易市场与实体市场的对接。一旦批发市场的批发商进行网上有效交易,批发市场作为流通中介,就应准确确定农户客户,以实现O2O交易的顺畅。批发商确定,需结合批发市场农户和农民合作社进行确定,并做好市场农产品数量和价格分析,实时公布批发市场交易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信息,借助于支付宝和网上银行等现代支付方式实现产销的有效交易。另外,基于批发市场的交易过程,分析具体的销售成本,确定合理的流通模式。

(四)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框架

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框架,也即是农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和处理。确定流通主体的时候,首先确定零售模式,以成熟的实体卖场为主体,同时也要做好电子商务的工作。比如,杭州某水产推出了一种大闸蟹,主要是结合网上商城的模式,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系统价格的有效处理,这种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模式,可以依据线下、线上交易差异,进而确定不同的销售模式。

另外,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发展,同样也存在物流企业为核心的模式,比如顺丰选择的O2O模式主要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核心的模式,顺丰依托自身物流优势,结合线上平台订单,实现生鲜产品的最优配送。

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运行机制

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运行机制,有着不同的流通主体,同时也存在不同的O2O模式。线上线下的融合过程,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无缝连接,进而提升整体的效果。各个不同农产品流通主体,结合不同线上模式和线下实体店的有效性协同运作,依托第三方平台,进而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最优化。关于O2O流通框架运行模式的确定,就是要实现结合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是结合农产品的地域、农产品品牌商的确定,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同时要做好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处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有效性管理。O2O农产品消费对象不仅仅是个人,同时也可能是组织,比如企业、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只有结合运行机制整体框架,才能实现线上线下系统的有效运行。线上系统交易平台生成用户内容,进而结合可供农产品生产者的数据挖掘,进一步做好市场发展的预测。各流通主体需要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实现产品的宣传,做好品牌的有效推广。就消费者而言,要结合O2O模式的在线服务,尽可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对比筛选后,做出购买决策。生成有效订单后,要做好在线支付的管理,农产品收货之后,需要结合农产品的实际,做出有效评价管理,以方便农产品流通主体得到所售农产品的反馈,进而改善上游的生产和销售。流通主体还可以基于线下系统的评价管理,结合实体店面的有效性交易分析,进一步做好全方位的管理。销售管理中,确定企业决策性的相关依据,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转;农产品生产管理中,需要结合企业流通的相关合同约定,做好农产品的有效运输管理,实现物流配送有效管理;流通企业管理中,要首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确定典型双边用户平台,实现大量规模化的操作分析,同时也要做好线下农产品的有效配送管理,并做好销售服务管理。平台的有效性运作管理,同样要结合商业生态系统,进行规范管理,以全面保障农产品O2O的运行。

首先,要做好引流以及转化的分析管理,分析消费习惯以及反馈习惯,实现流通的闭环管理。借助于电子地图和大众点评诸如相关平台,不断吸引消费者在农产品流通网上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对于线上交易平台而言,商家在更新农产品详细信息的同时,可提供各种优惠和便利服务,尽可能让消费者实现有效的搜索和对比,并确定最佳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线上支付结合线下取货,可不断的增强自身消费体验,各个流通主体要做好线上平台的有效性服务和反馈处理。线上平台的反馈以及分析过程,也是农产品流通主体进行信息优化分析的过程,线上平台信息的有效分析,可以避免消费者存在重复的消费行为,做到优化目标客户群体、提升消费体验并促进销售。

其次,要确定较为完整性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有效集成和处理,做好数据技术的支持。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数据交换,可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转换,确定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相关关系,实现消费的信息交流。消费者取货时,要做好农产品的冷链配送管理,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处理工作。

最后,要确定线上线下的协同性管理策略,做好产品的协同管理,尽可能做好农产品的线上交易管理。基于农产品的流通加工以及标准化处理,实现规格化以及品牌化的管理分析,进而确定农产品线上交易效果。比如,在进行进口高档水果以及名优特产销售时,O2O企业要对线上线下农产品进行分类,做好线上线下交易的无差别性,农产品的线下渠道交易过程就要尽可能的提升与线上重叠率,保证协同性价格。另外,在一般农产品O2O实施过程中,要全面分析线上消费群体的多方面需求,在竞争中尽可能的借助线上渠道,采取价格优势达成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尽可能使得线上的价格和实体店相比较,略微低一些。基于线上线下的价格体系分析,结合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控制,可进一步准确锁定消费群体,提升农产品整体的流通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关于线上线下的同价策略,应融合促销协同的模式,提升流通主体的有效性,结合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做好农产品的有效性分析和处理。农产品O2O模式,就是要全面分析线上线下订单数据集成情况,结合系统的配送管理过程,实现物流配送的合理规划和处理,并做到物流的有效性和最优化,实现物流主体之间的科学管理。

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发展对策

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O2O模式发展,就是要不断拓展农产品O2O内涵,确定多维度、多层次的农产品O2O复合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出LBS移动农产品O2O主流地位,实现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也要升级改造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做好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另外,根本上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一)拓展农产品O2O内涵,确定多维度、多层次的农产品O2O复合生态体系

农产品O2O需要做好线上的产品更新管理,同时也要做好线下的资源有效整合处理,尽可能的提升消费者体验和管理。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确定,要结合农产品特点做好跨界性分析。比如农产品销售时,推出一系列的套餐,结合配送的活动进而做好农产品的在线交易。这种增强客户消费体验的消费模式,主要是结合线上线下的有效调整和分析,消费者选好农产品之后,线下完成提货交易时,要满足其消费体验,增加其消费满意度。线上农产品的交易过程,要结合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消费心理特点,做好线上系统的有效调节和分析。消费体验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实现了双渠道的闭环消费过程。同时,也要确定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复合生态体系管理,并做好纵深化以及多元化的管理,同时也要实现外包型以及平台型的有效性管理,进而实现上游生产环节的规模化管理。基于农产品的细分化以及差异化管理,O2O企业要借助于有限的资源实现科学的调节,并确定农产品的整体流通模式,使整体流通效率显著提高。

(二)发挥LBS移动农产品O2O的主流地位,实现线下资源整合

关于LBS移動农产品O2O主流地位的充分发挥,需要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化发展,尽可能的借助于社交网络的有效性连接,进而实现地理位置的有效性服务管理模式。以移动终端融合消费群体的多种价值理念,实现农产品的有效性应用和管理。随着人们生活的加快,LBS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广泛应用,主要是结合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管理,进而提供给终端用户的有效服务。农产品流通主体可融合LBS定位技术,做好对目标定位特定人群的有效性宣传,以进一步确定目标人群,做好精准营销管理。比如采用二维码以及短信相关方法,把优惠券和代金券应用于农产品的流通,借助于团购平台的团购信息进行目标客户管理。农产品流通主体通过与应用提供商的有效性合作交流,做好LBS定位技术的分析和管理,实现推送的有效性并锁定目标人群,以达到销售目的。流通主体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可以精准分析消费者基本信息,同时也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增强其用户体验。

做好线下资源的有效性整合处理,也即是做好农产品O2O的有效性管理。基于线上支付时,结合快捷便利的支付方法,全面保障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基于线下资源的有效性整合过程,就要做好订单的处理工作,不断提供健康的生态农产品,推动社会支持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安全保障方面,要整合物流资源,通过建立冷库,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效率,使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逐渐降低。

(三)升级改造农产品流通技术,做好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

基于农产品流通加工的过程,结合一定的标准规范,做好农产品流通加工的程序化改造,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基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好农产品交易的有效展示,同时也要逐步的完善结算系统,促进农产品的规范化发展,加快超市化的改造管理,进而做好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工作。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应以尽可能缩短消费者自身的时间成本为目的,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信息的信息化采集和处理。基于农产品信息的处理环节,应逐步提升流通主体信息化管理能力,保证产品流通信息的准确、及时、有效。关于标准化的流通技术,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交易平台,逐步完善农产品网络交易体系,采集农产品终端信息的同时,应用推广条码技术,并做好线上的有效性评价和管理。

(四)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过程,就是要尽可能减少产品的损耗,需要分析农产品的类型,结合农产品的优先级顺序,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工作。农产品流通关乎“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各个流通主体建立物流中心,推广应用冷链物流技术。比如,给予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适当补贴,结合贷款的优惠,做好农产品的分拣、初级加工、冷藏处理,以尽快完善冷链物流运作标准体系。同时,也要明确作业的操作标准,做好农产品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农产品各流通主体要保证产品质量,采取技术手段对处于不同流通环节的产品进行质量追溯,比如结合EPC编码进行农产品流通信息的调整,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全面跟踪和定位,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二维码查询以及网络查询,以保证消费者买到放心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农产品O2O框架及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

2.方芳,汪飞燕.C2B+O2O模式驱动农产品电商发展[J].现代商业,2015(35)

3.Jianxin Cheng,Hongbo Lai,Junnan Ye et al.The Study of Service Design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Based on the Advertising Events and the Brand Experience[C].//Cross-cultural design

4.冯义飞.湖南中小农户农产品电子商务O2O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4(33)

5.张书睿,崔放,冉鑫等.基于O2O思维的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6(11)

6.董津津,陈学云.基于O2O模式的农产品流通一体化方式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2)

7.李敏.贵州省农产品O2O发展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6)

8.范厚明,田也.谈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改进[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9.侯燕.“消费者中心”理念下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5)

10.蒋倩.“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11.Phang Chee Wei,Tan, Chuan-Hoo,Sutanto, Juliana et al.Leveraging O2O Commerce for Product Promo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Mainland China[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4,61(4)

12.Wanxin Xue,Yilei Pei,Dandan Li et al.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 Performance in O2O Model-Measuring by GIOWA Operator[J].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2014,12(4)

13.劉助忠,龚荷英.“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演化新趋势——基于“云”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新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9)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运行机制发展对策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